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应将其作为解决学生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学校体育工作基石。文章解读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指出其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增进学生健康为教育目标和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个方面。文章尝试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发展体系和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平台系统,据此提出了增加体能训练、结合体质测评进行分层教学、增加课外锻炼学分、鼓励体育社团活动、将体育竞赛融入学校体育工作、扩充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等具体实施途径,以期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推动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和体育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个飞跃,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健康教育的主题.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从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的角度讲,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心理不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而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只看到体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生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忽视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在职业高中里,教师很少能从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作好体育指导,使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试从职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探索体育活动对职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作用和特…  相似文献   

4.
我国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文教资料》2005,(32):190-191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担。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关系,并提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谈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6.
冯书志 《考试周刊》2007,(36):124-125
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罗昆 《贺州学院学报》2008,24(1):102-105
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人类已步入21世纪,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心理健康作为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担。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内涵及关系,并提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体育教育也增加新的内容,例如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等,新的健康理念在其中也得到了体现,同时,这也是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本文介绍了技工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从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以及渗透的几种有效方法。希望该项研究可以为促进技工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陶仁 《考试周刊》2014,(79):110-110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石永强 《考试周刊》2013,(25):103-103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时代的需要。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在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向上,在为不同学校设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时,建设的重点也有所不同。沈阳市第十一中学有着优良的传统与厚重的校园文化,在以潘晓宏为校长的党政班子领导下,学校进行着第二次创业。学校弘扬与倡导的"绿色教育"正在实现回归与超越。学校同心楼五楼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家,就是在"绿色教育"理念下"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一切为学生的未来着想"价值观的又一体现。学校心理健康之家建设之初,我们就与学校心理教师叔智老师共同探讨建设规划,重点对学生和老师面临的心理成长与学业水平提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由此町见,作为增进健康的重要手段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怎样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健康是人生存、发展、创造之本.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体育"与"健康"合而为一,形成有机的课程体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良好道德品质和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学校体育关键要处理好体育与健康的诸种因素,处理好培养学生体能、运动技能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处理好体育活动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普及使得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文章主要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当前中学生不良心理现状及其原因的分析来探讨体育活动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从而保障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丁淑宁 《考试周刊》2012,(89):178-178
谈到健康.人们往往只重视生理方面的健康。而忽视心理方面的健康。其实,这两个方面的健康是同等重要的,并且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新世纪挑战的新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应该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身体锻炼、体育保健和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学校体育教育,以开展学校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芳 《考试周刊》2011,(13):169-171
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把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在体育教育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好的体育教育必须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应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19.
<正>健康的心理是人生幸福的源泉。近年来,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一、提高认识,建立机制进入21世纪,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这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强调,健康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首要因素,要把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关注的焦点,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此,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将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身体锻炼和心理健康有机结合的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学校体育活动水平,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体会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