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众多革命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更是成为党的指导性理论.因此,党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和传播,其中在延安的这十年中翻译、出版、发行了大量的马列经典著作,一方面满足了延安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干部群众学习理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毛泽东亲自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校刊、李达主编的《新时代》月刊是一份党内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期刊.中共二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该刊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革命纲领、路线为宗旨,并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为党培养了一批精干而忠诚的干部,这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重大而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武装了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指导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初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道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谈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主义6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作为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所列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种重点图书,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  相似文献   

5.
马宁 《出版发行研究》2017,(10):106-108
创刊于1920年11月的《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刊,主要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革命的经验,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共产党》月刊的出版发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6.
方来武 《中国出版》2013,(22):69-69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研究还不多。张世飞的最新力作《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不仅提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概念,还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个层面初步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科学体系,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贡献与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践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不断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新境界的真实写照。梳理和探究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话语体系变迁发展的时代脉络,不仅可以为新的历史时代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和启示,而且可以激发因应这种变化构建具有鲜明时代印记和民族风格的、能够反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自信,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文章以出版的视角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出版历史,为出版界、文化界、学术界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传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程,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成就.百年出版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是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拓建设者,是中华文化走向复兴的坚强领导者,激励着出版界、理论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建设出版强国启新征程、谱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与时俱进的党.实践造就了与时俱进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武装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又使实践和理论不断地互动着,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的胜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不断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强化文风建设是党在新闻舆论领域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表征。党的新闻文风建设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核心的理论逻辑,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以及坚持功能导向的实践逻辑,三者辩证统一,构成了新闻舆论工作自我革命的逻辑框架。新闻文风建设推动了媒介话语与政治话语的有效统一,形成了有关新闻文风建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新闻理论。  相似文献   

11.
<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她光辉的77年.中国共产党的77年,是一部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P715)回顾我党77年的历史,必然得出这样的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77年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传播实践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奋斗.坚持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对中国共产党77周年诞辰是最好的纪念,而且对于今后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恩主义,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倡导用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造的观点来对待他们的学说.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马思全集》第39卷P406)这就要求共产党人根据本国本民族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这是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出版已走过百年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典在中国出版传播,以便于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从源头活水中汲取大智慧.党在百年历程中,从最初引进译介马列经典著作的尝试,到后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成熟,这对于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从胜利走向胜利意义重大.在此过程中,党不仅把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出版,而且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出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这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著作的出版传播,为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回望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百年出版传播历程,可以深刻地把握其发展规律和吸取经验教训,从而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3.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为建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奔走拼搏,直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探索和创新.考察张太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可以发现,无论是其产生发展,还是其理论内容,都具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和革命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书目》2022,(5):22-23
<正>本书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和发展的百年历史为主线,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主要内容、重大影响和历史意义,并对其中的理论成果、经典著作、人物故事、经验方法等予以学理分析,对广大读者特别是党员干部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3,(S5):127-128
<正>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奠基人和主要开创者,以躬行实践的革命精神和与众不同的理论敏锐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正确道路,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实践性、民族性、人民性与真理性等鲜明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通过知行结合的实践化、古为今用的本土化、人民至上的大众化和实际运用的应用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性理论转换,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深深地植根于革命传统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中,成为属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纪念日。在全党、全国人民隆重庆祝党的生日的时候,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尤能感受到身上担子的沉重。上个世纪初,随着十月革命的影响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的传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革命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英勇奋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场政治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理论上,她使"一国胜利论"得到确证,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在实践上,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参考。更为重要的是,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且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和引导下,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18.
季为民  李斌 《当代传播》2021,(4):27-33,38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在启蒙救亡、革命建设的民族民主革命实践中孕育发展,历经萌芽探索、实践成熟、曲折前行、改革发展,当前进入新时代理论创新的新阶段.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实践中探索积累、发展升华,每一阶段都形成了独特的理论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新闻学术的魅力和优势,蕴含着理论传承和创新的历史逻辑.本文在梳理每个阶段的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理论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中国共产党人了重大课题──读《邓小平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唐伽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一位举世瞩目的人物,他以一个政治家的胆略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设计和领导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革命,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邓小...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及其中国化的过程,不仅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道路,而且也包括将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的欧洲形式变成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和语言风格来说明与阐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更好的传播与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