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文凤 《新闻世界》2013,(8):271-272
从早期电影中对暴力的直接叙述,到20世纪80年代吴字森“英雄系列”影片的出现,再到其后昆汀.塔伦蒂诺、沃卓斯基兄弟等人对暴力美学电影进行的风格化探索,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暴力美学热潮。暴力越来越成为一种消费的视觉文化样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众生活。  相似文献   

2.
谢飞 《传媒》2015,(4):50-52
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全面推行“公开性、民主化”政策,媒体自由度不断地放宽,俄罗斯电视屏幕上涌现出大量从欧美进口的战争片、恐怖片、真人秀和包含暴力内容的节目.苏联解体后,媒体进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时期,追求收视率,如何吸引观众成为电视业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扩张与虚化——图书馆学理论研究50年反思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1957年和 80年代初是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两次高潮期。从 50年代的“要素说”、60年代的“矛盾说”,到 80年代末“图书馆应该是什么”的研讨 ,我国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从被动的诠释型向能动的创新型的转变 ,这也是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扩张与虚化的过程。虚化与扩张仍将是今后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发展的主旋律。参考文献 1 4  相似文献   

4.
"网络暴力"现象的战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梅 《今传媒》2009,(12):118-119
近几年,“网络暴力”事件频繁进入人们的视野,从2006年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2007年的“姜岩死亡博客”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再到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等,  相似文献   

5.
就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来看,从电视业复苏的二十世纪80年代到传媒业风起云涌的二十一世纪,经历了从正襟危坐“我说你听”的广播式新闻播报到插播新闻现场让画面“说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回望我国三十多年的流行阅读史,我们发现,国人的文化轨迹是通过流行阅读辐射出来的.流行阅读从一元走向多元,从整齐划一走向庞杂多向,从深层聚合走向表层发散.简言之,三十多年的阅读完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阅读,到20世纪90年代“物质”阅读,再到新世纪以来“个体”阅读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厚报时代的晚报副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我国报业的发展进入大幅扩版的时代,厚报时代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教授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呈突飞猛进之势,从“单一报种”到“多报种”再到目前的“厚报时期”,中国报业开始  相似文献   

8.
美国学者康马杰在评价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新闻业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世纪之交这15年里,人们普遍采用了我们认为同现代新闻事业有关的几乎每一种编辑手法或方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中国,曾经发生了许多永载史册的大事。其中有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25年间从城镇到农村“安家落户”的知识青年多达2000万。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在农村的下乡知青仍多达千万。  相似文献   

10.
编辑是干什么的?编辑追求什么?过去这个问题是明明白白的。远的不说,在50年代以及“文革”后的70年代,出版界人士没有不知道编辑追求的是什么。可是,进入80年代,自从奖金与利润挂钩之后,逐渐模糊起来了。再过几年,到80年代中,推行承包责任制,把利润指标分摊到每名编辑头上之后,编辑在利润指标的压力下,不得不作出痛苦的选择,从追求质量转变为追求利润。在被逼进“死胡同”的时候,有的就乱出书、卖书号,以此作为跳出“死胡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姜玮 《报刊之友》2011,(1):83-84
中国女性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海派女性电影经历了从黄蜀芹到彭小莲的演变,本文通过对黄蜀芹和彭小莲的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女性身份归属如何完成了由“破”到“立”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变态性的暴力犯罪成为社会当中的一股逆流。河南平舆“11·12”特大系列杀人案、北京“6·15”特大系列杀人碎尸纵火案、以及前不久的马加爵一案,在带给无数受害者家庭痛苦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很大消极影响。据一项统计数字显示,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案率上升到80年代前半期的8倍,在犯罪总量大幅攀升的同时,犯罪类型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除经济领域犯罪、职务犯罪大幅增多外,暴力型犯罪成为当前增长快、引人注目的犯罪类型。”①媒体作为社会的“探照灯”,有监测社会、沟通信息、整合教育的功能。本文试图借用市场经济中供求…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仆”和“公务员”的称谓分别代表了中国50到70年代、80和90年代的行政官员定位。那么今天的“政府雇员”呢?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侵权责任的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从“铜须门事件”、“崔猫事件”,到“周老虎事件”,再到被称为“网络暴力第一案”的“姜岩案”,再到最近韩国明星崔真实自杀案件,无一不引发激烈的争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李亚玲 《新闻界》2008,(5):141-143
本文从现有的“人内搜索”现象中抽象出其传播模式,在对其传播机制进行剖析之后,乐观地指出从暴力的“人肉搜索”到友善的“人机搜索”实现跨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美国高校校园网络与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一、简单的回顾美国高等院校在60年代就开始试验把电脑应用在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方面,到70年代已渐成风气。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相当规模的院校一般都有一个“科研电脑中心”与一个“行政电脑中心”。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作为学术话语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中期,“舆论监督”一词开始比较频繁地见诸报刊。而过去新闻实践话语中的“批评报道”、“负面报道”等。也逐渐为“新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报道”所替代。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将“舆论监督”写进了大会报告。从那时起。  相似文献   

18.
《海南档案》2008,(1):22
近日,“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的儿子——大连理工大学刘洪图教授向辽宁省大连市档案馆捐赠了反映刘长春体育运动生涯的照片资科30余份。这部分珍贵的照片资料时间跨度从上世纪3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台热线栏目的发展大致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到1996年,“热线”作为一档双向交流、人际互动的舆论监督栏目,成为电台参与媒体竞争的一大优势。“热线”这一节目形式起源于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开创“主持人——直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回忆、访谈和历史记录支撑着我们对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纯文学”黄金年代的想象和构造,似乎除此之外别无它物。然而,一场贯穿了80年代始终的“通俗文学热”却足以打破这片光荣的幻象。作为在“通俗文学热”高潮时期“1984年到1986年”,“连续三年发行量居全国期刊之首”,1985年第2期更是“攀升达到了七百六十万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