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青年到中年,19年来《中国培训》一直是我职教生涯的灯塔。在我对技工学校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的时候,是《中国培训》为我指点迷津。当我对技工教育感到惘然的时候,是《中国培训》为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读者之声     
《中国培训》杂志社的编辑们: 您们好! 在一九九五年重点技校宣传台历的扉页上,我看到了你们的征订广告。作为一名技工学校的教师,凭着对技工教育事业的热爱,我时刻不忘从书籍、报刊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并服务于教学实践。从此,为了一睹《中国培训》的风采,我  相似文献   

3.
正我是一名技工教育教研工作人员,经常阅读《中国培训》,仔细品味每一篇文章都令人叹为观止,回味无穷。《中国培训》不仅版面设计优雅,就其内容来讲也十分科学和实用,其特点可概括为"三新"、"三强"。"三新"。即:《中国培训》中的许多文章理念新、观点新、做法新。一是理念新。这些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职业教育培训五大理  相似文献   

4.
在2000年5月12—15日召开的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第三届理事会会议上 ,表彰了1996—1999年度优秀论文。其中 ,苏州市劳动局撰写的《跨世纪优化劳动者素质的奠基工程———苏州技工教育发展的研究报告》一文获得一等奖。此文从历史回顾、当前思考、未来走向三个角度并分三部分对苏州市技工教育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苏州的技工教育发展也是我国技工教育发展的缩影 ,本刊拟分三期在“技校园地”栏目刊发此文 ,供研究和关心我国技工教育的人士参考 ,本期刊发的《二十年苏州技工教育基本状况》一文是第一部分 ,题目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培训》2015,(3):23-27
2014年底,人社部印发了《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为了深入推动文件的贯彻落实,《中国培训》杂志社记者以"新常态与技工教育新发展"为主题,在中国职协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长会议上,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部分与会代表,以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技工院校新一轮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占正帮 《湖南教育》2010,(10):63-63
三十多年前,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当时的我只有初中学历,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无知青年。三十年后,我成长为小学高级教师,成长为一个在《湖南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浙江日报》《山西日报》等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和上千个幽默笑话的"学者型"教师。所有这些,与《湖南教育》这位老师对我的引领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市级技工学校的副校长。因1997年11月赴洛阳参加全国技校第九次年会,方悉《中国培训》杂志。订阅后,便爱不释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便主动向同行们推荐,结果均受好评。其原因是《中国培训》不仅层次高,权威性强,而且贴近技校实际,具有十分显明的指导性。我的真实体会是《中国培训》,校长必读。一、政策性强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技工学校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矛盾。在此情况下要办好技工学校,关键在于校长的素质和水平,首要的是政策水平,这是把握技工学校办学方向的基本条件。否则会适得其…  相似文献   

8.
技工学校生均经费占人均GDP的比重是衡量技工教育投入的重要指标。其中,技工学校生均经费由技工学校年度经费除以当年在校学生人数得出,基础数据来源于2000~2009年度《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人均GDP数据来源于2000~2009年度《中国统计年  相似文献   

9.
纪成涛 《山东教育》2007,(11):12-12
《山东教育》2006年第25期刊发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一文,我本来是没有读过的,可我读了2007第7期李守永校长撰写的《谁来救救农村小学教育》后使我兴趣骤起,于是也拜读丁黄明老师的《拿什么拯救你,农村教育》,继而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的教育情怀:为科研添砖加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记事起。父亲和母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品格一直影响着我,奠定了我积极人生态度的基础。1984年7月,我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揣着朴素的教育理想踏上了地理教学研究之路。1992年12月任德州市教研室副主任,跨出了地理学科,开始了更加广阔的教学研究征程。转眼到了1994年春天,总觉得该写点什么,8月,我撰写的《教学研究探索及思考》发表在《山东教育科研》杂志上,为自己前10年的工作划了个句号,我工作中的地理教研比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1.
读到黄耀红先生的《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载《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25日,下文简称《背后》),感触良多。我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从《语文学习》(2005  相似文献   

12.
我在《宁夏教育》发表第一篇文章是1994年,到现在已整整十年了、不经意中,发现《宁夏教育》记载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历程。我在《宁夏教育》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充分利用教材,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2003年又发表了《新课程的语文教材观》,这其中反映了我对语文教材认识的不断深入、十年前我认为“教师要教好语文首先要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作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后,掀起一股市场化的热潮,也波及教育界。《中国教育报》于1994年3月31日在第三版发表《关于“教育市场”问题》专题综述,介绍“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际工作者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各种观点给广大读者,事隔5年之后,从教育是不是一种产业研讨开始,进而又涌动起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培训市场的浪潮综合各方面的论点,教育产业化实际是5年前教育市场化的滥觞,是教育市场的翻版。在众多的教育界和社会上很有影响的报纸、杂志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作者主张教育要市场化,有的还认为“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已  相似文献   

14.
我与《中国培训》有缘●刘振洪自1992年《中国培训》诞生的那天起,我就与它紧紧地连在一起了。说来这是缘份。我热爱职工教育工作,喜欢搞点理论研究,虽无什么大的建树,也偶有小作见之报刊。正当我期盼着有一个高层次的研究宣传阵地时,《中国培训》创刊了,并且我...  相似文献   

15.
春去冬来,日夜兼程,《中国培训》杂志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20年。这是成长的20年,是发展的20年,是为我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做出重要贡献的20年。作为一名《中国培训》杂志多年的编委,我既是杂志发展的参与者,又是忠实的读者和应用者。这些年我一直在企业培训的第一线,深知基层培训工作者最需要什么,尽可能为办好培训杂志多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作为  相似文献   

16.
5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职协)主办,中国培训杂志社和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技师学院)承办的“技工院校创新发展论坛”在深圳市举行。本次论坛集中讨论了技工院校如何做大做强,强与大的关系与标准是什么,以及做大做强的方法与途径。中国职协秘书长毕结礼、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培训处处长冯政、广东省劳动保障厅技工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葛国兴、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许少英,以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孟庆国、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校长王亮等多名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毕结礼秘书长在发言中强调,科学…  相似文献   

17.
入世,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积极研究探索中国入世后技工学校创新发展之路,推动技工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其更加灵活地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就业需求和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经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职业培训处,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学术研究部与《中国培训》杂志社拟于2002年1月至6月联合举办“技工学校改革与发展”专题征文活动。希望所有关心技工学校改革发展的同仁以单位或个人身份踊跃参加,为我国枝工学校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促进技工教育理论研究活动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8.
赵琼 《中国培训》2003,(7):44-44
为了提高技工教育管理水平,劳动保障部在技工教育管理中引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藉此思想、原则和方法,开发了《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在制定时,充分体现了技工教育的特点,将《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的标准》与ISO9000质量体系的主要思想结合起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一、《标准》认证能够规范我国技工教育质量评估和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标准》认证是通过专家权威认证机构按照《标准》的相关质量要求,对技工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评价,确认其质量体系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08年7月26~27日,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职协)在苏州召开四川地震灾区技工培训援助工作座谈会暨中国职协技校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本次会议的目的:一是交流技工培训援助工作经验,布置技工培训援助后续工作;二是交流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经验,探索在新形势下,技工院校发展的新思路和科学途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权、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会长林用三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林用三会长主持,张小建副部长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深化技工学校改革,为高技能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深度研究技工教育数字化改革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路径,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职协”)与凤凰卫视集团·威凤教育(以下简称“威凤教育”)合作,设立“数智融教”科研资助专项,立项一批研究课题,开展技工教育数字化改革创新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