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活动是一项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交际做了新的诠释,合理地解释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关联理论进行分析的同时,重点阐述关联理论与翻译语用学的关系,探讨关联理论如何作用于翻译语用学。  相似文献   

3.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本文充分阐述了关联理论、根据关联理论发展起来的语用学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4.
关联理论是语用学中影响较大的认知语用理论.在翻译界,学者们也确立了关联的翻译观.关联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交际行为.借代修辞格与民族语言文化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对英汉借代修辞格的理解和翻译产生很大影响.根据关联理论的基本原则,在翻译借代修辞格的过程中,译者应该尽力为译文读者理解译文寻找最佳关联,代体和本体的形式则可以根据具体的句子灵活把握.  相似文献   

5.
新闻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进行新闻翻译时,应特别关注目标受众的认知环境的变化及评估。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关联原则对新闻英语翻译的启示。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观,为了有效地向译文读者传递信息,保证交际的成功,在新闻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如改写法、重构法、等翻译技巧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关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语言的交际与认知。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活动,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一种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活动。本文通过运用关联理论,对《驶向拜占庭》的查译诗和顾译诗进行比较分析,以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7.
语用学理论的发展使其在很多的领域中都有所应用,本文对语用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理论输出及翻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提出了翻译的本质即为从双重示意到推理的交际过程,是在原文作者、翻译者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主体互动,故此,翻译语用观其实就是动态的三元翻译观。在翻译的过程之中采用语用学理论能够使翻译者更好的对原文有所掌握,提升译文的质量。本文重点对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些许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原文文化缺省问题干扰了跨文化信息传递。文化缺省不仅是两种语言、相关文化表面所呈现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推理的问题。本文以《阿Q正传》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翻译中文化缺省现象及连贯重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旅游翻译的三元关系进行了阐释,通过举例分析译文读者在交际过程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译者应采取各种翻译策略来帮助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的最佳关联,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需要对读者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做出准确的判断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刘璨 《华章》2010,(32)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种语用学理论的影响.广告是一种诱导说服性的语用行为,因此广告翻译非常适合采用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来对其进行指导,以实现广告本身的语用目的.本文将讨论关联论与广告翻译的关系,并着重阐释关联论对广告翻译的指导意义及可使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Gutt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Howard Goldblatt《酒国》英译本为例,对其英译本中的成语翻译策略进行分析。译者应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以实现最佳关联为目的,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较为准确地把握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对译文的期盼,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翻译汉语成语,从而提高译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翻译美学与语用学结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学科、跨文化交际活动。它可以和不同的学科进行结合,借用其它学科的成果来充实自己。中、西译论从一开始就与美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当代翻译学发生文化转向后,人们开始探讨翻译美学。语用学对语言的使用作动态的研究,它介入翻译关学可以为翻译美学提供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重点选取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研究它们如何帮助翻译审美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作的美。  相似文献   

13.
付本静 《考试周刊》2011,(59):34-36
关联理论作为近年来对西方影响巨大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对翻译这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解释力也是强大的。本文对关联理论及其相关核心概念作了简要阐述,并着重讨论了关联理论对口译过程和口译策略两个方面的解释力。最后.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译员提出了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化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理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跨语言、跨文化的明示-推理的认知过程,这为文化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视具体情况采用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以帮助译文读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用翻译是最近十多年来出现的一种翻译新论.语用翻译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强调译文应该再现原文的语用潜力,使译文与原文达到语用等效.本文浅析了语用翻译的理论基础,并以语用学中的语境关联为例,说明语用分析和语用策略在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杨晓丽  安静 《文教资料》2011,(2):31-33,88
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译者站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译者在源语认知环境中寻求关联并在目的语认知语境中作出动态适应。关联理论在W.J.F.詹纳尔的《西游记》译本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詹纳尔为翻译《西游记》中的文化内容,采取了多种手法,主要有直译法、意译法、替代法及注释法。本文通过评析具体例句指出,在翻译涉及文化内涵的文本时,译者应灵活采用翻译方法,在忠于原文作者和忠于译语读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实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7.
关联理论不仅仅是一门有关认知科学和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它还对跨文化语言交际和翻译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Gutt的关联理论翻译观指出,翻译是一种语际阐释性用法。在翻译过程中,正确处理隐含信息是与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期望相一致的,译者要努力使读者能够用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语用学视角对翻译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大脑思维运作的动态过程.翻译是一个寻找最佳关联的交际过程.译者从原语及其语境假设中进行推理,获得最佳关联,并在译文中明示作者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这是关联理论对翻译的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19.
周亚琳 《文教资料》2009,(21):42-44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索语用学与翻译的关系.即通过关联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古典诗词中专有名词的翻译.一方面通过关联理论的分析揭示一些译者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专有名词英译的语用学分析检验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很多专家学者对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作过研究,其研究证明了关联理论在翻译中应用的可行性,但是在如何应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从汉语古诗词中的专有名词的英译入手,研究关联理论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门阐释交际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于1986年首先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后来,他们的学生Gutt运用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专门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关联理论对于翻译比其它任何翻译理论有着更强的解释力.文章试图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北京大学罗经国教授翻译的<古文观止>英译本进行一次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