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芝仙书屋图》是清康熙时期众多名士为徐兰所作的一幅在历史上很有影响的画作,参与绘画及题诗者包括王翚、王原祁、岳端、孔尚任等90人,人数之多,画史罕见。此图虽然史有所载,但由于久隐于世,所记错漏颇多,以致对了解作品造成困难。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本文对此图进行全面考证,纠正了史料上的谬误,勾勒出此图的流传鉴藏脉络,梳理出画主徐兰的生平事迹、交游关系,同时对作品的成图动因与创作背景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广泛考察参与绘制和题诗者,发现徐兰的交游主要以岳端、博尔都、孔尚任等人为中心展开,这对了解和研究清初文人交游、宗室文学兴盛等文化现象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明传奇《李丹记》的作者"刘还初",周妙中先生认为或即晚明慈溪人刘志选,然此说未得到学界广泛认同。程芸先生曾撰《明传奇(李丹记)作者刘还初新考》一文(以下简称《程文》),指出从籍里、仕宦、交游、思想等方面来看,"刘还初"与"刘志选"之间存在着诸多值得重视的"交集",发人深省,启迪良多。然对于"刘志选"与"天放道人"、"刘还初"、"刘海日"等名号之  相似文献   

3.
晚明重要的文人画领袖董其昌,一生交游广泛。从青年时期开始,他就与江南地区诸多文化名流、官员及书画鉴藏家往来密切。这些交游不仅对其科举仕途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其最终成为一代文人画理论家与旗手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关于董其昌为诸生时期的交游活动,学界通常认为他与晚明著名的文坛领袖、学者、显宦、书画鉴藏家王世贞相识并交好,而本文经过梳理与考析有关史料,认为这一说法缺乏可靠的依据。实际上,董其昌不仅与王世贞之间缺少直接交游的史料证据,而且与太仓琅琊王氏家族的其他成员(除了王世贞曾孙王鉴之外)之间,也殊少密切往来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震泽纪闻》作为明中期苏州文人笔记代表,其对政治、社会事件及人物的记录颇受推崇。版本流传过程中丛书本与单行本并行,丛书本作为独立的版本形制,保留了文本早期形态,成为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单行本则因所据史源材料、政治立场、创作心态与审美主旨的转变而有所改动。两种版本的差异展现明中期苏州文人创作形态的多元变化,并成为文人笔记书籍形态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一幅被忽视的传李龙眠《十六应真图》手卷。长久以来,此图被历代鉴赏家认定为北宋名作,但它更可能是晚明赝品。尽管如此,鉴藏者留下的三十六枚印章与十一则题跋为我们提供了这幅画自17世纪到20世纪的可靠的递传信息,并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他们对这件作品的理解与感悟。本文主要探讨《十六应真图》与新城王氏收藏者(即王象乾与王士禛)的关系。其一,通过探究董其昌跋文的可靠性,更好地理解王象乾的收藏活动;其二,以王士禛友人留下的七则跋文佐证王氏在17世纪中期的交游、生活与仕途状况。  相似文献   

6.
《艮泉图咏》记录了嘉庆末年(1814年至1815年间),寓居广东广州、江西南昌、江苏苏州等地的五十位文人,为广东顺德人黎应钟的艮泉别业绘图题咏的雅事,生动地呈现了19世纪初一次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书画雅集。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其产生之过程,发掘其历史物质性,还原这些图像和文字产生及传播的本貌,重构其时跨地域文人(包括画人、诗人、仕人等)书画交游的情景。黎应钟以颂赞艮泉这一主题征画索题,使几地文人诗文、书画的风格特点和差异立现。围绕12幅风格各异的画作,本文进一步探讨不同地域的画风差异及其相互影响。尽管这次雅集将岭南文艺向省外传播,并使岭外文艺向南推介,但是岭南画人的影响力仍主要局限于本地。  相似文献   

7.
明代苏州园林历经三百年间的风雨变迁,最终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从历史发展轨迹、社会环境变化、政治经济背景、民风民俗变迁等角度,梳理自元末明初至晚明等不同历史时期文人参与造园的方式和途径、文人造园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内涵,以及文人造园与社会、政治、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明晰以明代苏州文人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本质.  相似文献   

8.
2017年9月,无锡杨氏家族后裔向无锡博物院捐赠了一批家族资料,主要为晚清民初杨仁山先生的遗著、手稿、信件、老照片等。其中,张大千所绘《三贤图》尤其引人注目。画中三贤,除无锡杨仁山外,另两位分别是晚清民初著名文化人、书画家曾熙和李瑞清。这批资料此前都深藏于杨家,并被家族后人远携至美国,国内研究者鲜有机会获睹。本文从张大千《三贤图》入手,在考订画中人物及其关系、分析画作艺术特点以外,同时拟解决两个问题:一、简单描画以杨仁山、曾熙、李瑞清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人在晚清民初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侧面,从而丰富和拓展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相关内容;二、厘清杨仁山与曾熙、李瑞清的交游情况,为近现代艺术史研究提供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明末僧读彻苍雪,以滇人入主苏州华山,名重一方.其交游广泛,与丽江土司木增的一段因缘尤为重要,然长期湮没不彰.木增发愿刻印久佚之《华严忏仪》一经,通过结识苍雪、担当以及徐霞客、毛晋等东南僧俗,以得偿愿;苍雪为之奔走最勤,书信往还不断.文中另有发现,徐霞客晚年游历滇黔而致病足,木增派人送其自滇归故里,不独为徐保驾,亦为送《华严忏仪》东来付梓,一举而两得,此亦徐霞客研究界所未及.今考察所存晚明诸僧俗别集、史传、年谱等材料,钩沉苍雪、木增及徐、毛等众人交游、刻经故实.  相似文献   

10.
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徐朔方著《晚明曲家年谱》,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此书分苏州卷、浙江卷、皖赣卷,共收起于徐霖终于金圣叹约200年间的39位戏曲家年谱。 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好书且又难得,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好书:《晚明曲家年谱》可以视为一部工具书,39位曲家的生平及作品,一览无余;同时又可以视之为一  相似文献   

11.
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苏州众多的藏书家、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文献,使得苏州学子和士人得益非浅。众多的典籍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大学者、大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反过来影响着地方的风尚,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成为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田宝川 《兰台世界》2012,(18):65-66
阎立本擅画人物、车马、台阁等,享有丹青神化、冠绝古今的美誉。其代表作包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卷》、《萧翼赚兰亭图》等,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苏州众多的藏书家、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文献,丰富的典籍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大学者、大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成为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兴起于晚明时期的一种新型出版物,诗词画谱既融通了文学与绘画两个艺术门类,又集中呈现了晚明徽州书坊的刊刻技艺与审美取向。晚明诗词画谱的繁荣,以《诗馀画谱》为发端。本文以《诗馀画谱》为中心,考察以《诗馀画谱》为代表的诗词画谱在版式设计、出版意图、刊刻工艺等多个方面的创新,重点探讨其版刻图像与书法的"临仿"手段,以此窥见晚明徽州版刻的审美风尚与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15.
冯梦龙与丁宏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被晚明文坛誉为“吴中三冯”之一的冯梦龙,素以交游广泛、师友门生众多著称,时贤对此颇多论述。然而有关冯梦龙与明末苏州增广生丁宏度既有师生之谊,又兼姻哑,则文献较少,鲜为人知。丁宏度向无评传,笔者曾抄得诸篆、冯动为其《漫吟稿》所撰“二序”,亦颇以语焉未详而撼。近因翻阅吴门家谱搜寻,偶得其“传略”及“行状”。现据此就丁宏度的生平与学术作一简要的介绍。丁宏度,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卒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字临甫,一字子临,别号舆含,苏州人。世居江苏太仓,六世祖始迁苏州。曾祖父丁元复,出任过明浙江布…  相似文献   

16.
宋末元初之际,大量御府书画珍品流落民间,促进了元初收藏市场的活跃。特别是江南地区,出现了一大批私人收藏家,如周密、王子庆、戴表元、鲜于枢、张受益等,王子庆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人物。王子庆,宋末元初浙江钱塘人。家藏颇富,与周密、鲜于枢、戴表元、汤垕、赵孟頫等文人皆有交往。其收藏情况在周密《志雅堂杂抄》、《云烟过眼录》,鲜于枢《困学斋杂录》,赵孟頫《松雪斋文集》,戴表元《剡源集》,汤垕《画鉴》中均有记载。本文结合这些著作,对王子庆交游情况及书画庋藏情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博物院藏《〈张雨自书诗册〉题跋》是书法史上的一件重要作品。这件作品汇集了元明清众多题跋,这些题跋反映了《张雨自书诗册》从元代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到清代乾隆己未(1739年)将近四百年的时间跨度中,经历了由文人书斋到皇室庋藏的过程。这件作品的题跋者具体分为两大群体,一是以杨维桢、袁华、陈彦廉等为代表的元明之际吴中士人群体,二是以陈从道、袁泰、项元汴等为代表的明清鉴藏家群体。本文以题跋文本为中心,梳理、考释《张雨自书诗册》在元明清文人交游雅集网络中的流转递藏状况,并借以讨论元明之际吴中士人以书画藏品为媒介,借助诗文唱和、雅集宴饮、鉴古题识等形式在交游网络中传递共同的处世心态和文化追求。  相似文献   

18.
日前,《钱汉东诗文墨迹选》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这是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新读写》杂志社社长《、文汇报》高级记者钱汉东创作并书写的诗文旧作,表达了一个文人的志向与情怀;加上自然美观飘逸的书法艺术,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为这些精美流畅的诗文锦上添花。同时还收入名家为钱  相似文献   

19.
张一民 《图书馆杂志》2007,26(12):79-80
《悦容编》是晚明时期一部叙述闺房生活审美情趣的笔记小品,列有《小引》、《钟情》、《随缘》、《葺居》、《缘饰》、《选侍》、《雅供》、《博古》、《寻真》、《及时》、《晤对》、《借资》、《招隐》、《达观》等章节.作者引申了成语"女为悦己者容"之意,揭示了封建社会侍女闺秀在园居、陈设、服饰、仪态、素养等方面对美的追求,反映了晚明时期上层社会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张梅 《中国出版》2017,(16):71-71
自晚清以来,仁人志士就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具体到儿童文学,清末民初孙毓修在编著《童话》丛书时改编了不少中国传统故事。这时期的儿童读物《蒙学报》《启蒙画报》等也随处可见对圣人贤哲故事的现代抒写,随后胡适、周作人等五四文人也积极从事对传统儿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当下语境中,如何创造性继承传统文化仍是儿童文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此举措既能有效对抗外来童书的大规模进逼,也是本土儿童文学长足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