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纠正稿件中的错误是记者、编辑、校对及签版总编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中,纠正文字、语句差错相对比较容易,而要发现稿件中的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难度相对大一些。在现实工作中,还有一些新闻稿件事实的错误甚至是很难避免的。  相似文献   

2.
纠正稿件中的错误是编辑、校对及签版总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实践中,纠正文字、语句差错相对比较容易,而要发现稿件中的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难度相对大一些。笔者多年从事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实践中发现,新闻事实方面出现差错时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的,只要抱着严谨作风,仔细琢磨,运用一些技法,就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纠正稿件中的错误是编辑、校对及签版总编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实践中,纠正文字、语句差错相对比较容易,而要发现稿件中的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难度相对大一些.笔者多年从事报纸新闻编辑工作,发现出现新闻事实方面的差错时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的,只要仔细琢磨,运用一些技法,就一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永强 《新闻窗》2012,(5):69-70
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加大了对期刊编校质量的管理,从每年对有关报刊检查的结果来看,报刊的编校质量堪忧,尤其是新闻类稿件中的差错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读者戏称为“无错不成刊”。这些稿件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这些差错中的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而隐性差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平时接触的新闻稿件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差错。一般来说,常见的问题差错稿件不外乎有以  相似文献   

6.
韩冰 《青年记者》2009,(14):26-26
对新闻稿件中的差错立足于“辨”的意思是:分辨,从而做出判断。一篇稿件放在案头,编辑从哪些方面做出是否有差错的判断呢?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辨舆论导向,二是辨文字差错。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不仅要求稿件的基本事实准确无误,还应力求杜绝其中每一细节及引用的数字、典故、文句、背景材料等方面的差错。“发现和纠正原稿中的差错不但是作者的责任,而且也是编辑的责任……编辑是最后一个有机会消灭原稿差错的人。对于未能发现和纠正的差错所造成的后果,编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引自《报纸编辑与评论》第6页)因此,编辑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缜密的作风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及时发现和修正差错,把好最后一关,使报纸差错减少到最低程度。近几年来,笔者在编稿实践中体  相似文献   

8.
浅谈编辑失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业被称为"知识产业"、"智慧行业",在编辑过程中,如果处理得当,不仅可以使一些差错得到改正,使一些思路不够清晰的文章变得精练而有条理,而且能够起到拾遗补缺、点铁成金的作用,为稿件增色.反之,如果编辑失当,不仅原有的差错和问题得不到纠正,而且会造成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广播编辑的主要业务就是选择稿件、修改稿件、编辑节目、写作新闻提要、编写串联词、录制节目等,那么怎样才能把广播稿件编写好呢?一、在编稿之前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1.明确广播宣传的方向和各类节目的宗旨。2.明确当前的报道思想。3.做好组稿、约稿工作。4.要选择好稿件。5.明确稿件修改要素。修改稿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正稿件中的各种差错,认真做好把关工作,要把好政治关、事实关、辞章关,防止错误的东西和任何不良的倾向出现在广播中,以确保电台的宣传方向和宣传质量;二是要采用摘编、压缩、增补、改写和统合等改编稿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新闻稿件中的差错立足于"辨"的意思是:分辨,从而做出判断.一篇稿件放在案头,编辑从哪些方面做出是否有差错的判断呢?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辨舆论导向,二是辨文字差错.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真实性的技术规范研究(中)——编辑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条新闻从记者采集到公开面世这个过程中,编辑是最后一个也是重要的决定性环节。编辑对稿件的价值判断、逻辑把握、技术性差错负最后责任。  相似文献   

12.
贝骁 《军事记者》2006,(7):33-34
春去夏来的五月,军报一版夜班相对来说比较平静,大事宣传少,用新华社稿件少。但是,大事少不等于夜班工作担子轻。由于用部队新闻稿件多,在改错、堵漏、纠误和防重稿等方面的任务相对更重。因此,我们更是瞪大眼睛严防差错。一、改错我们常把“改错”称作“排雷”,排雷首先要探明地雷,探不出也就排不了;改错也是如此,首先要发现差错,如果发现不了差错,改错就无从谈起。夜班发现差错,其实没有什么绝招,主要就是这么几个办法:认真看稿,重要句子用笔点着一个字一个字过,一句话一句话默读;多层看稿,编辑看了值班主任看,值班主任看了值班社领导看;…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很多报社,编辑实际上扮演的是导演角色,编辑就是某一个版的总导演,从稿件选择,字修改,差错纠正,标题制作,直至版面包装,几乎全是编辑这个“总导演”一手完成,是编辑将一个具体作品、具体版面展现在读面前。这其中,编辑面临着多种考验,需要拥有多种通关能力,比如:眼光要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洞察稿件的“新闻眼”;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能够预见稿件的效果与影响力;要有较高的字取舍能力,版面统筹能力,把关能力;最后,还要有一定的美学素养,其要求几乎是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4.
媒体在报道中出现差错,在所难免.问题在于,如何认真对待差错、及时纠正差错.  相似文献   

15.
姚炜 《新闻世界》2009,(10):30-31
编辑常被誉为新闻的“把关人”,夜班检查则是报纸的“把关人”。一张报纸的出版,从记者、通讯员采写稿件,到编辑、部主任编发稿件,再到总编审阅,最后在夜班“组装”成大样。大样的检查就是报纸“成品”前最后一关。如果说前面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和差错.还有后续环节可以帮助纠正的话,那么通过检查一关。问题和差错则可能无可改正了。  相似文献   

16.
王兵 《新闻爱好者》2012,(21):78-79
报纸的夜班编辑要负责选择稿件、修改稿件、堵住稿件差错、制作标题、组织版面、设计版面和美化版面等工作。夜班编辑是报纸的最后把关人,如果不能消灭稿件中的差错而使之见报,就会让读者怀疑报社的办报水平,削弱报纸的公信力。因此,报纸的夜班编辑一定要加强"关口"意识,尽可能消灭差错,提升报纸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岳增群 《青年记者》2009,(14):25-25
新闻稿件是最不能出差错的。大众媒体,尤其是报纸,一面世就是泼出去的水,一旦有了差错永远也收不回来。  相似文献   

18.
<正> 新闻通讯社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采写、编发的大量新闻稿件,即时地发往各种报社、杂志等媒体。新闻社每天所发稿件数量一般很大。 这些大量稿件的管理工作包括登记、分类统计、采用情况统计,来稿人登记管理 、稿费的计发以及各种汇总分析等,工作量相应很大;完全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稿件管理时,人力占用多、且耗时费事、差错还不少;如果能在现有计算机网络设备  相似文献   

19.
新闻隐性差错的校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望喜 《今传媒》2009,(6):67-69
新闻中的差错是纷繁复杂的,既有文字性差错、技术性差错,也有政治性差错、知识性差错等等.现代校对专家提出了"显性差错"和"隐性差错"的概念.显性差错一般比较容易辨识,隐性差错则似是而非,辩识难度相对要大.  相似文献   

20.
报海指瑕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新闻媒体提高了资讯传播的频率。在此种情形下,难免出现一些语言文字方面的技术性差错。此类差错对于整张报纸也许只是白璧微瑕,但它会对报纸的公信力产生影响。为此,《新闻前哨》特开辟"报海指瑕"专栏,对报纸上刊发的报道中的瑕疵,聘请专家进行评析与匡正。我们衷心期待大家关注本栏目,并提供稿件,同时对本栏目稿件如有不同见解,也欢迎来稿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