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不仅是传统教育的典范,而且也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意蕴,与民主自由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孔子"仁"的思想彰显了以自由精神为旨要的仁的思想,其多样启发式教育,"践行式"、"尚真式"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超越性,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对此有深刻的体验,摸索出不少进行道德教育的规律,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原则与方法,总结概括形成的以"仁"为核心,包括立志乐道、身体力行、自省自克、改过迁善、以身作则、学思并重和因材施教等诸多道德原则与方法的统一体,对现代德育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大会讲话中高调推崇孔子,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对思想品德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发和实践指导意义。一、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体  相似文献   

4.
朱文静 《文教资料》2007,(28):94-96
道德教育首先有核心,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对教育的思想、理论、方法的精心探索。仁是孔子最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在《论语》一书中,有五十八章谈到"仁",提到"仁"字共一百零九次,[1]并且全书其它许多语意和思想都与"仁"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完全可以说,"仁"是孔子思想中核心的问题,是它许多主张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孔子与苏格拉底有着博大而精深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做以比较,探讨其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作用、启示。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苏格拉底是早期人类思想吏中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着深刻而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二者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容与方法也迥然相异:可以说孔子更是一个道德实践家,而苏格拉底更是一个道德说教家.但二者道德教育的现实和理论起点却又有诸多相似点.比较、反思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的异同,对于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批判性地吸收我国古代和西方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因素,推进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建设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可能性是孔子对道德教育的哲学体认。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人君子”的道德教化目标,“仁者爱人”的道德范畴体系和“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道德教育学说的现代启示主要有三:一是现代道德教育要成为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二是现代道德教育要充分尊重人的道德需要;三是现代道德教育需要更加突显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孔子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对其后我国历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及优秀人才的培养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探讨并批判地继承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创新发展它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对于现阶段提高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准,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现实道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伦和理学家,在他一生长达几十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文章通过时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内容的概括、阐释和评析,探讨了其时我国现实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的经典著迷《论语》,不仅是传统教育的典范,而且也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意蕴,与现代教育有着共通之处。孔子以“仁”为旨要的和谐道德教育、“多样化”启发式道德教育、“践行式”道德教育、“尚真式”的道德教育思想具有时代超越性,对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有很好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德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而其中的德育思想处于龙头地位,是整个教育思想之魂,本文从邓小平德育为首思想、德育的培养目标、德育的内容框架、德育教育的方法及对德育工作者的要求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认真学习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有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也不乏新颖独特的见解。深入细致研究曾国藩德育思想,对研究中国近代德育思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德育思想及其实践原则与方法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闪光点之一。其德育思想体现为培养公民精神,形成道德信息。其实践原则与方法在于重视早期教育,营造德育环境,关心亲人,以普通劳动者为榜样,教育别人与自我教育等。  相似文献   

14.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小学德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在他整个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提出了德育为先、教育要顺其自然、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及教育要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等观点。他的这些主张,对于今天我国方法简单、脱离生活、情感缺失的学校德育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给我们诸多启示:德育要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要善于启发、寓德于行、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南宋浙东事功学派代表人物陈亮的德育思想如同其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同样带有浓厚的事功主义倾向。本文从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德育思想中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他的德育思想对现代德育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倩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2):103-104,123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育思想。其中,"明人伦"的德育目的观、"学以渐而至"的德育阶段观等思想,对当今的学校德育建设有着巨大的现实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为杰出的教育家,吴玉章的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家庭教育思想作为他教育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虽不及其德育思想系统丰实,但同样对现在和今后的家庭教育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钱伟长德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伟长先生的德育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德育培养人、教育人、关心人的功能,在德育目标、德育原则、德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精辟而独到的见解。通过对其德育的目标、德育的原则、德育的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深入探究和分析,以期为我们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冯兵 《中国德育》2007,2(10):22-26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社会道德教育思想的立论依据,“礼”“法”“乐”是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而义利统一、礼乐一体、明刑弼教则是基本的实施途径。荀子的社会道德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前社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在观念及方法论原则上均有着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将兴办教育看成是转变风气和立政治民的根本。王阳明的德育思想是他系统性哲学思想的体现,包含着“致良知”的德育宗旨,协调统一的德育理念。这些思想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阳明德育思想中,“立志”是德育的根本,“知行合一”是德育的原则,启发式教育是德育须遵循的规律,情理交融、寓教于乐是德育的有效方式,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