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2004-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出版图书目录数据库,从资助出版图书的整体分布、出版图书的种类和参与出版机构等角度对“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在西方主要国家的实施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其取得的成果,探讨推广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推广计划”资助出版图书的分布状况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China Book International)项目以资助出版的方式鼓励境内外出版机构以独资、合资等方式出版各类别中国主题图书,其宗旨是促进中国主题图书在海外的传播,以便让世界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中国.从2004年至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新加坡、韩国、日本等62个国家的507家出版社签订了资助协议1173项,涉及图书2323种,文本39个.截至2013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已资助出版图书共计1256种,其中德国、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是“推广计划”资助出版的重点市场,德国、美国、法国的输入图书数量最多,三个国家合计465种,占到出版总量的37%.而越南、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亦成为推广计划出版输出的主要国家(如图1).  相似文献   

2.
张彦 《报刊之友》2011,(5):141-142
麦都思(1796~1857),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最早来华的传教士之一,他翻译《圣经》,编写字典,创办中文报纸,出版图书。他的出版活动从东南亚地区到中国,涉及宗教、新闻、文化,他采用本土化的编纂和传播方法,为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彦 《今传媒》2011,(5):141-142
麦都思(1796~1857),是英国伦敦教会传教士最早来华的传教士之一,他翻译《圣经》,编写字典,创办中文报纸,出版图书。他的出版活动从东南亚地区到中国,涉及宗教、新闻、文化,他采用本土化的编纂和传播方法,为中国引进先进的印刷技术和设备,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并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翻译图书是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我国从汉代开始就翻译图书,当时以译梵文佛经为主,自明代开始较多地翻译西方的自然科学图书,从而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清代初期,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严禁外国人在中国出版图书,对外国文化采取排斥、封闭政策。以致有的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境外的马六甲等地编辑、翻译、出版中文书刊。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大门,曾在马六甲从事翻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发行业肇始于19世纪初期,当时西方传教士马礼逊及中国人梁发等以马六甲为中心向东南亚及广东等地发行了不少宗教书籍。此外,香港、澳门等地也有一些西方书籍发行到大陆。1842年以后,西方出版机构陆续移入大陆,并以广州、宁波、上海等城市为基地,将图书发行逐渐渗入内地。 19世纪80年代,随着石印术的广泛应用,大批近代商业出版发行机构纷纷出现,它们几乎全都以上海为发行中心,通过对古代旧发行系统的不断发展改造,把发行触角深入到全国各地,以致当时人发出了“洋板书充塞海内”的感叹。 随着图书发行数量的迅速增长,我国原有的图书发行体系也经历了一场剧变。在剧变过程中,旧的发行体系逐渐衰退;新的发行体系则在旧发行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大约到20世纪20年代,新的图书发行体系已完全取代旧的图书发行体系而得以确立。 (一) 西方传教士和近代商业出版发行机构在出版上都是以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为基础,它与中国传统的出版技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西方传教士和近代商业出版发行机构在图书发行上不可能像印刷那样独行其是,因为在西方出版技术下的图书发行只靠一处或数处发行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要依  相似文献   

6.
以德国图书市场中针对大众读者的出版物为对象,通过考察2006-2014年间新出版的德语图书,分析其中的中国形象.基于对中文图书的德语译本和以中国为主题的德语原创图书这两大重点组的分析,给出了一个德国图书市场上中国相关图书主题分类概览.最后,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些影响图书主题的框架条件.  相似文献   

7.
德国出版社的整体战略偏保守,多数译介的中国主题图书都是在美国、英国或法国已经达到一定的销售量后才会被引进德国,首发量一般都不是特别大。从整体上来说,德国出版社对从中国直接引进版权并翻译出版的兴趣不大,2005年德国从中国只引进了9种图书。  相似文献   

8.
李楠  姚远 《今传媒》2015,(3):128-130
本文旨在以原始文献考证法厘清1897年《天演论》出版前进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以期探究在西方科学理论的本土化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扮演的重要意义。文献考证发现1897年前西方传教士、中国科学家或与传教士合作,或独立纷纷著书立说,积极通过各种媒介传播这一进化思想,其中代表性著作有《谈天》《地学浅释》《西学考略》等。期刊、图书、报纸作为不同的媒介在进化思想中国暴发式的传播中分别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中西方传教士则在进化思想传入中国的早期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传播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编辑之友》2011,(4):87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7次工作会议近日在杭州举行。这一计划在"十一五"期间,累计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54个国家的322家出版机构签订了455个资助协议,涉及33个文版的1558种图书。"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是2006年起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实施的,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支持国内外出版机构在国际市场出版中国主题图书,让各国读者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  相似文献   

10.
1995年9月20日到24日,在北京由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北京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这是国际性的儿童图书博览,汇集并展出了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罗马尼亚、新加坡、中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100多家出版单位的图书近万种。中国和境外图书同时展出,不仅展示了少儿图书出版工作的成果,而且更便于我们分析自己,了解境外,并作比较鉴别,明确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