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丽的谎言     
初中毕业前两个月、一次团队活动由我来主持。活动中我突发奇想让同学们每个人写两位自己喜欢的同学,不论男生还是女生,还要写出喜欢的原因。没别的意思,只是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开开心。同学们很快递上纸条。我大声念道:“我喜欢李挺,喜欢你的大个头,喜欢你乐于助人的品格。”“我喜欢李鹃,喜欢你的秀美和你黑葡萄似的眼睛。”……同学们兴致都很高。点到名的,兴奋得脸通红,没点  相似文献   

2.
初中毕业前两个月,一次团队活动由我来主持。活动中我突发奇想让同学们每个人写两位自己喜欢的同学,不论男生还是女生,还要写出喜欢的原因。没别的意思,只是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开开心。  相似文献   

3.
刺丛中的花     
罗树庚 《教书育人》2001,(21):45-46
九月的校园,艳阳高照,花香扑鼻,特别是校园里各式各样的花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何不带学生来感受一下呢。同学们欢呼雀跃着奔向各自喜欢的花儿。闻闻花香,抚摩抚摩花瓣,个个显得异常兴奋。最后大家都不约而同聚集到校园东边最大的花坛旁。“同学们,你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和喜欢它的原因吗?”我这一问,花坛边顿时沸腾起来。大家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最喜欢美人蕉,你瞧,绿叶红花多美呀。”“我喜欢茉莉花,它花得扑鼻,让人心旷神怡。”“老师,我最喜欢蝴蝶兰,你瞧,它花形似蝶,仿佛翩翩飞舞的彩蝶。”………  相似文献   

4.
王芳  乐萌 《云南教育》2003,(2):41-42
(自读课文导入)师: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全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词或句或段落。先读一读,再和同桌说说为什么打动了你?(学生读、议)[评析: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内容,所呈现的是阅读个性化的自主活动。“自读———选择———感悟”环节的设计把学生推向了主体的地位。]生:第七自然段最让我感动。因为一个军队主管被服的军需处长,竟然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活活地冻死在冰天雪地里,我被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师:你体会的真好。由军需处长的“单薄而又破旧的衣服”联想到了他特殊的职务…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2005,(10)
阳光姐姐:我是个内向的男生,平时不喜欢参加学校和班里组织的活动,只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书。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同学们却很信任我,这次班干部选举时把我选了上去,职务是劳动委员。唉,来得太突然了,我不能肯定自己是不是当“官”的料,我该不该当这个“官”呢?四川大邑小金小金:你的同学投你的票,推选你当班干部,肯定是因为你具有能够服众的优秀品质和相当的威望,只是你自己没意识到。而你之所以对当不当这个“官”举棋不定,或许是因为你一向“闲云野鹤”,“自由”惯了,现在要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任劳动委员,你就产生了犹豫甚至逃避的心…  相似文献   

6.
《良师》2004,(5)
知心姐姐:我有一个苦恼,就是想跟别人交朋友,但是别人不理我。我7岁那年,母亲去世了。因为生活困难,我两年没交学费和书费了(都是学校提供的)。我学习成绩也不怎么好。还因为我是维族人,所以同学们不喜欢我吧!我姐姐也跟我一样。老师说:“只要自己做得对,就可以了。”我又想到我应该好好学习。你帮帮我,让同学们喜欢我,让我学习更进步吧。我希望你能尽快回信。祝你身体健康,越长越漂亮。巴哈尔古丽:知道你是维吾尔族小姑娘,知心姐姐更想和你交个朋友了,56个民族是一家嘛!听你讲述自己的处境,失去母亲,生活贫困,我很难过。而学校的关照使你能…  相似文献   

7.
当九岁的邵宇小声地跟妈妈说“我爱‘她’,我要跟‘她’结婚”的时候,着实把李丹吓了一跳。李丹随即纠正邵宇道:“你应该说你喜欢‘她’,愿意和‘她’一起玩”。可邵宇却认认真真地说:我说的爱就是一辈子都要在一起的爱。邵宇的话一下子堵住了李丹的嘴。 又过了几天,当李丹已经忘记了邵宇的话时,邵宇又提醒了她:“妈妈,我们已经夫妻对拜过了。”“什么?”李丹像是没有听清楚。“同学们让我们拜了拜,其它两拜我都没听明白。”邵宇特高兴地对妈妈说。李丹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邵希。邵希不以为然地说:“别这么大惊小怪的。咱们小的…  相似文献   

8.
我爱……     
我上汉语言学校的那天,妈妈很认真地对我说:“你只要爱学习、爱劳动,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大家就会喜欢你。”我很想让老师和同学们喜欢我,可我汉语说得一点也不好。他们会喜欢我吗?  相似文献   

9.
都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的老师就懒得出奇。嘘,小声一点哦,别让他听见。难熬的作文课又到了。老师捧着作文本走进教室,全班同学几十双眼睛就齐刷刷地投向老师的手和他所带的教学用品——老师又没带笔。同学们习惯性地打开文具盒,拿出准备好的红笔。这是怎么回事?你大概没见过这种情况吧。让我悄声告诉你。老师“懒”!作文课,老师发下作文来,让我们交换批改,总是让我们当“小老师”,他自己却悠闲地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当起我们的“顾问”来。有时候,同学们之间为作文中的一些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声音大得出奇,…  相似文献   

10.
小编聊天室     
《高中生》2006,(21)
“讨厌”你,只有一个理由,因为你总是让我在合卷之后意犹未尽,让我苦苦地等候,苦苦地思念。喜欢你,也只有一个理由,因为你给了我心灵的享受与无尽的快乐,让我自由地思想,自在地生活。——湖北武汉市黄陂区六中高二常洁小编:谢谢你“讨厌”并喜欢我们,我们将更加努力,让同学们都  相似文献   

11.
“哑女”张静是今年刚入学的一名新生,她瘦瘦的个子,扎着两个马尾辫,除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外,一点也看不出她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开学后第一次班会上,点名时叫到了张静,结果没有人应声,我习惯性地抬了一下头,看到一名女生静静地站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你怎么不应声呢?”我用期待的目光注视着她。“老师,她不会说话!”和她同桌的一名男生冲着我说。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     
学习完优美的散文《我喜欢》,老师问我们:“同学们,你喜欢什么呢?请大家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写出来,让老师也一同分享好吗?”是啊,我喜欢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一期的话题“我不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和“我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目的是想让同学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别人着想:假如我是老师,我怎么对学生,假如我是学生,我怎么对老师……你也可以把这期杂志拿给你的老师或者你的学生看,相信如果你的老师(学生)看了会变得让你更加喜欢。  相似文献   

14.
报载,某省高一女生连续两次服安眠药自杀。其自杀的理由是:爸爸总是用车接送她上下学,无论她做什么,妈妈总想陪着她。同学们都把她当作特殊阶层的人,因而远离她。她受不了同学们把她当“另类”,因此愤而自杀。两次皆因抢救及时,保住了女生的性命。父亲在女儿病床前说:“我不明白,父母对你这么好,你为何要这么做,这不让父母伤心吗?”母亲则哭着说:“别人的妈妈都因为没时间陪孩子而难过,我努力找时间陪你,你怎么还这样伤我们的心?”这名女生回答:“我说过不让爸爸用车接,他为何不尊重我的意见呢?我说过不喜欢妈妈老在家里…  相似文献   

15.
考后心情     
“好,同学们,现在我把考试卷发下来,报到名字的同学上来拿试 卷。” 老师说的每一个字都使我的神经不停地颤抖。 “100分是XX”。 “不是我,没关系,99分就是你。”我安慰自己。 “80分是XX”。 “没,没关系,79分就是你。”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我一遍又一遍地安慰自己:下一个就是你,你是90分,被老师夹 错地方了。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真——棒!”“同学们真了不起!”“你的表现让我好喜欢喔。”“哎!”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班会上,我突发奇想,让同学们每人写两位自己喜欢的同学,先写姓名,然后写出你喜欢的原因。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让即将毕业的同学们知道自己的优点,调节一下因复习带来的沉闷气氛。  相似文献   

18.
更高的要求我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一直是班里的前十名,但很少能进前三名。我不仅是班长,还是校学生会的宣传部长。我对班里和学校的各项活动都非常积极,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得也还算不错,因此,同学们和大部分老师都很喜欢我。但是,有些老师不喜欢我,他们认为我的学习成绩不是足够好,希望我少参加一些活动。这让我很困惑,难道全面发展不好吗?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我呢?木子不仅仅是“同学们和大部分老师”喜欢你隋欣姐姐也很喜欢你。全面发展当然好,因为这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些老师也许不是不喜欢你,而是对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万琴凤 《教书育人》2006,(12):40-42
“同学们,是谁为你擦干第一滴眼泪?是谁教会你第一个字?是谁在你需要钱的时候给你送来々是谁在你半夜生病时照顾你到天明?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当主持人不停地抛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全场一片寂静,继而传来的是阵阵抽噎……在最后真情告白的时刻,同学们似乎在一瞬之间长大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签名活动,同学们无声地走到千人签名白布前,把自己心里想的都写在了上面,一位还未签名的学生懊恼地说:“来得晚了一点就没有签名的地方了,即使把名字写得小一点我也要签上去,因为这将见证以后我对父母的孝心。”这是4月23日我校感恩教育体验活动——“共托明天的太阳”的现场集锦。  相似文献   

20.
石远军 《贵州教育》2011,(18):44-44
那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上午,由于语文学科的科任教师请假,学校安排我临时代一节课,我向往常一样来到所教班级的教室,才发现学生除了一直都没有的美术教科书外,既没带铅笔,也没有美术本,这让我有点无所适从。 我只好试探的问学生:“同学们,我们这节美术课该做点什么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画画!”同学们有这么高的兴致倒让我有点意外,也让我心头有了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