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视新闻在其声像界里依靠传播信息的职能而在目积月累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语言系统.作为一种复杂多元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呈现在观众面前。本文通过对各符号类型的粗浅分析.以期与读者一起对电视语言构成做一番了解与探究。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图文相织,声画并茂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具有丰富的符号形式。语言学者索绪尔从"所指"、"能指"两大系统阐释"意义"与"现实"的关系,并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文字、聋哑人的字母、象征仪式、礼节形式、军用信号、习惯等等。①电视新闻就是通过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来传递信息,传播意识形态。其中,声音和画面分别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主要构成要素,它们是否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质量。本文以《新闻调查》为例,具体分析论述电视新闻中声音与画面的地位、功能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的采编播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电视新闻采编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非语言符号使用方式,合理的使用非语言符号,切实提高新闻的说服性、吸引性已经成为电视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的特点,详细叙述了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运用的优势,提出了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策略,为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中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解说词是电视新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画面、人物同期声、现场效果音、字幕等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的语言符号系统。一条电视新闻中,解说词和其他  相似文献   

5.
这里谈及的电视新闻语言不是一种狭义的“语言”,而是一种广义的“语言”——凡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感知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和方法,诸如形体、表情、着饰、色彩、人声、音响、文字等都可以构成电视新闻语言系统的重要元素,且承担着不同的表意功能。 电视新闻语言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立体交叉,大量使用的非语言符号是电视魅力的真正体现 “语言是一个系统”(著名学者王力语),电视新闻语言是一个拥有丰富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符号系统。“符号可以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可以是看的听的、嗅的和触摸的。它可以是讲话、文字、印刷  相似文献   

6.
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看性和标识性,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已成为出镜记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黄雅堃 《中国出版》2012,(12):57-60
受众对新闻的基本诉求就是事实过程的真实再现,对电视新闻而言,过程真实体现为事件时空的真实。电视新闻在索绪尔语言原理所指、能指[1]的对应中成型、成义、达意,完成事实过程的真实构成。文字、图像、音响、结构等符号元素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事实物化的基础媒介,新闻事实是具有能指、所指结构特征的符号事实,符号对应的真实程度,直接制约着新闻作品事实的真实程度。  相似文献   

8.
现场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为了提高电视新闻的现场感,越来越多的记者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采用现场出镜的手法,通过记者在现场的出镜解说带领屏幕前的观众一起进入新闻现场,营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在记者出镜时,除了使用语言文字描述信息之外,出镜者的体语、手持物件、现场环境、声音背景等非语言符号也对电视新闻的构成和传播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适当巧妙地运用非语言符号,能够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可  相似文献   

9.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双通道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用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观众接受的所有信息都离不开镜头所提供的画面语言,同时也包括其他诸如声音、色彩、神态、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所营造的氛围。电视新闻的传播魅力,除了在于对形象画面细节等语言符号的把握外,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深化新闻报道主题,丰富新闻报道内涵,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非语言符号,是伴随着同期声讲话的神态、表情、动作、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构成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现代电视新闻中,除了语言、画面外,大量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调动了观众联想的能力,使信息在观众大脑中以不断流动的方式转换。如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及空间语言等,这些元素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立体信息传播,使新闻画面信息饱满丰富,观众能够从非语言符号中体会到新闻背后丰富的信息内含。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符号学的维度探讨电视新闻特点,分析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优势,阐述电视新闻制作中使用非语言符号的相关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所谓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电视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所谓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电视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如果说,现场画面使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细节便为电视画面增添了灵气,使之更具有新闻传播的魅力。我们如何捕捉细节,才能起到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效果呢?一、抓取最能揭示主题思想的细节本质的东西往往被无数琐碎的细节所掩盖,生活中的细节是自然地呈现出来的。对…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采摄手段(ENG)的运用使电视新闻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使电视新闻形成了人格化的传播优势。ENG一大特点是摄录同步,把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直接声形并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实现立体信息传播。在电视新闻中,语言符号信息与非语言符号信  相似文献   

13.
华华 《视听》2012,(7):28-30
电视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部分,反映到受众面前就是声音、图像或字幕,形成声画字的立体表现形态[1]。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声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语言。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字幕逐渐成为传递新闻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画面、声音和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一、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电视画面语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它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是构成电视节目的一大要素。在电视新闻这个现代化传播媒介中。  相似文献   

14.
体态语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本文从体态语的构成入手就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体态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充分调动电视新闻所具有的文字符号、画面、音响效果等诸多手段,对报道的新闻进行充分的表现;单一的表现方法会使电视新闻流于平面化,降低电视新闻的魅力。强调电视新闻的画面特点而不在文字符号上下功夫,或者如报刊新闻记者一样,主要依赖文字符号而轻视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功能,应是电视新闻记者注意克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王洪 《现代传播》2007,(3):140-142
我们研究电视新闻,必须从它的逻辑起点———语言开始,对电视新闻语言的探讨,都来自于电视实践并由来已久。电视新闻语言的构成,从今天的文献来看,早已有其定论,虽各有争议,但殊途同归,概括起来不乏有这样几种:画面语言、有声语言、造型语言、镜头语言、特技语言、编辑语言等。  相似文献   

17.
李鹏 《报刊之友》2014,(2):114-116
体态语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本文从体态语的构成入手就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体态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体态语作为一种不可缺失的“语言”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表达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它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形象.本文从体态语的构成入手就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如何进行体态语的运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素以其强烈的新闻现场证实性,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以及新闻内容的易受性等特点征服着广大受众,而这些特点是通过构成电视新闻的多种语言符号的不同组合方式体现的。不同的电视台会以不同的处理手法去运用这些语言符号。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一定事件是播还是不播、对事件内容的取舍、播报的详略、以及播报方式的不同等方面。这些播报形式的不同体现出各台的办台宗旨、政治背景、受众定位上的差异。通过对2002年3月3日中央电视台、凤凰资讯台、台湾电视  相似文献   

20.
汪勇 《视听纵横》2004,(6):61-62
电视新闻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意义象征的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血肉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电视新闻对细节运用得好,能小中见大,见微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