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蕊 《文教资料》2014,(32):63-64
在中国当代人物画创作中,当代国画家在继承中国传统人物画设色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积极大胆地尝试与创新,使当代中国人物画既尊崇古法又面目一新,呈现出别具一格、品味高雅、含蓄婉约的艺术魅力。许多当代画家都对中国工笔人物画的设色方法进行了创新性研究与尝试。本文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如蒋采萍、王仁华等采用的创新技法进行分析,探索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画乃至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兴衰历程,从工笔人物画历史消长的纵向脉络以及各个发展阶段工笔人物画与文化语境的横向比较入手,探讨工笔人物画与所处时代文化语境的关系,找出其兴衰的文化根源,为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工笔人物画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何家英是中国当代画坛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以何家英《酸葡萄》为切入点,初步探讨他对我国历代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及对“西画”造型、色彩艺术中有益营养的取精用宏,推陈出新,其开创的新形式的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4.
赖辉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2):181-183
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有它独特的表达方式。通过灵活多变的空白、散点透视法以及画面时间的呈现,体现出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独特魅力。以上特征对于我们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瑭 《现代教育》2014,(11):107-107
一、当代工笔重彩画的表现特点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除了与传统的绘画技法相结合外,还融入了其他国家的一些绘画技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使当代重彩人物画的形式感更强,画面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同时,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让画家更好地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张力,并能很好地体现出画面细腻的质感。绘画中的语言形态也体现了画家多面的特征,体现了画家自身的风格和独特的内涵。通过实践及教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从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等方面论述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当今画坛的地位和发展意义,阐述了作者对工笔人物画的创作体会。  相似文献   

7.
当代工笔人物画家当立足于时代,立足于本国文化,吸收中西方文化的优点,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学养。建立在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基础上的现代绘画同样崇尚才情甚于功夫,崇尚个性表现甚于自然再现,也因此画家个人学养的提高,自身文化涵养的积淀是必须的。我们可以也应该在工笔人物画中表现“文人气质”。人物造型能力的提高,工笔人物画中“文人气质”的表现,使得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8.
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是当前中国画人物课程中重要的一环,是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必要前提.要最终完成好人物画创作,必须在写生教学中强调创作意识的培养,而不至于将二者割裂.因此,工笔人物画写生教学需在人物的精神气质的敏锐察觉与表现、画面的完整性、绘画语言的选择等诸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让学生锻炼了造型能力,另一方面,最终的作品以创作的方式呈现,必将极大地激励学生对工笔人物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当代工笔人物画风格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工笔人物画家们的表现风格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首先在人物造型上具备了远远超过古人.但又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拉开距离的写实特征;其次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更加个性化、典型化;另外绘画材料本身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已经进入了稳定、有序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多元化语境中,如何认识艺术的民族性,是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面临的历史使命.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发掘出它与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的装饰性及图案的平面性上的共通之处,并能达到相互借鉴吸收.怎样把蒙古族服饰中点线面的设计以及服饰色彩的装饰性,吸收到画面的构图布局中来,是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刘继卣(1918年10月3日—1983年11月5日)天津市人,杰出的中国画家、连环画艺术大师,新中国连环画奠基人、泰山北斗、连坛第一人。被誉为"当代画圣","东方的伦勃朗和米盖朗基罗"。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卓有成就的动物画、人物画一代宗师。是近现代中国画家中少有的工笔白描、重彩、小写意、大写意俱能的画家,题材也非常全面,除人物、动物能穷极妙理外,也兼擅花鸟、山水。尤其以他的工笔人物画和写意走兽画的成就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笔人物画经历了多年的岁月,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历史发展,分析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设计的艺术特点,采用情感语言分析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设计的艺术表现语言,然后提出了中国工笔人物画设计的艺术表现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雄  刘显成 《文教资料》2014,(34):55-56
顾恺之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奠基者,何家英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工笔人物画造型呈现出不同特点,主要体现为时代差异、技法不同,以及追求不同绘画特色和艺术精神等,清晰展示出中国工笔人物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历经的图示、文化精神变迁,引发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守传统、破陈规、立新意进行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笔人物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由于近代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工笔人物画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比较显著的表现就是出现了大量装饰语汇。装饰语汇的运用体现出人们对视觉元素的追求,并体现了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特色,极大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面貌。因此对工笔画中装饰语汇的分析就变得尤为重要。文章重点探讨了装饰语汇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同时,在表现时代精神和体现民族特色上,对装饰语汇的运用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李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画坛,从事工笔重彩的人物画创作,一直以探索者的姿态,迈着稳健的步伐,在踏踏实实地解决他面临的课题。他不断有新作问世,作品也得到同行与广大观众的好评,多次在大展中获得荣誉与奖励。作为中年画家的他,能跻身于当代著名工笔重彩画家之列,不能不说这与他的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和勇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土壤,递延出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跳动着传统文化的思想脉搏,映射出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文化缩影,传承了一个民族民俗民风的文化史。如何借鉴传统装饰图案的精髓,应用于当代工笔人物画,进一步融合古典工笔人物画的审美理念,不断发掘出工笔人物画的崭新领域,探寻其历史发展的新路径,有着异乎寻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工笔人物画在人物身体比例、面部轮廓、构图等方面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强调中国传统绘画特色和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具有极其夸张的造型特征并体现了古代画家"不似之似"的追求精神。现代工笔人物画的造型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外国文化的交汇演变而成的。本文以传统与现代工笔人物画比较并进行分析其造型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代美术的飞速发展,如何继承和发展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备受关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当代工笔人物画以绘画语言和新媒材创新,不断广泛吸收其他画种的营养,扩大探索和发挥的空间,使其呈现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唐宋时代以前,拥有光辉灿烂的色彩的传统.宋元以降,由于文人写意画的盛行,这种传统渐渐式微.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探讨如何拓展工笔人物画的表现语言,重新焕发工笔人物画的色彩魅力,是发展工笔人物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繁荣时期,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长足发展,工笔人物画在唐代达到鼎盛。唐代的工笔人物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有极高艺术价值与魅力。这种艺术特色对后世工笔人物画产生了深远影响,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