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您好!今年4月,一股前所未有的“笔友热”悄悄地在军营兴起,它的出现给部队正常管理带来不少困难,在战士中形成一些不良影响,由于团、营领导采取措施得当,“笔友热”一下就降温了。这件事使我激动了,忙找连首长、战友们了解情况,分析问题,写出一篇《军营兴起“笔友热”》的小调查。当我喜滋滋地去审稿时,首长们说,这样的稿子负作用大,最好不要写。我找出所有的报纸仔细对照阅读,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负作用)。在此,烦老师审阅一下(稿件附后)。此致军礼学生张远扬军营兴起“笔友热”加强思想教育,澄清弊端严格管理,落…  相似文献   

2.
我多年搞文学工作,结识了一些笔友。其中有记者、秘书,也有宣传干部。有空闲聊,有些同志常常感叹地说:现在天天讲实事求是,宣传实事求是,可有些简报、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甚至有的新闻报道,往往与实际情况相距甚远。比如:明明这个单位各方面工作一般,有的方面甚至很差,可年终总结时,却这也成绩,那也收获,说得天花乱坠;明明因官僚主义而造成了某些问题,却强调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有的同志风趣地说,这些简报上写的,总结里讲  相似文献   

3.
王亚敏 《大观周刊》2010,(48):147-147
牛津英语7A第三单元reading是一节关于美国万圣节前夜的文章.这篇文章以信件方式用孩子的口吻向笔友介绍美国万圣节前夜孩子们的活动,初步向初中生展现了一节生动的美国的"鬼节"--万圣节.那么,为什么这个在中国看起来是很严肃甚至有点谈"鬼"色变的鬼节,在外国(西方国家尤其美国)却是所有节日中一个最受孩子欢迎的节日呢?本文通过展示万圣节和中元节的传说与文化习俗,进而阐明由万圣节所反映出来的中美文化习俗差异.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能写会写是新闻工作的必备条件。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在新闻写作中要把握好分寸,是对新闻工作基本素质的要求,更是写出好作品的先决条件。结合本人多年的写作工作实践,五种形式请笔友切忌。  相似文献   

5.
正迷人的海参崴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坐火车到达我国的边境城市绥芬河市,出东宁海关,我和一班笔友们就踏上了前往俄罗斯的旅途。进入俄罗斯境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杂草丛生的土地,大客车在杳无人烟的大地上驰骋,给人带来一种空旷的感觉和肥沃土地资源闲置的怜惜之情。俄罗斯的疆域差不多有中国两个大,可人口仅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国际客车经过4个多小时的  相似文献   

6.
博客人生     
写博的日子一天天多了起来,总有一些真实地的感觉在里面,都说网络是梦,梦是飘渺的给人以廉价的安慰,而我却实实在在的感觉到文友、笔友和朋友们给我的启发、指导和鼓励。都说网络是幻影,幻影是稍纵即逝的,往往麻痹人的神经,而我却确确实实的体会到心情的愉悦,生活的充实,文字的启发。都说网络是是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某种自然现象的折射,而折射又是虚幻的,  相似文献   

7.
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不足3年时间,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优秀通讯员。一时引起不少同行、笔友们的羡慕。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窍门,只是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业”和“余”的关系。业余通讯员,顾名思义,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充分利用边角时间为新闻单位投写稿件。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业余通讯员,刻苦钻研,执著追求新闻写作,这是必要的,但总要有个度。有不少业余通讯员一旦迷上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我就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通过认真学习,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学到不少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撰稿水平年年有所提高、值得欣慰的是,自己多次被《南通日报》、《南通工人报》等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新闻知识》内容丰富、信息量多、版面新、式样活,发行及时,非常适合记者、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学习。因此,笔者建议,通讯员要踊跃订阅这本刊物,并应积极向自己熟悉的文友、笔友积极宣传,争取他们也来自费订阅一份通讯员自己的刊物——《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9.
一粟 《出版参考》2007,(10):53-53
柏杨欲与金庸比邻 日前金庸赴台北参加台湾政治大学80周年校庆,借此机会.他拜访了作家柏杨。两位是多年笔友.聊起天来妙趣横生。金庸赞柏杨家的风景好.柏杨马上回答:“我想出租它,要收钱呢!”他又要金庸把隔壁的房子买下来.两人做邻居。听到金庸来访.柏杨的左邻右舍都来串门.索要签名。金庸掏出笔时,柏杨立即提醒:“不要随便签名.他们要拿到银行去提钱的。”相较于金庸的沉稳,柏杨像个老顽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春天,我去黑龙江省农科院联系购买种子事宜,顺便到哈尔滨《农垦日报》社看朋友,却被他们订阅的《新闻三昧》杂志吸引了,我便索性找来几本看了起来。几个熟悉的栏目令我惊喜:原来的《通讯员园地》现在叫《笔友自助餐》,内容较前更广阔、更精彩了。一个个作者的不懈奋斗的心路历程,面对困境迎难而上的勇气,抓住机遇一展才华的成功喜悦,使我一次次感动,给我坚持写作以有力的鼓励。《编读往来》是读者心灵的“家”,这是让我们向《三昧》说几句“悄悄话儿的地方”。像我这样不是专业新闻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作者,  相似文献   

11.
151医院政治处主任王玉峰有个称谓——“笔友”。这是那些爱好写作的医生、护士、还有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送给他的。王主任喜欢读报,处里订的10多份报刊,他总是一天不漏、一份不少有重点地看个遍,即使是出差,回来后,也要把所有的报纸洲览一遍。除了看报,他把节假日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新闻写作与学习上,他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是和妻子孩子度过的。他女儿在一篇作文中写道:“……爸爸除了吃饭、睡觉在家,其余时间连他的影儿都见不到。今年,我已经10岁了,在我的记忆里,节假日爸爸没陪过我上过一次公园。一个星期天,我在办…  相似文献   

12.
建设高校数字档案馆,要把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这个切入点、档案信息管理与利用这个着力点、档案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支撑点、档案信息安全建设这个关键点,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服务网络化、档案资源数字化。  相似文献   

13.
《职工广场》这个专栏,是在一九六三年三月间创办的。当时举办这个专栏,是我们改进工商报道的一个尝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报纸和广大职工群众的联系。这个专栏每星期出刊一次。这个专栏里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工人、营业员、服务员和工厂、商店的  相似文献   

14.
王庆杰 《传媒》2016,(24):94-95
"媒体报道这个时代,媒体又何尝不就是这个时代新闻传播行业内的热点事件,不仅仅是媒体在唱独角戏,它们往往是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在这个行业的投影.哪一个热点不是这个时代鲜明的印记?记录下这些热点事件,也是从一个微小的角度,记录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记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肩负着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已经远远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掌握全媒体传播技术,不断学习革新知识,是这个时代记者要面对的课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超越自我,是这个时代记者要具备的意识。记者只有不断适应时代传播的特点,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先机,才能不被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淘汰。  相似文献   

16.
林小宇 《东南传播》2014,(9):159-161
历史题材近年来成为了图书出版界、影视界、网游界追崇的题材,也开始成为了新闻界的主题。如何更好地认识这个新闻源、严肃而认真地运用这个新闻源,让这个新闻源成为新的信息消费点,这是一件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讲播艺术工作者的主要创作媒介是有声语言。他的首要技术追求就是关于这个声的发生、组合、运用和传送等等。如果没有了这个声,也就没有了这门艺术。讲播艺术家的主要艺术目标就是设计并实现有声的语言的美感,使有声语言获得一种审美价值。这个声的设计与运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的艺术生涯。他使用这个声表达着作为一个艺术  相似文献   

18.
日前我们编辑部专门组织一些相关人士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为我们这个杂志的办刊前景把脉,为我们热爱的这个行业前景把脉。这种座谈会我们还将经常举行。我们举办座谈会是希望通过我们杂志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来关心我们这个行业和正在这个行业战线上拼搏着的群体。我们真诚感谢一切一直深爱着我们的杂志和我们的这个行业的读者,正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办刊的信心和力量,欢迎更多的人士为我们、为我们所拥有的行业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迟到的晚报财经报道 报纸不可没有财经报道,尤其在深圳这个经济异常活跃的城市,一张报纸没有财经新闻,是不可能成为主流报纸的。这个城市聚集了成千上万对证券、金融、保险、房产、商业等持有极大兴趣的人们,许多人就是这方面的从业者。这个城市注定首先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收听新闻广播时,经常可以听到“这个厂……”、“这个队……”、“这个县……”、“这个……”的说法,使人有时听起来不大明白。从开头听这则新闻的人,知道这是说什么地方、哪个单位的事,但也不见得一遍就听得很清楚、就记住;没听到新闻开头的人,就无法知道这是在讲什么地方哪个单位的事。很多人往往是一边手里干活,一边听广播,只在新闻的开头交代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