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挫折教育,也叫抗挫折教育,是一种提高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能力的教育。本文针对大中学生日益严重的心理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2.
挫折教育是从根本上教育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困难,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语文教学是挫折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为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挫折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时时刻刻在生活中教育学生。挫折是一道调味剂,遇到挫折时要有勇气面对,要有战胜挫折的信心,不畏惧、不妥协。  相似文献   

3.
挫折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根据当前中学生的挫折心理表现及成因,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应对挫折等方面进行训练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历史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挫折教育因素,因此,历史学科应发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4.
刍议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宏俊 《新课程研究》2010,(6):173-173,181
为了强化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笔者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试图通过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耐受力,提高挫折排解能力。挫折教育,作为常规教育的一种辅助手段,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教学相长原则和积极评价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培植健康心态,激发学习潜能等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接受挫折教育的效果,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论述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创设挫折情境,设置有针对性的挫折承受力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教育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让学生学会合理的情绪调节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只有不断经受困难和挫折锻炼的人,才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生存能力。一、什么是挫折教育许多人认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就是给学生吃点苦头,其实不然。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创造或利用某种情境,提出某种难题,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7.
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的教育,是关于意志品质的教育,它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挫折教育是一种使学生受益终生的教育,而数学教学又是挫折教育中最好的一个裁体。数学的特点之一是高度的抽象性,这给学生学习数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特别强,一环紧扣一环,只要有一环脱节,就难以继续学习下去,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数学必须坚持不懈,刻苦努力,也决定了数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绝好机会。一、介绍典型事例,鼓励学生直面挫折数学发展史充满挫折,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其诞生…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学生受挫现象,分析学生受挫原因和挫折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强调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学校挫折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使他们成为心智俱佳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挫折教育是让学生体验有限度、可承受的挫折,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重新认识自己,达到在遭受挫折后仍能相信生活和提升自我的目的。挫折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教育目的和实施路径都高度契合,依托劳动教育实施挫折教育可以从学校课程设置、家庭和社会参与、多样化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而且该阶段学生对于学生性格塑造和培养至关重要,适度的挫折教育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本文中,首先从自然、社会、教育、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方面对学生遭受挫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中职学生"挫折教育"角度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中职学校加强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性措施,具有一定的实际教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挫折对学生的心理既能产生有益的作用,也会妨碍学生学业目标的实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创设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培养学生树立直面挫折的意识,利用榜样进行耐挫折教育,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创设挫折情境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进行耐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2.
挫折教育指教育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如何克服挫折带来的紧张状态和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不良情绪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与同学交往时出现挫折,而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难以释怀,进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学习,甚至产生自卑、挫败感,有的甚至发展为抑郁症。所以,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文登市文城中心完小近年来的学生及家长进行挫折教育初见成效,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大有益处。挫折教育有的叫“磨难教育”。它的意思是:学校指导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磨炼和提高学生耐挫折能力。挫折教育有必要该校校长胡本源说,1992年中日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中国孩子表现出意志脆弱、吃苦性差、依赖心理严重等问题,中日儿童的较量,看出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意志品  相似文献   

14.
青年学生的全面教育不能缺少挫折教育,应在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承受挫折的勇气、战胜挫折的信念、克服挫折的行动、挑战挫折的实力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近年来的学生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种神化激励教育作用、否定挫折教育作用的倾向,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本文提出,激励教育和挫折教育同等重要,二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应被充分肯定。挫折不可避免,它有利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学生成长过程中只有战胜挫折才能不断前进。作为挫折教育两大主体的家庭和学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系统地开展挫折教育。挫折教育要坚持“预防为主,循序渐进,针对性强”的方针。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挫折承受力,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过硬心理素质、磨练他们意志的最好途径。鉴于当前中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及现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加强中学生的挫折教育: (一)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对待挫折。要教学生认识到成功当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就无益。挫折也可以产生再生力,使人从错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在挫折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挫折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学会在挫折面前克制自已,培养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以微笑和勇气面对挫折。  相似文献   

18.
剖析大学生的习得无助等挫折心理的表现及其原因,引导高职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遇到挫折时进行合理归因,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挫折教育,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挫折商,充分研究挫折教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才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校挫折教育概念涵义与现实案例入手,阐述了"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并着重阐明了如何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教师;学校。对当下中小学生实施挫折教育,将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对高职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育人理念,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素质能力。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抗挫折能力较弱,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挫折教育引导与专项教育也不够全面、系统。鉴于此,要积极开展高职学生挫折教育并有意识加以引导,尊重学生自身特点,遵循教育基本原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不同的高职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建设及教师队伍挫折教育意识培训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究高职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