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姜瑾文 《文教资料》2010,(16):83-84
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自问世以来,就成为钢琴教学中优秀的教材,同时也成为钢琴演奏家竞相演奏的经典曲目。它以其清新的艺术格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很高的艺术性赢得了中外听众的喜爱,是真正中国化的钢琴作品,运用西方乐器、西方创作技法,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和元素,使整部作品带有浓郁的民族特点,抒发中国人的情感。在钢琴教学中要进行中国作品的教学,就必须合理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这是塑造准确的艺术形象和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江西赣南采茶戏作为传统的艺术文化,面临着将被人们忽视的生存困境。基于这一现状,结合对于赣南采茶戏基本信息的了解以及当代钢琴音乐的发展热潮,尝试提出将传统的赣南采茶戏与钢琴音乐相融合,一方面对于民间的传统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了创新,运用钢琴来演奏出打击乐器、吹管乐器的音色,与独特的演奏技法及曲调相融合,丰富了采茶戏音乐的表现特色,也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当代采茶戏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创作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进一步促进中国钢琴民族化传统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性问题是其进行研究中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内容。音乐的审美问题以及乐器演奏技法问题都是包含在民族性问题中的两部分。音乐的审美问题不仅影响到听众的审美观念,还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而乐器技法的演奏问题主要是围绕乐器本身与进行乐器演奏技巧方面展开的。民族性问题是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主从钢琴演奏的民族性出发,从技术方面和审美方面进行主要研究,说明民族性问题的解决是需要技术和审美的双重支持。  相似文献   

4.
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的钢琴组曲《南国印象》是中国现代钢琴音乐中的一部代表作品,此曲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融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表现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时代特色,本文以组曲第三首《童嬉》为例,探讨了此曲的音乐特征和演奏表现.从音乐特征的分析中,着重论述了乐曲的核心动机和主题音调、结构、和声以及节拍、节奏;在演奏...  相似文献   

5.
《即兴曲—侗乡鼓楼》是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作曲家邹向平先生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写成的具有侗族风格的钢琴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展示了中国钢琴艺术的民族韵味,同时借钢琴这种西方乐器传达了淳朴的民族风土人情与文化。本文通过对该曲的表现内容、作曲技法及演奏诠释几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作曲家为拓展民族音乐以及发扬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所做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6.
古筝,我国传统乐器之一,音色优美、旋律悠扬;钢琴,源于西方的古典键盘乐器,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近些年,钢琴作曲家将钢琴技法结合古筝技法相结合与对比改编出富有中国风味的作品。现以《浏阳河》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创作手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小提琴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被誉为乐器皇后,它在中国近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民族风格浓郁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之作在创作上既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与风格,同时在演奏上又吸收了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丰富了小提琴的音乐表现力,从而推动了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进程.通过分析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历程、中国传统音乐对小提琴演奏的影响、中国民族化小提琴作品的艺术特点等三个方面,以期对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作出较为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周庆辉 《文教资料》2009,(14):61-62
钢琴是中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中国钢琴音乐在世界的影响力日渐增强。本文大略分析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演奏技法,创作方式和调式,审美和意境,以帮助钢琴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钢琴在欧洲乐器发展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一席,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人对钢琴的认识也逐渐增多。同时,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音乐家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对外国作品的弹奏,而是希望能够在这号称"乐器之王"的外国乐器上,演奏出富有中国特色的音乐。经过音乐家们的不懈努力,我国钢琴音乐在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奏技法上,都已烙下了民族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
对江文也早期钢琴音乐创作中的日本传统音乐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为三个方面:运用日本的传统音阶进行创作;借鉴日本各种传统乐器的演奏特点和技法进行创作;运用日本民歌以及具有日本风格的曲调片断进行创作。其成功经验有值得思考和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有的中国钢琴曲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模拟中国民族乐曲的意境、奏法、音色、节奏四类模拟手法及其在中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构建中的具体运用,为进一步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国钢琴教学,钢琴演秦、钢琴作品等方面交流,发展成就的介绍,阐述了中国钢琴艺术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几代钢琴家扎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沃土,并大胆吸收欧洲钢琴艺术之精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简析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中国人民接受外来钢琴文化这一种子,播种在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里,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早期钢琴音乐的孕育与诞生,到四十年代多种题材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到改革开放以来钢琴音乐创作的多元化时代,经过几代作曲家辛勤努力的创作实践,把西方音乐遗产同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民族性的音韵中提炼出精华,从传统中演化出中国音乐的新语言,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超载传统音乐范畴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4.
自西方的钢琴艺术传入中国近百年来,历经几代作曲家的辛勤努力,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将西方钢琴音乐的优秀遗产同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从中国民族性的音韵中提炼出精华,从传统中演化出中国音乐的新语言,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超越传统音乐范畴的优秀中国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5.
叶朝晖 《培训与研究》2006,23(3):123-124
本文从民间音调改编与创作的早期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中,揭示了民间音乐对中国钢琴曲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移植改编中国传统乐曲是中国钢琴音乐的一大典型类别,而知名作曲家陈培勋的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蕴藏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是民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融合的典范。本文以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卖杂货》作为研究对象,对广东钢琴音乐的创作特征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钢琴曲的民族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曲从选材、作曲、演奏诸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中国钢琴曲只有扎根于民族土壤,反映民族文化,体现民族风格,才能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和喜爱,也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音乐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迅速发展起来,钢琴作为欧洲的代表性音乐,其发展和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如今其普及率日渐提高,成为了我国时尚组成部分之一。为推动中国钢琴音乐更好的发展,探究如何鉴赏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怎样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与中国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区别中西方钢琴音乐差异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重要性基础上,探究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以《刘三姐主题幻想曲》为例,论述中国钢琴作品风格彰显的问题。通过解构其演奏形式及意境,对其中国民族风格特征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并认为具有中国民族音调的反映民族的风情特点与文化底蕴的中国钢琴作品,应归为“中国民族风格”作品。  相似文献   

20.
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是一首中国风韵与异国音调结合,运用创新技法创作的成功作品,作品以鲜明的音乐语言将视觉形象复活,同时又饱含了作者的真切感情。这首组曲在中国作品中加入了日本音调,创作技法的不同,创作思维的独特,表现出一种含有哲理性的意境。通过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及特色,以及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性特点的了解,将有助于欣赏者和演奏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