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意图:在欢庆新年时,幼儿园给每位小朋友送了一份节日礼物——手表。孩子们对这个礼物爱不释手,常常看着手表谈论“现在是某点某分”。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将长针与短针混淆,有的希望除了认识整点、半点,还能认识更具体的时间。为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意在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时钟,理解时间关系。目标:1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处,初步学会利用时钟来安排自己的生活。2尝试自己制作时钟,进一步认识钟面的构成。准备:1示范用的时钟,纸制钟面4个,时间牌(如7∶30)4张,关于幼儿园生活内容的字卡。2手表每人一块,幼儿已初步认识过整点、半点。3…  相似文献   

2.
一日生活活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意图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规程>的认识和理解有了一个质的转变,真正树立起"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教育观,将一日活动作为幼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幼儿进餐、午睡等生活环节,设计游戏化的教育活动,科学地为幼儿的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健康的生活中愉快、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红樱 《福建教育》2023,(29):54-57
<正>一、活动背景大班幼儿对时间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认识了月份和星期、整点和半点,体验过一分钟的长短,并初步了解了时间与生活的关系。而学会守时,准时入校,是幼儿入学前必须养成的重要行为习惯之一。经大班年段教研组商定,大班年段于三月份开始实施“守时好宝宝”晨间入园签到打卡活动。在一次关于打卡活动的交流环节中,小如的迟到事件引发了幼儿热议……  相似文献   

4.
第一,大家都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结局是乌龟由于坚持最终赢得了胜利。原方案教师想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感受两根指针一快一慢的现象,我认为不妥。因为幼儿的思维很可能会受《龟兔赛跑》故事结局的影响。第二,在认识整点、半点环节,教师第一次要求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幼儿的接触面变广了,他们会对更多的事物感兴趣,比如说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有时幼儿还会不停地询问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那个标志代表什么?幼儿对事物的浓厚兴趣正是我们向他们介绍社会以及社会生活的一个突破口。因此,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3本次社会活动《标志伴我行》,主要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标志,能看懂标志并按标志的意义行动。  相似文献   

6.
活动介绍: 近阶段,我班开展了《有趣的颜色》主题活动。我们从幼儿生活入手,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丰富的、千变万化的色彩,并让他们在点、滴、印、甩、滚、吹画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玩色游戏中,感受色彩的流动与变化。在主题开展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次集体作画活动,指导全班幼儿园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也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全新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师备课时,除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外,还应注意“三点”:一要明确每课的活动目标;二要体现学科特点;三是设计的教学过程必须环节恰当、意图明确。本文提供了两课完整的教学设计与评析范例,与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探索备课方略。  相似文献   

8.
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时针和分针及其行走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知道应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3.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准备:1.带有龟、兔形象的钟面模型(龟兔形象可活动),实物钟五只,可以拨动的小闹钟人手一只。  相似文献   

9.
蒋晨 《山东教育》2002,(36):33-33
设计意图语言活动是向幼儿展示建立在其生活经验基础上的间接经验。所以教师需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将活动内容中的经验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机会,以扩展其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大班幼儿在社区、角色游戏等多种活动中已对成人社会的不同工种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而“小螃蟹”这一动物形象也是他们所熟悉喜爱的。故而设计了大班语言活动《小螃蟹找工作》。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根据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为其选择合适的工作。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助人为乐…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以及社会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点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活动是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根据教师对游戏活动的控制程度和参与程度,我们把游戏分为自由游戏和有组织游戏。那么,在实践中,游戏与幼儿的生活联系如何呢?一、自由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反映案例一:幼儿园A上午两次集体活动和下午四点半之后,幼儿各有一次自由户外游戏时间,大约半小时。在自由游戏中,教师基本上不参与幼儿的活动,只是站在一旁静观。幼儿的自由游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  相似文献   

11.
张慧 《早期教育》2006,(1):30-30
近期,我班幼儿的兴趣点从四季更替的气候变化转移到了城市中的各种建筑,我们就顺势开展了“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活动。以此主题为线索,幼儿参与了一系列活动:确定所要研究的内容——分组——选组长——制定计划书——研究、准备——展示交流(下面介绍的活动只是系列活动的最后一个活动)。之所以尝试这样一种新型的主题活动模式,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生活活动,主要指幼儿入园、进餐、喝水、盥洗、入厕、睡眠、离园等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指导幼儿生活活动,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自理能力,我们运用图示法,为幼儿创设情境,指导幼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图示法就是将生活活动的某一具体目标、内容,设计成相应的图案、图表等,让幼儿明确做什么、怎么做。图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容易引起幼儿注意,便于幼儿领会,利于幼儿记住,从而更好地落实生活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此,…  相似文献   

13.
自1985年日、欧、美召开幼教峰会以来,幼儿教育的目标由“智育中心”转向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强调发展幼儿自信、主动、关心、参与等,让其好奇、好动、好创造的宝贵天性保持下去。这一目标仅仅依靠单一的接受性活动难以实现,教育者必须寻找一种基于幼儿天性的新形式的教育活动。因此,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鼓励幼儿走入生活、亲自操作、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的幼儿探究性活动就应运而生。研究幼儿探究性活动,首先就是要把握它的特质。在宏观层次上,应把握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探…  相似文献   

14.
延展教材     
周英 《四川教育》2003,(12):41-41
教材上关于“时、分的认识”是这样编排的: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先引导学生认识整点时刻,再认识几点几分,尔后认识从几点几分到另一时刻经过了多少时间。如今,钟表已成为普通商品,学生戴表已相当普遍。因此,他们对时刻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若按教材从头教起,显然就不太妥当了。怎么办呢?我决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延展。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用多种形式介绍你对钟表的认识。于是,学生开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资料、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开始了,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小齐…  相似文献   

15.
刘隽  季燕 《山东教育》2005,(27):29-30
设计意图 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操作各种玩具、材料,不同的操作方式会带来物品不同的运动状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力”已经有了许多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联系幼儿的生活,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提升到粗浅的科学知识,以合适的方式让幼儿形成“力”的概念。基于这样的认识与需要,我们设计了“神奇的力”的活动,让幼儿在反复操作中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了解“力”的初步知识。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时钟的种类及用途。 2、简单认识钟面,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3、初步认识整点。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简解本活动设计是围绕"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展开活动的,在此活动中我们不仅让幼儿去发现去注意我们生活中的数字,还切身的让幼儿感受到了我们生活中数字的巨大作用,让幼儿发现数字已经和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了。二、目标预设1.发现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标记。2.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感知数字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在对探究性活动的认识上,过去我们一提到“探究”,就认为是科学领域的活动。其实不然。幼儿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有教育,作为教师必须树立“一日活动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理念,积极采集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教学策略,创设环境,引导幼儿探究,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开展有关水的流动探究活动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量杯。幼儿在玩水车时,就会发现水流速度不同,水轮转速不同;水流速度相同、量杯大小不同,水轮转动时间不同,等等。最后由幼儿将探究结果用他们自己设计的标志、符号记录下来,交流分享。这样的探究活动既锻炼了幼儿的小肌肉动作,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表现能力。可见,我们教师只要放开视野,向纵深处看探究性活动,就能保证探究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生活、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音乐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是使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驭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活动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叠力块     
设计意图 在一次大班建构活动中.佳佳和东东看着一幅小方块造型图搭建一座积木房子。佳佳数了图中的积木后说:“盖这座房子要用9块积木”,东东数了一遍,提出不同意见:“不是的,应该用10块积木。”两人争执起来,接下来的操作证明了东东的观点是正确的。类似上述现象在数学活动中屡见不鲜。反映出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受生活经验(东东平时玩积木的时间比佳佳多)、视觉等影响,往往忽略了图形中被遮盖的积木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