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息是汉武帝前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传记附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后,仅有北击匈奴的简单介绍。本文遍考《史记》《汉书》,以及荀悦《汉纪》、司马光《资治通鉴》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梳理了李息的大致人生轨迹。重点考辨李息第二次北击匈奴的时间、卷入张汤事件的始末以及所担任的大行令之职。  相似文献   

2.
三家分晋考     
三家分晋是战国初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于三家分晋的时间和晋国末代君主的结局,司马迁《史记》中有不同的记载,后世学者认为此为司马迁所误记。本文通过对《史记》所载相关史实的梳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三家废除晋君时的具体情况,考证出虽然司马迁对三家分晋有不同记载,但互相并不牴牾,而是史书体例所致,进而对三家废除晋君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进行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3.
孙燕红 《文化遗产》2017,(3):126-131
《史记·殷本纪》有伊尹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未有详论,后世不得其意.马王堆汉墓帛书《九主》及《九主图》的出土,为追溯文本来源提供了史料.本文以帛书《九主》与《史记·殷本纪》《别录》等为文献参照,探讨"九主"的内容及其在文献记载上的变迁,分析帛书《九主》记载,对九主的含义和九主故事做一个统合的疏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4.
甘苏 《兰台世界》2011,(9):24-25
文章通过大量史料的相关事件、人物及其已知纪年,结合甘茂、甘罗事迹中的若干时间点,从多角度、多位点进行交叉对比考辨,进而论证分析了《史记》对甘茂与甘罗之间辈分记载所存之误。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大量史料的相关事件、人物及其已知纪年,结合甘茂、甘罗事迹中的若干时间点,从多角度、多位点进行交叉对比考辨,进而论证分析了《史记》对甘茂与甘罗之间辈分记载所存之误.  相似文献   

6.
汉代女医考     
据《史记》记载,汉代不仅已有了专门的女医生,更有了专业的妇产科医生,这就是汉代女医生淳于衍和杂科女医生义姁,本文汇集了史籍中关于她们二人的相关资料,并对她们的生平事迹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一书节取《史记》中《老子韩非列传》著为第一篇,并且在编辑说明中明确肯定:“《史记》上记载老子曾为周守藏室史。所谓藏室,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藏室史则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这是古代藏书见于文献的最早纪录。”  相似文献   

8.
郑和泽 《大观周刊》2012,(51):446-447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给刺客这类特殊人作传的史书,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载了五位刺客的事迹,流传千古,经久不衰,本文将以刺客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对《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记栽的刺客形象的分析,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今本《史记·秦始皇本纪》十八年、十九年伐赵纪事文意混乱,难以解读。对照《册府元龟》《通志》保留的早期《史记》版本面貌,可知今本《秦始皇本纪》十八年、十九年纪事存在行间文字错乱、文字脱漏等问题。结合《史记》古本信息,以及对相关史事的分析,本文最大程度地复原了《秦始皇本纪》十八年、十九年纪事的原始面貌,并推测相关文字错乱发生于《史记》以抄本流传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王剑钊 《兰台世界》2007,(8S):55-55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径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大平台)时暴病而死。《史记》写成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时期,此时距公元前210年只有100多年的时间,加之司马迁为写《史记》漫游各地,考察风俗人情,访求历史古迹。足见“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
九嶷山,因“舜葬九嶷”而千古闻名.据《史记》记载,“舜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史记·五帝本纪》),“德自舜明”(《尚书·舜典》).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三皇五帝”的说法,自古以来就各家意见不一。在《史记会注考证》一书的《五帝本纪》考证中,曾综合了古代各家看法,大体是三种意见:一种见于《孔子家语》及《大戴礼》,认为五帝是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和颛顼。另一种是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把五帝写成是:黄帝  相似文献   

13.
《魏书·高句丽传》具有史料价值的同时,也有史料错误。将其与其他正史《高句丽传》、朝鲜史书《三国史记》进行对比,发现其问题主要是高句丽王的记载以及个别字词的误记。  相似文献   

14.
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以及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世称《史记》三家注。由于早期的《史记》注相继亡佚,《史记》三家注成了唐及唐代以前仅存的三部《史记》注作。《史记》三家注在集结前人《史记》注释成果的基础上,考释辨正,阐幽发微,从而将古代《史记》注释推向顶峰。在版本形式上,宋时出现了将《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及《史记正义》三家的注解一并散入《史记》正文下的刻本,这种以合注形态刊行于世的《史记》版本,即《史记集解索隐正义》,俗称《史记》三家注本。《史记》三家注本也是后世流传最广的《史记》本子。可以说,《史记》三家注在《史记》版本学和注释学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是多方面的,其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15.
《史记》用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见用笔还是简约的。但其记事之  相似文献   

16.
《三国史记》中记载有关山上王延优和故国川王伊夷模两位国王的事迹,笔者考证发现,二者实为一人。这种重大历史错误的发生,在于《三国史记》的作者金富轼在面对同一历史事件时,既要优先利用以口碑资料为主的海东古记,又不愿放弃中方正史的记载,简单化的得一分为二,把山上王和故国川王同时列出。其结果是混淆了中国正史中伊夷模和位宫的事迹,又混淆了高句丽的世系。  相似文献   

17.
史记 (汉)司马迁撰 (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 (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卩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记载了我国远古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本书这次点校,采用清朝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刊行的《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为底本,由史学家顾颉刚等分段标点。为便利  相似文献   

18.
王增勤 《湖北档案》2008,(11):41-43
1929年6月8日晚.山东省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址在山东省曲阜县)正在举行游艺会,最为精彩的压轴戏是作家林语堂的独幕话剧《子见南子》。这部根据《论语》和《史记》有关孔子的记载而创作的剧本,  相似文献   

19.
正《史记》和《汉书》的一段相同的史料中,有对"星"的不同记载:《史记·孝武本纪》:其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余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星出如瓠,食顷复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中华书局,2013年,页598—599)《史记·封禅书》:"候独见填星出如瓜……"《索隐》:"乐产、包恺并作‘旗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王系传承是高句丽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和"年表",高句丽政权共有28位王。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以及好太王碑记载了其中20位。《魏书·高句丽传》中有12位,是正史文献记载高句丽王数目较多的文献之一,但综合上述史料,发现其中正误并存,需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