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涂珂 《传媒观察》2008,(5):18-19
随着报业市场的竞争加剧,特刊日益成为报纸争夺读者的一大利器。作为表现形式和包装的特刊版面,也日益受到特刊策划者们的重视,强视觉冲击、主题震撼、新潮、大气等版面理念逐渐成为各家报纸对特刊版面风格定位的共识。然而,同样是在这些新理念指导下,也有一些报纸的特刊版面却经常给人一种如骨梗在喉的感觉,究其原因,就是报纸过于强调视觉的感受,忽视了对版面和谐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版面研究历来是报纸研究的重点。2007年10月8日至22日,《人民日报》的《喜迎党的十七大特刊》和《欢庆党的十七大特刊》(以下统称“十七大特刊”),共出版14期。分析十七大特刊,仍有必要从其版面为切人口。  相似文献   

3.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岁末年初,纸媒争相推出各自的盘点类专刊或专版。怎样通过视觉设计让报纸的版面脱颖而出?本文对三份年终特刊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都市报年终特刊版面设计的一些经验,以期为今后都市报同类特刊的版面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2010年,《三峡日报》相继推出了  相似文献   

6.
王宝会 《新闻世界》2023,(11):77-79
报纸编辑作为版面“把关人”,直接影响着报纸质效。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笔者纸媒编辑工作实践,以党报要闻版和两会特刊版为例,围绕如何积极践行“四力”要求,做好版面“把关人”、提升报纸影响力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所谓报纸"特刊",是指围绕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多角度推进新闻的深度报道,并配合事件主题开辟广告宣传版位,进而推出的系列主题性版面。而报纸特刊的封面,在整个特刊中起着概括、统筹、引领的作用。封面做得是否精彩、抢眼,决定了这份特刊吸引读者的程度,不论最终呈现的是哪种设计风格,让读者看后心中暗自叫一声好,那就是我理解中的好封面。  相似文献   

8.
综合特征 综观本次奥运报道,国内的大部分晚报都市报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版面等资源,大多数报纸开设了专版或特刊,各具特色,但又都体现出信息时代报纸新闻报道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试论泡沫版面对新闻传播的危害王振亚王灿发自90年代初出现“周末版”热以来,国内多家报纸为争夺受众,不约而同推出类似周末版性质的消闲娱乐型版面,诸如月末版、月中版、特刊等。近一两年,又有不少报纸进行扩版,版面由4版扩到16版乃至24版或更多。按照新闻传...  相似文献   

10.
报纸的正报与特刊如何区别掌握?特刊的版面配置的合理原则在哪里?4年来,由我主持创办的《联谊报·月末特刊》在总体定位和编辑方向上作了一些分析和思考。《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办报宗旨的一张报纸,它的读者对象定位在知识界、文化界和党务政务人士。鉴于此,《月末特刊》的定位不能是轻浮的,但既然是“特刊”,也不能是呆板的。  相似文献   

11.
综合特征   综观本次奥运报道,国内的大部分晚报都市报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版面等资源,大多数报纸开设了专版或特刊,各具特色,但又都体现出信息时代报纸新闻报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当今纸媒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好的新闻、好的报道很难能够吸引读者眼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对报纸版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报纸版面同样不断发生变化。在报纸的经营中经济特刊类版面的求新、求变就成了重中之重,“瘦”版、多图成为了很多主流媒体争相效仿的典范,缩短读者阅读时间,吸引读者焦点最显著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好图片。  相似文献   

13.
周雄 《新闻前哨》2006,(9):80-81
1.创办世界杯特刊,搭建经营平台。 媒介服务于两类顾客,一是受众,二是广告客户。广告客户通过购买媒介的广告版面或时间来接近受众。报纸出版、发行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带来大量的广告,以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在世界杯期间,武汉多家报纸均创办了世界杯特刊,搭建起经营平台。那么,吸引受众的世界杯特刊,是否也必然吸引广告主呢?  相似文献   

14.
特刊要精办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搞好日常报道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新闻界虽已屡见不鲜,但看法又不尽一致。本文就此问题结合宁波日报创办特刊的实际情况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每年“两会”召开之日,即是新闻大战犹酣之时,首都各大报纸纷纷推出“两会特刊”争夺读者的注意力。今年,在林立的报丛中,首次创办“两会”特刊的《科技日报》,挟厚积薄发之势,以精当可读的内容、大气活跃的版面,一扫科技类报纸以往在人们眼中的枯燥感。“在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地市一级党报纷纷通过增加版面办专刊、特刊类副刊的形式,来拓展报纸的空间与承载面,增强报纸的容量和“厚度”,收到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不少报纸一改过去那种四平八稳、整天板着面孔说教的“八股”现  相似文献   

17.
2008北京奥运会会场外,将是一场激烈的媒体报道竞赛。如何利用有限的版面和资源备战奥运会,是地市级报纸要认真思索和做好的课题。地市报在赛前要对报道作整体规划,宣传奥运知识,营造盛会气氛,储备奥运资料,制定报道方案。大型综合类报纸或体育专业类报纸的奥运特刊规模巨大,地市级报纸往往至多只能推出4个版面的特刊。如何把有限的版面充分利用好,及时准确、生动活泼地报道全民关心的重大盛会,就得考量编辑的硬功夫。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报纸特刊日趋抢手,成为读者对新闻更深层次需要的窗口。党委机关报欲生存下去,必先改革版面。《佳木斯日报》组建了特刊部,创办了特刊版,运行两年成效显著,本文试探讨创办党委机关报特刊的一些体会,着重在特刊版的原则与报道特点方面进行论述。一、党委机关报特刊版应遵循的原则所谓原则,即党报工作的指导方针,特刊版作为党委机关报的一个组成部分,"三贴近"应是首要原则。坚持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13,(7):102
报道虽好,读者几何?特刊虽厚,效果如何?面对报纸互动性缺乏的媒体特性,三峡晚报在此次特刊推出前后,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推出《从优秀到卓越》特刊的当天,三峡晚报即设置了"读晚报赢大奖"活动,并提前一周在头版显著位置宣传"看三峡晚报,赢欧洲多国豪华游"。为了强化报纸宣传效果,提升对广告客户的服务质量,三峡晚报在特刊推出的当天,即针对重点客户和特刊广告,设置有奖互动问答题100个,并在每个题目中告知了答案参考版面,告  相似文献   

20.
休息日在家翻阅前几天来不及看的报纸,从有些报纸的副刊上发现了一个可喜现象:科技日报的《经济特刊》和法制日报的《周末版》上,各版在标明“本版责任编辑”的同时,都标明了他们的电话号码,让人耳目一新。 在相当多的报纸版面上,标明责任编辑,恐非一年两年了,但注明责任编辑的电话号码还不是很普遍。我认为报纸版面上标明责任编辑及其电话号码有利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