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蚁健 《上海集邮》2001,(4):44-44
欠资戳并不少见,但手绘的欠资戳就不多见。 1949年一封由广东广州市寄往广东汕头澄海县莲中乡的信,正面左上角贴有邮票三枚,但均在邮递的过程中失去,仅留存邮票的残迹。此封到达杜厝邮局时,邮政人员不承认已纳邮资,故按欠资邮件处理,用笔在信封正面左上角手绘了一个“欠资戳”(见图)。又在封背加贴一白纸条,注明“应纳欠资费3千元(商用数码)”。并在白纸条上加盖杜厝邮局“卅八、四月、廿五”的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2.
这里补充去年第12期42页,继续介绍7种欠资戳,其中6种为椭圆形。 一、单圈式,中间加一条横线,上半部刻“欠资”,下半部刻“分”。山西太原(图①)。 二、双圈式,除刻“欠资”、“分”之外,下半环刻地名和邮政编码。广东佛山(图②)。 三、双圈式,除刻“欠资”、“应收”外,下半环刻地名和支局名。山西灵石(图③)。 四、双圈式,刻有“欠资”、“应收”和地名,外圈带有花纹。江苏南京(图④)。  相似文献   

3.
副戳存样     
《上海集邮》2004,(7):42-42
“邮票用过无效”38×10mm,有边框,红色。见于广东中山古镇2004年3月30日实寄封。封上所贴普如的80分票边缘有粘贴纸迹,票面有邮戳墨迹。封上未署寄信人名址,另有销票日戳和欠资戳。 贵州 曹尚勇  相似文献   

4.
吴琦华 《上海集邮》2000,(10):47-47
本刊1993年第3期36页和1996年第6期41页分别介绍了中“捕”通邮和山海关使用特别欠资日戳的资料。 附图为1936年1月北宁铁路山海关机车段寄天津河北邮区邮务长的实寄封,虽在上部注明“邮政公事”而未贴邮票,但山海关邮局仍在封面上盖“T”戳,  相似文献   

5.
何捷 《上海集邮》2001,(5):43-43
1.天津站支局双圈式戳,规格48×27mm,内圈为空圈,用于填写资费,无“应收”字样。 2.重庆黄桷坪支局双圈式戳,规格33×25mm,于内外圈之间,在“应收”二字两侧刻两个五角星,无省(市)名。  相似文献   

6.
一封廿一戳     
一件实寄封上,通常会有:寄出局销票的收寄戳;投递局的落地戳,即投递戳;路途遥远者还有经过中转局时的中转戳;投递员的名戳或者代码戳;邮政业务指示戳,如挂号(R)、双挂号(AR)、欠资(T)等戳记。一件被集邮界视为完整的实寄封,收寄、投递戳是必不可少的,故一件封上有2-4个戳记者较为常见,而多到十余个戳记,已属罕见了,本文介绍  相似文献   

7.
1925年11月1日前,国内明信片邮资为1.5分,1925年11月1日至1932年4月30日改为2分。这件明信片于11月1日从浙江新市寄安徽万安,除原印(蓝色)帆船1.5分邮资外,并未加贴半分。为此邮局在片背加盖“T”字形欠资戳。11月6日到达万安,邮局在片正面加贴北京版蓝欠资1分邮票(倍  相似文献   

8.
沂南二封     
沂南寄济南辛庄封 中式红框封,贴天津版邮运图5元票,盖销山东沂南1949年6月15日单线三格式戳,地名右读而日期左读,封背有山东辛庄6月20日点线三格式到达戳。邮票为右边无齿。 济南寄沂南欠资封牛皮纸封,背面贴三一版毛泽东像150元  相似文献   

9.
2.13二件欠资邮票合贴一件的实寄封(图20) 这是一件特别的欠资邮票贴用实例,较为少见。此件为平信误作印刷品邮寄的欠资实寄封,1952年6月14日洮南寄沈阳,贴改7100/15元2枚,50/10元1枚,合计邮资250元,欠资  相似文献   

10.
不符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的欠资戳不胜枚举。本文根据无锡吴琦华收集的异形欠资戳补充几例。  相似文献   

11.
在一件1965年投寄的上海本埠信封上,见一欠资戳,旁侧并盖有“封口式二字。此封贴邮票1.5分,欠资戳中间表示“应收式分半”。封背封舌上也有“封口”二字戳。  相似文献   

12.
岚卿 《上海集邮》2015,(2):44-45
(续上期)1902.8.22苏州寄瑞士欠资封,贴蟠龙1分,销02.8.22苏州汉英戳,上方为T加圈欠资戳,香港4分作海外邮资,销上海8.25英国客邮戳与I.P.O方戳。到瑞士补贴欠资票10分与20分各1枚,盖9.28瑞士Mouden到达戳,2.2万元。民国蟠龙加盖宋字"中华民国"15枚全,新票1—1.1万元;加盖楷字"中华民国"15枚全,新票1.1—1.8万元。光复纪念12枚全,新票1—1.4万元。  相似文献   

13.
付家煌 《集邮博览》2012,(10):45-45
笔者于1993年收到一枚贴5分邮资、用小学生作业纸页制作的“欠资”实寄封。当时20克以内平信邮资为20分,信函应欠资15分。但邮政人员在加盖的欠资戳上加盖“应收0.30元”。  相似文献   

14.
如果在香港投寄一封欠资航空信件,香港邮政会怎 样处理?从“实寄”经验来看,有以下4种不同的方式:1. 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即当作正常邮件处理,信封上亦不 加盖欠资戳印,与贴足航空邮资的邮件同样以航空寄 出。这种方式较常见,多用于欠资金额较少的航空邮件。 2.加盖欠资戳,并标注欠资金额,以空邮递送,欠资额由  相似文献   

15.
免资戳探讨     
免资戳是表示免收邮资的戳记,又称免费戳。 溯 源 邮戳随着邮政而出现,免资戳的问世又在其他邮戳之前。英国共和时期,1652年国会制定了一项法令,允许议员和政府官员之间免费寄信,这些信件在封口火漆上加盖戳记,以示区别。这样的“戳记”应是免资戳的雏型。最早的免资戳出现于1672年法国从巴黎寄出的公函上,没有边框,刻有“国家免收邮费”字样,用黑色或红色油墨盖印。它比法国其他任何邮  相似文献   

16.
2012年第10期45页湖北付家煌文《不规范的“欠资”封》,对“欠资15分,但加盖‘应收0.30元’欠资戳”提出疑义。按照邮政规定:“对未付足资费的,应盖销邮票,并在邮件封面加盖‘欠资’戳记,批明应收款额(按所欠资费加倍计算),发投递局处理。”因此邮局处理是符合规定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邮政邮资机戳由日戳和邮资戳二部分组成,而笔者集得的一个信封上却只有邮资戳,但在信函的左下角另外机盖一个水波纹日戳,较少见。  相似文献   

18.
第三阶段 欠资邮票停用之后 3.1 旧币面值邮票停用首日欠资实寄封(图34) 旧币面值邮票于1956年4月1日停用,欠资邮票也于同日停用,之后的欠资邮件部以盖用欠资戳或贴用欠资签条、新币邮票代替。此件为1956年4月1日江西九江寄北京(4月5日到达)实寄封,贴用普7  相似文献   

19.
彭茂吾 《上海集邮》2005,(11):41-41
收藏都有猎奇心里和怪异追求,集邮能收集到变体邮票,集戳能收集到错字、倒置、变形、异体等戳印,都会喜形于色,如获至宝。我收集了十多万件封、片、简、单、证,其中确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邮戳,尽管它的占比很小,也有100多种,形成了奇戳大观。现将TP戳中的奇戳推介给戳友们评品。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邮政支局(邮政编码201206)于2001年1月10日换用欠资戳,旧戳用至前一日,新旧两戳规格相同,都是40×25双圈椭圆形,唯新戳"分"字刻在戳上,旧戳金额数字及单位都须手写,而图示尾日盖用的旧戳下环文字已模糊难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