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儿上大学后,家里买了一台电脑。春节女儿放假回家对我说:“妈妈,平时我到外地上大学,电脑一闲就是半年,你也来学学电脑吧?你学会了电脑,自己一人在家就不会寂寞了。”“什么,电脑?”让我学电脑?我愣住了。电脑是我这个50岁的老太婆玩的吗?我上网做什么?玩游戏吗?还是上网聊天呢?真是可笑!让人家知道了,该不会说我的神经有病吧!这是做梦也没想到的啊!再说我可是连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得,一个英文单词都不会的!看着自己整日里劳作变得又粗又短的手指,键盘怎么能会用呢!女儿并不泄气,仍然搂着我的脖子一个劲儿地说:…  相似文献   

2.
老师不好当     
我爸爸是一名特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想长大后也像他那样。可这老师还真不好当,你瞧这第一次当“老师”的情景,我想忘都忘不掉。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趁着爸爸妈妈出门购物,我约了同院子的军军、晓晓、红红到我家玩。玩什么呢?我年龄最大,他们是弟弟妹妹,我提议说:“不如咱们玩‘老师上课’的游戏,我当老师,你们当学生。”“老师上课?”小伙伴们觉得很新鲜,马上全体通过了。游戏开始了,我面向小伙伴,伸出左手的食指,笑眯眯地问“这是几?”“一!”“一!”……小伙伴们很投入,争先恐后地嚷“安静!”我故意一板脸,大声怒…  相似文献   

3.
一、变模糊评价为准确评价 例1:有位教师上《四季》一课,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我可以到河里去游泳。”教师听了以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游泳呢!”这个学生的聪明之处到底在哪儿?会游泳就是聪明吗?  相似文献   

4.
贪玩的蟋蟀     
<正>看图提示图(1):秋天来了,小昆kūn虫们在忙什么呢?图(2):贪玩的小蟋xī蟀shuài对小蜜蜂说了些什么呢?图(3):冬天来了,小蟋蟀怎么样了?口头示范秋天到了,小昆虫们都在忙着储存粮食,只有小蟋蟀在草丛中又唱又跳,一点儿也不想工作。一只小蜜蜂正在忙着采蜜,小蟋蟀跳过去说:“别忙了,和我一起玩儿吧!”小蜜蜂说:“不行!不赶紧储存粮食怎么过冬呢?”“哈哈!冬天还远着呢,着什么急呀?”小蟋蟀说完,又自己玩儿去了。  相似文献   

5.
八爪鱼:淀粉们平日肯定安装了很多软件,有些软件安装完后,会默认设置成开机自动启动,这在开机时无形中给电脑增添了很多负担。嘿嘿,淀粉们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这就帮你们解决这个难题。有些淀粉可能熟悉下面的这个操作方法—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msconfig”,打开“系统配置实用程序”,把“启动项目”下不需要的自动启动选项前面的对钩去掉(如图1)。但是该项还会存留在“启动项目”列表中,久而久之你的启动项目列表会变得混乱不堪,管理起来很不方便!想要给启动项瘦身的淀粉们,不妨看看下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日晚上,不到3岁的宝宝一人在房间里玩积木。我喊他吃饭,连喊数声,都不见他出来。于是,我来到房间,故意大声说:“这个房间没有人?关灯,去吃饭!”谁知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人!怎么说没有人呢?”看上去一脸的严肃与认真,似乎还夹杂着几许不满。我一时语塞,继而惊喜万分!是呀,我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我又怎么能小觑这活生生的人呢?虽然他还不满3岁!于是我也学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由衷地说:“对不起,妈妈说错了,我的小人,我们一起关灯去吃饭好吗?”儿子抬头看看我,似乎被我的真诚所打动,居然一反常态,毅然丢下心爱…  相似文献   

7.
老牛和蜗牛     
清晨,太阳刚从天边升起,老牛就开始耕田了。由于它干得很卖力,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在了田间。忽然,传来“哎呀”一声,“怎么下雨了?真讨厌!”老牛闻声低下头一看,一只蜗牛正打着哈欠,还没好气地说:“你这老东西,干吗弄醒我的好梦?”老牛淡淡地说:“对不起,我在耕田。”蜗牛骄傲地说:“哼!你以为你的力气有多大?看!我能背起我这‘房子’呢!”老牛不以为然地说:“我的力气为他人服务,而你呢?只是为了自己。”蜗牛听了老牛的话,红着脸背着自己的“房子”灰溜溜地走了。老牛和蜗牛$江西师大附属小学三(3)班@王家嵘  相似文献   

8.
文苑小品     
种夹竹桃的道士
  钱穆先生有一天路过山西的一座古道观,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先生好奇地问:“这古柏虽死,但姿势还强健,为什么要挖掉呢?”老道士说:“要补种别的树!”钱穆先生问:“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先生大为惊异:“为什么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老道士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  相似文献   

9.
1.两头牛在草地上吃草,一牛说:“你那草啥味儿?”一牛答:“草莓味呀!”一牛说:“啊?”于是抢着吃了,吃完了,怒道:“你骗我!”一牛答:“没骗你呀!”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王瑛 《福建教育》2007,(7):103-103
一位教师在引导五年级学生探索“1亿有多大”时,设计了以下活动:假设一个人保持最佳状态,不吃不喝不休息,连着跳绳1亿下,要跳多久呢?根据三位学生现场跳绳一分钟的成绩,学生一致同意取平均数60计算。计算之前,教师说:“估一估,跳1亿下大概用多少时间?”学生没有反应,教师又说:“猜猜看,说错了也没关系。”马上就有学生说:“我猜要用1000分钟。”  相似文献   

11.
一次测验后,好友斐找我核对答案。核对之后,她不无伤感地说:“我真羡慕你,你的成绩总是那么好!”我有些惊讶,说:“现在谁对谁错还说不定呢,你要自信一点嘛!”谁知斐眼圈都红了,有些悲凉地说:“自信也要有资本呀……”我一怔,无言以对,不由得想:自信的资本究竟是什么?就是好成绩吗?可是我又想起了测验前明和我通电话的情景。明的成绩在班里也算优秀了,但她在电话那头告诉我,为了明天的测验,今天晚上她要做五本辅导书。我惊叫起来:“五本书?那要做到什么时候?”明说:“妈妈要我做到十点再睡,明天早上五点起来接着做。…  相似文献   

12.
“老师!老师!让我看看您的照片!”一时间班里的学生都睁大好奇的眼睛,怀着异样的心情,争先恐后地传看我的照片。“咦,老师,我咋没看见您照相的景点?”“哇,老师,您还真有点儿酷!”“老师,您咋没跟我一起照呢?”……这是发生在我给初一学生上课前的一件事。上周六学校组织学生去世界公园游玩,有位学生给我拍了一张照片。今天他送给我照片时,不留神被班里其他同学看见了。于是就有了上面的那一幕。我有点惊讶:作为任课教师,平日里与学生们打交道并不少,况且这次游园我还带队同去,为什么对我的一张照片,他们这么好奇呢?冥…  相似文献   

13.
琼斯的惨剧     
有些人——不是你和我,因为我们非常有自制力——但有些人,在拜访别人或晚上与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告辞是一件难而又难的事。时间一分钟接一分钟地过去,到了拜访者觉得自己真的该走的时候了,他站起来吞吞吐吐地说:“呃,我想我……”紧接着主人就说:“噢.你这就要走吗?时间真的还早哩!”于是拜访者拿不定主意的尴尬就接踵而至了。  相似文献   

14.
我笑了     
早闻秋天的大闸蟹最鲜最好吃。借中秋节的名义,我缠着爸爸给我买了十只刚上市的新鲜大闸蟹,我高兴地笑了。中秋节的夜晚,月亮格外的圆,我边吃月饼边赏月。其实,我根本就没赏月吃月饼的意思,心里直想着大闸蟹,时不时地催爸爸:“大闸蟹熟了吗?什么时候‘上菜’?”爸爸见我这副馋相,神秘地笑了笑,故意拖长调说:“这个嘛!再过一两分钟!”然后跑到厨房,冲着我说:“香,真香!”我耐着性子等了二十分钟,妈妈终于把装蟹的盘子端上桌,怎么分呢?爸爸见缝插针说:“我是家中的顶梁柱,功劳嘛,我最大!我应该吃5个,其余你们分。…  相似文献   

15.
5分钟的奇效     
五年级四班有男生29人,女生21人。男多女少的班级本来就难管理,加上班里又有几个出名的调皮男生,这班里的纪律就可想而知了。已经有好几位科任老师告状了,怎么办呢? 这节数学课,上了25分钟后,我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用5分钟的时问来讨论一个问题好吗?” 同学们都诧异地望着我,那眼神似乎在问:干吗呢?老师该不会又训我们吧? 我笑容可掬地说:“我们相处也将近一年了,咱们师生之间能不能相互指一指优点和缺点?” 同学们一听;马上活跃起来了,教室里响起了“行!”“好的!” 的应答声。 我接着说“咱们定一个规则 :我…  相似文献   

16.
竹节海棠     
陈韶华 《天津教育》2005,(12):52-52
那天,适打电话回家,说毕业了,大学留他任教。我和他妈高兴得直乐。十五分钟后,他又来电话,说不打算留校了,刚接到南京一家外企录用通知,年薪6~8万。我问哪家,他说是日本一家电脑公司,跨国的。我说:“可靠吗?大学教师都不当,愿当‘汉奸’,为‘鬼子’打工?”他说:“怎么说话呢?我乐意!”他母亲气得发抖,而我却灵机一动,说了句题外话:“小二子,家里的海棠开了!”他说:“真的吗?海棠未死,我明天一定回来!”  相似文献   

17.
杨华然 《师道》2002,(12):10
学生受到父母、老师的批评后说:“我被上政治课了。”孩子调皮,有家长会无不痛心地说:“晓得政治老师是怎么教你的哟!”对人们如此看重政治我非常欣慰,可这又真让我感到委屈!从这些只言片语中不难听出,似乎所有对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教育失误全都归咎于政治老师们。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把政治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混为一谈。就连许多教育工作者也会犯这样近视的错误。常常听到有的学科老师在教育调皮捣蛋的学生时说:“去,叫你们政治老师好好教育教育你!”我想问,政治教师教什么?———政治。这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18.
“异想天开”这个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形容想法非常奇怪”。长时间以来,它在人们头脑中是“幻想”和“脱离实际”的代名词。但听了下面这个小故事,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有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讲解着有关蔷薇的知识,之后教师问学生们:“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个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第三个学生答非所问:“我想,我们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这则故事中的第三个学生想必每个教育者都遇到过,但我们往往视他们的想法为“异想天开”而轻易地加以否定或干脆置之不理。事实…  相似文献   

19.
某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准备给学生上作文课,走进教室后,听到教室内有小鸭的叫声。当时这位教师没有生气,也没有命令学生把小鸭交出来。她用亲切的口吻说:“我好像听见有只小鸭在叫,这小鸭在哪位同学那里?能告诉我吗?”结果一个女孩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老师,小鸭在我这……”老师说:“你把小鸭拿上来给同学们看看好吗?”女孩看了看老师,然后把小鸭放在讲台上。老师微笑着问全班同学:“同学们喜欢这只小鸭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好,我们这节作文课就写这只小鸭。”就这样一节即兴作文课就开始了。事后,这位…  相似文献   

20.
同样做教师的朋友一日给我讲了两个故事 ,一个是关于夹子的故事 :某校学前班的学生下午上自习 ,教师在讲桌边改作业(学前班也有作业?值得庆幸的是此事发生在“减负”之前) ,小学生们叽叽喳喳 ,已有些坐不住了(盼望着下课 ,盼望着放学 ,盼望着有趣的童年) ,一位班干部上前告诉老师说某女生说话 ,老师顺手拿起一个小塑料夹子(如此顺手 ,似乎有些不正常) ,去夹住那女生的嘴 ,还训斥 :“看你还说!”回来继续改作业。放学铃响了 ,校广播通知全体教师开会 ,此老师当然不会缺席。可接下来的情形呢?这嘴上夹着夹子的女生 ,背着她的书包 ,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