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河南卫视作为地方卫视,在2021年几次重要电视文艺晚会的节目制作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获得了一致好评.基于对具体节目的观察发现,在节目形式的全新塑造、跨媒介叙事策略的创新使用以及节目类型的大胆探索上使得观众眼前一亮.突出的文本内容结合矩阵式的融合媒介传播策略,使节目本身不断扩圈,吸引《人民日报》等官方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军事节目的文本进行叙事话语分析,从叙事学的视角来考察军事节目,从文本分析角度揭示军事节目的内在叙事策略,探讨节目文本中对战争形象的塑造,认为军事节目善于在内容中塑造战争形象,营造战争氛围,而战争形象的塑造得益于四个固定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主要延循了三重向度。场景革新层面,网综节目立足新型传受关系和传播手段重构了节目传播仪式;叙事策略上,节目在新审美趣味基础上打造了时尚叙事机制,具体表现为以娱乐化为基本诉求的"大叙事"和基于节目规则和叙述方式而实现的"小叙事";文化融合方面,从节目创作与传受实践出发,实现多类型文化的共融互促将是网综节目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薛稚尧 《视听》2022,(2):40-43
基于消费主义的理论背景和视觉叙事框架的分析方法,从细节、时间、场景、感官四个角度对《超级女声》和《创造101》两档节目的决赛节目文本进行叙事策略分析可知,选秀节目通过使用不同的叙事手法,形成了不同的观众身份角色召唤和舞台场景的时空环境建构,在叙事策略的变迁中体现出从物质消费到符号价值消费的嬗变以及消费主义在文化领域逐渐...  相似文献   

5.
《致敬国家丰碑——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是首档以红色故事为主题的全媒体跨屏联动大型赛事,该节目将红色精神与大众媒介的空间生产进行意义与价值的连缀,创新了电视文本在空间层面对红色题材的表达。本文从物质空间、文本空间、社会空间叙事角度探讨了该节目对红色精神的意义建构,对赓续红色血脉、树立正确党史观、再塑民族家国认同、传播中国精神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亲子互动型真人秀季播栏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不仅开辟了新的题材,同时使中国真人秀节目迈出室外,在室外真人秀节目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节目在特定情境下营造的戏剧冲突,依靠大量真实记录以及剪辑形成的叙事和情绪张力,构成节目独特的吸引力与竞争力。本文简要分析亲子类真人秀的发展历程与类型,结合叙事学理论,着重聚焦《爸爸去哪儿》的文本叙事,分析其叙事视角、叙事策略,以期梳理出节目成功背后的规律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罗迎春 《传媒》2021,(15):68-70
叙事主体即讲述人、主持人,是微纪录片中的重要叙事元素,在微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情感基调、话语风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创新叙事主体的讲述方式能够提升微纪录片的传播力.本文以湖南电视台大型微纪录片《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为例,探讨该节目是如何通过阶段化的叙事主体创新、多样化与风格化的叙事主体策略提升节目品质,以期为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开卷八分钟》栏目的参与式观察,考察栏目制作流程和人员构成,并借鉴语境分析的视角,对《开卷八分钟》的叙事框架和传播策略做分析。总结出栏目对文本语境的还原,对情景语境的拓展,与时代语境的契合,从而形成了视觉化、话题性、交谈性的读书节目的电视表达。并在时代文化特征下寻求栏目成功的原因,为当下读书节目的文化困境求解。  相似文献   

9.
《乘风破浪的姐姐》和《披荆斩棘的哥哥》是芒果TV推出的明星真人选秀节目,节目选取年龄在30+的已出道女艺人与男艺人作为参赛嘉宾.两个节目使用了三种叙事策略:视觉奇观叙事、成长叙事、消费叙事,但在性别叙事、场景叙事的呈现策略上两个节目具有差异,这影响了节目的话语表达.文章通过对两个节目叙事的对比分析与反思,旨在为影视节目...  相似文献   

10.
叙事性传播符合大众的认知模式,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文章对档案展览应用叙事性传播的原因进行探究,从结构叙事、文本叙事、空间叙事和互动叙事入手,遴选代表性案例展开分析,进而提出了拓宽叙事性传播的参与主体、丰富档案展览的叙事内容、创新档案展览的叙事形式的优化策略,以增强档案展览中叙事性传播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郑双花 《传媒》2015,(24):60-61
从最初的表演类真人秀节目《流行偶像》《美国偶像》在国外火爆演出,再到中国本土复制、衍生的《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等一系列真人秀节目,一场场内容、风格同质化的音乐节目,直接导致了受众对该类节目的期待大打折扣.《蒙面歌王》作为明星竞技类音乐节目,从传播主体、传播途径等多方面抽离如今市场化的泥潭,精巧设计的叙事情节,品质化、技巧化的叙事策略,成为音乐叙事节目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12.
数字媒介语境下中国叙事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是数字叙事学,考察对象是国际传播语境中的文本实践,核心要义是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文本、新语言、新生态。中国叙事体系构建实际上包含三个内在统一的切入维度:一是形态层,即“文体”意义上的叙事形式问题;二是语义层,即“语言”意义上的叙事语法问题;三是传播层,即“体系”意义上的叙事实践问题。“新文本”旨在从形式逻辑上回应故事出场的“文体”问题,具体包括视觉转向维度的符号呈现策略、情感转向维度的语义修辞策略以及游戏转向维度的情景创设策略;“新语言”主要从语法逻辑上回应故事表征的“结构”问题,具体包括图像叙事、情感叙事、互动叙事三种主要的叙事策略;“新生态”重点从实践逻辑回应故事之间的“互文”问题,具体包括嵌套、转换、协同三种常见的跨媒介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3.
赵雪倩 《今传媒》2023,(10):33-36
本文基于“自我讲述”与“他者视域”融合视角,从纪录片多模态话语出发,揭示了“他我融合”第三视角在主题呈现、话语互动和社会传播三维向度的叙事话语策略,提出了纪录片的跨文化叙事可以通过文本和影像的巧妙叠加、隐转喻诠释与互文重构等策略,以提升中国故事对外传播的效果,旨在为我国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爱奇艺自制的偶像养成系网络综艺《青春有你2》,在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同时赢得了口碑和资本的双重收获.作为引爆2020年偶像养成话题的热门综艺,其走红背后的逻辑与该综艺所精心打造的身份认同策略密不可分.在延续了此前《青春有你》IP核心基础上,该节目围绕着认同性所建构起的影像文本博得了受众首肯.通过对节目文本的分析与解读,试图以认同性为核心,从群像刻画、自我呈现、媒体奇观以及节目定位四个节点出发探讨该综艺身份认同的场景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以期从中挖掘泛娱乐时代下偶像养成系网综的认同性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脱口秀栏目结构形态和叙事形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晚80后脱口秀》作为一档晚间播出的脱口秀节目,其受众定位、播出时间的特殊性使其在叙事形态上呈现出与同类节目相比比较大的差异,文章从节目碎片化叙事、节目叙事策略、叙事形式、叙事空间、叙事氛围多个层面分析了节目在叙事形态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曹昂 《东南传播》2014,(3):9-12
电影《天生一对》讲述了一个乳腺癌病人的故事,是我国娱乐教育节目中将电影叙事与健康传播联系起来的有益探索。从健康传播的视角和理论框架对《天生一对》进行叙事结构分析,可从情节、角色和健康信息入手。该电影在情节上扩展了死亡五阶段理论,但存在着对家人和医生、社会支持理论叙事的不足,同时在传播乳腺癌防治信息的医学准确性上有明显模糊。通过探索该电影的在乳腺癌议题上叙事结构的特点和不足,可为健康传播叙事结构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郭继强 《视听》2023,(3):107-109
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讲究叙事的技巧和策略,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空、人物叙事功能四个方面突出晚会的特色。该系列晚会巧妙设置叙述者,干预推动节目发展;利用多种叙述视角,增强节目内容的感染力;构建叙述时空,展示宏大文化内容;关注人物叙事功能,彰显节目深意与内涵。“奇妙游”系列节目应继续保持节目的叙事特色,并树立创新意识,优化故事情节内容,注重受众感受,以促进自身节目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8.
姚小云 《青年记者》2012,(20):25-26
《幸福魔方》是东方卫视于2010年1月4日推出的一档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该节目开启了情感类电视节目的新窗口.①从节目类型上看,《幸福魔方》并非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但是对电视谈话类节目有着很好的继承与创造性发挥,是一个具备很强的叙事技巧的栏目.下面笔者从叙事学角度,以《幸福魔方》为例,分析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在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叙事”,就是对一个或多个事件的叙述,它既离不开事件,也离不开叙述。叙事主要体现在文学领域,或如杰姆逊所言,叙事最好的研究对象是故事、传说和小型的文学作品。但对新闻文本而言,叙事也同样重要。经济新闻的策划与报道中,采用何种叙事手段和话语策略与传播主体所追求的传播目的和传播效果有直接关系。根据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叙事学可以分为故事、话语、叙述三个层次。笔苦也将沿袭这三个层次,以媒体对北部湾经济区的宣传报道及其效果为例,分析叙事策略对经济新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普法进程的发展以及法律法规的完善,报刊、电视等各种传播媒介都设立了专门的法制版面或者法制栏目。电视法制节目虽然表现形态各有差异,但在重视叙事技巧和策略上,却又有相同之处。因此,本文拟以《法律讲堂》为分析样本,探讨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艺术。我们所关心的是:电视法制节目要传播怎样的现实规范?这一目的又是怎样通过各种叙事手段而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