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分零寄型和大宗型二种。根据《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规定:“按大宗收寄的快件,也应按件称量计费,粘贴‘大宗邮政快件标签’(标签按节目填写),并应在邮件的正面加盖收寄日戳。”多数邮局按此处理(见图,广州寄嘉兴快件首日封)。1988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也如此规定。 当时,邮政快件的收寄与贴邮票的挂号邮件、大宗挂号邮件  相似文献   

2.
1989年1月1日以前,银行交寄大宗快件的手续是:逐件称重计费,粘贴注明邮费款额的“大宗快件”标签,在邮件正面加盖收寄日戳。(1988)邮政字135号通知规定:对银行交寄的快件,以转帐支付邮费的,许可在银行专用信封上预先印好“大宗快件”标签,对不超过20克的快件,也可以印上邮资款额、交寄时核对无误加盖收寄日戳。此办法规定于1989年1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3.
1988年和1991年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都明确规定,邮政快件标签(以及快件专用信封、各种快件单式)应当是“白纸、红格、红字、红号码”,但也有不按规定的(参见030443),现再介绍几种:新疆伊宁的“白纸、绿格、绿字、绿号码”大宗快件标签(图1),仅见1990年4-12月使用。天津3支局、43支局曾用电脑打印的黑格、黑字、黑号码大宗快件标签(图2、5),多见于1991年7月至1992年6月。  相似文献   

4.
2631、2727和3108页曾刊载联行信封预印大宗快件标签差错。按规定,大宗快件标签左侧竖行印“大宗快件”;右侧横向一分为二,上格印“号码”两字,下格用于加盖收寄局名。联行在预印时,标签的右侧一分为三,上格印“号码”,中格印收寄局,下格印“邮费元”。但笔者最近在整理联行信封时,也发现此类标签差错或不规范者较多。现选几例以作补充:  相似文献   

5.
大宗快件标签的框内文字,千姿百态,已有多篇文章详加介绍。其实,大宗快件标签的框外文字,也是丰富多采,这里选几种向同好介绍。 1.框外上部印有“大宗邮政快件标签”字样(图①),江苏、山  相似文献   

6.
给据邮件签条上的条形码一般由13组信息码组成,第12组表示邮件种类(参见1663页),邮政快件为“1”,即粗黑条—细白条—细黑条—细白条—粗黑条(图①,③);挂号为“0”,即细黑条—细白条—粗黑条—粗白条—细黑条。但有的快件签条上表示邮件种类的第12组信息码却为“0”(图②,④)。  相似文献   

7.
我在大量的银行快件封中,发现一种无框单行式“邮政快件邮费××元”戳记,长约50mm。所见大多是上海85支局收寄的预印“大宗快件”标签的联行专用邮政快件封。封上因已按邮局规定印有“大宗快件”纳费标签,故不贴邮票。这种戳记主要表示邮资数额,  相似文献   

8.
在大宗快件标签上印有少数民族文字者,笔者仅见一例。 新疆使用的汉维双文字“大宗快件”标签,框幅规格30×20毫米,白纸、红格、红字、红号码。四格  相似文献   

9.
拜读《集邮博览》2003年12期朱复兴先生《北京没 有使用邮政快件号码标签》及2004年第4期马东甲先 生《北京的确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两篇文章后很 感兴趣。为弄清北京市邮政局是否使用过邮政快件号 码标签,笔者翻箱倒柜,居然找出好多上世纪90年代 初从北京市各邮政支局寄出的贴有邮政(大宗)快件号 码标签的银行联行专用信封。  相似文献   

10.
笔者集到一个特别的联行封,其上印有大宗快件条形码签条。此封为河南省南阳市工商银行所用,条形码快件签条的边框与“大宗快件”、“邮费口元”等字,用红色印刷,而条形信息码及其下方的一行字,用黑色印  相似文献   

11.
最近笔者在整理藏品时发现了一枚贴有北京大宗邮资标签的实寄封。(如图) 此枚标签最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惟一码、日戳、面值均右移至标签的右士角,且有局部漏印的现象。(林军)移位兼局部漏印的北京大宗邮件标签@林军  相似文献   

12.
贴1997-16《黄山》小全张首日封,1997年10月20日从浙江嘉兴寄上海。因内有汇票,故将邮件保价600元,收取1%的保价资费6元;邮件重96克,快件费达10元。合计与小全张面值相符。邮件正面由嘉兴市新塍支局加贴快件挂号标签,加盖“快件”和“保价、重量96克、保价金额(大写)陆佰元”三格式副戳,重量和金额均为手写。  相似文献   

13.
银行印在联行信件右上部位的大宗快件标签图样(以下简称标签),是邮政总局特许银行加印的,它与邮政部门印制的大宗快件标签等同使用,一经邮局收寄,加盖邮政日戳,此类预印标签的联行信件即表示邮资已付,不需另贴邮票。这种标签应属邮政史集邮的一个部分。 最近在整理这类联行实寄封时,发现其中有不少错误及不规范的标签,究其原因,主要是银行对邮政部门的规定不熟悉,或不够了解,邮、银双方又缺乏联系所造成。  相似文献   

14.
自从邮局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后,银行之间互寄结算凭证,绝大多数都用快件寄发。根据邮政总局《关于改进邮政快件收寄处理方式的通知》,自1989年1月1日起,对银行交寄的邮政快件,以转帐支付邮资的,允许在联行专用信封上预印“大宗快件”标签。对不超过20克的快件,也许可在标签上印邮资款额,在交寄时加盖收寄戳为有效。所以这类联行专用快件信封,也是快件邮品的一个分支。使用这类信封的银行共有中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新研制成功并在各邮局投入使用的大宗邮件收寄系统,使邮政自动化向前迈进了一步。它的新式邮资标签(以下简称“新标签”)引起了集邮的收集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集邮博览》第4期上,刊登了笔者一篇文章,本意是想对“没用说”一文涉及邮政部门使用“标签”问题,作一些业务方面的介绍。要介绍,就不免要涉及具体问题。于是写了《北京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还要先说明的是,发给《集邮博览》时所用的标题是《北京是否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探讨》,因为内容是“探讨”,所以是文最后写道:“北京在邮政快件开办之始有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北京6支局在开办邮政快件之时,是否用过5位数的邮政快件标签?这一点,(北京集邮者、)北京邮局(和《集邮博览》)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邮政自动化的需要,为加强邮政资费的管理、解决“邮资已付”邮戳取消之后的大宗邮件处理问题,经国家邮政局批准,北京地区于1998年11月起在东四邮局和建国门邮局开始试用“大宗邮件称重制签收寄系统”(简称“制签机”)。自1999年7月1日起,北京地区各邮政支局陆续使用第一代邮资凭证标签;2000年3月13日起陆续改用第二代邮资凭证标签;2001年1月则开始使用第三代邮资凭证标签。  相似文献   

18.
邮政快件业务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邮政历史的见证。虽然停办5年了,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邮政快件是给据邮件,在信函上要贴标签。快件业务经过几个时期的发展,才规范、成熟。快件标签也经  相似文献   

19.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有《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一文,文称: “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这是因为“1988年12月14日,国家邮政总局就同意北京收寄邮政快件使用条形码挂号标签。”我们知道,邮政快件是1987年11月10日开办的,开办初期可以使用快件信封,也可以使用符合国  相似文献   

20.
1987年11月10日至1988年12月31日,收寄邮政快件以手填标签、给付收据作为纳费方式,邮局营业员需按规定在快件标签上填写“重量”、“邮费”等项目。在我收集的邮品中,发现快件标签的“邮费”栏内常有不规范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