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中专德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与时俱进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条红线,只有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才能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自觉而坚定地全面贯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同时又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这篇文章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概括为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阐述了务实、创新思维方式,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四个问题:要注重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联系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联系;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这两个主题;要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根线索;要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学风。  相似文献   

5.
史历 《天中学刊》2005,20(4):16-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它贯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曹均学 《重庆师专学报》2006,5(1):103-105,109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其基本经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思想基础;坚持群众践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必须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体现在四个方面: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内在联系首先体现在它们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更主要的体现在发展问题上的内在联系,在要发展问题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统一;在为什么发展问题上坚持发展的本质与发展目的统一;在怎样发展问题上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学习,认识到该文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在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思想上,都具有创新的色彩和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在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与时俱进,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理论旗帜,是指导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培养新一代“四有”合格人才的重要法宝。本旨在探讨提高电大开放教育《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效果,以培养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