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的: 一、学习2—9各数的相邻数,进一步巩固幼儿对1—10各数的位置、顺序、大小的认识。知道一个数比它前面的一个数多1,比它后面的一个数少1。  相似文献   

2.
【片段一】"数一数"教学师1:一亿有多大呢?谁来猜一猜,如果老师照1、2、3、4、5……这种速度数下去(边数边拍节奏),从1数到1亿要用多少时间?生猜测,各种答案都有。师1:一亿到底有多大呢?那我们来数一数,体会一下从1数到1亿要多少时间?下面老师来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帮老师计时。多媒体大屏幕显示钟面上时间的变化,老师数数时故意表现吃力,数到100停顿。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按顺序从第一数到第五,并能找到5以内序数的位置。2.复习1-10的顺数和1-5的阿拉伯数字。二、教学准备: 磁性教具一套,火车、小公鸡、小兔子、猴子、松鼠、猫及1至5的数字卡片。三、教学过程: 1.复习1-10的顺数。老师拍手,幼儿数数(1-10)。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出比这个数多1的数。如:  相似文献   

4.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要认真钻研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每一节教材的重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10以内数的认识的编排顺序一般是:通过数数理解一个数表示的物体的个数,认数字,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数的组成,理解数表示几,写数字。如1的认识是由主题图、1只小鹿、1根小棒、1颗珠子,书写体1和写1三部分组成;2的认识又通过点子图孕伏了数  相似文献   

5.
<正>【片段一】"数一数"教学师1:一亿有多大呢?谁来猜一猜,如果老师照1、2、3、4、5……这种速度数下去(边数边拍节奏),从1数到1亿要用多少时间?生猜测,各种答案都有。师1:一亿到底有多大呢?那我们来数一数,体会一下从1数到1亿要多少时间?下面老师来数,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帮老师计时。多媒体大屏幕显示钟面上时间的变化,老师数数时故意表现吃力,数到100停顿。师1:用了多少时间?(板书:100 80秒)照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呈现参观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图,让学生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利用计数器和点子图感悟数序,用形象的虚线加箭头勾勒出1-5的书写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数感。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具体的情境中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相似文献   

7.
一、进制转换题例1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而计算机使用的数是二进制数,即数的进位方法是"逢二进一".二进制数只使用数字0,1,如二进制数1101记为1101(2).1101(2)通过式子1×23+1×22+0×21+1×20可以转换为十进制数  相似文献   

8.
一、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甲、教学重点:认识10以内的数,正确规范地书写10以内的数,并能熟练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乙、教学难点:整齐匀称地写数字;连加、连减地计算。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 1.能结合图或实物数1到10的数,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2.能说出1到10各个数字,并能整齐匀称地写出1到10各数。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一九七八年数学竞赛题中有这样一个题目:3~(100)的末位数是多少?我们就这一类问题进行了研究。 1和6的特性是什么?因为1乘任何数不变,显然1乘任何数的末位数不变,而6乘偶数时也具有1的这种特性。∵6×2n=(5 1)×2n=10n 2n(n为整数) ∴6×偶数时其末位数等于该偶数的末位数。由于1和6有这样的特性,因此当幂的末位数是1或6时,它的高一次幂的末数又重复出现,而使幂的末位数具有循环性。底的末位数是0、1、5或6时幂的末位数:  相似文献   

10.
1 元素的原子结构 (1~ 18号元素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 :1 1 H .2 )最外层有 1个电子的元素 :H、Li、Na.3 )最外层有 2个电子的元素 :Be、Mg、He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 :Be、Ar .5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C ;3倍的元素 :O ;4倍的元素 :Ne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 :H、Be、Al.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Be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Si.9)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倍的元素 :Li、P .10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2倍的元素 :C、S ;3倍的元素 :O .…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的各数并能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感知数学来自生活.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一册第14页-16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重点:知道1-5的数序,能读写1-5的各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教具、学具:课件、1-5的数字卡片、挂图、学具等.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要求: 1.要求幼儿按顺序从第一数到第五,并能找到5以内序数的位置。 2.复习1—10的顺数和1—5的阿拉伯数字。二、教学准备: 磁性教具一套,火车、小公鸡、小兔子、猴子、松鼠、猫及1至5的数字卡片。三、教学过程: 1.复习1—10的顺数。老师拍手,幼儿数数(1—10)。老师说一个数,幼儿说出比这个数多1的数。如:1(2),3(4),4(5)。分析:开始数数是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和为序数  相似文献   

13.
元素推断题涉及的元素通常是核电荷数在1~18之间的元素。推断的主要依据是:原子结构、元素存在、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本文拟从以上三个方面介绍此类推断题的“题眼”与题型。-、根据原子结构推断1.题眼(1)氢原子:电子数最少的原子,核外只有1个电子的原子,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阳离子只有一个质子,最简单的原子。(2)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I。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C。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C、S。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原子有O。次外层是最外层电子数2信…  相似文献   

14.
[习题]用数字卡片摆数。 (1)用1、2、0、0四张数字卡片按“写法”摆数,并读出摆好的数: ①末尾有两个“0”的数(?)( ) 读作 ( ) ( ) 读作 ( ) ②末尾有一个“0”的数(?)( ) 读作 ( ) ( ) 读作 ( ) ③末尾一个“0”也没有的数(?)( ) 读作 ( ) ( ) 读作 ( ) (2)用1、2、0、0四张数字卡片按“读法”摆数: ①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 ( )、( );②只读一个“零”的数:( )、( )、( )、( )。 (3)用1、2、3、0四张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 ①最高位是“1”的四位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②最高位是“2”的四位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③最高位是“3”的四位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相似文献   

15.
正在蛋白质分子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发现氨基酸、氨基、羧基等因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面对此类计算问题,他们往往无从下手。这里我总结几个规律,以帮助大家解决此类问题。一、氨基酸数与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关系n个氨基酸综合成一条肽链时,形成(n-1)肽键,由于每形成一个肽键都要脱去1分子水,所以脱水数也为(n-1),即:脱水数=肽键数=氨基酸数-1,那么当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时,它们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16.
每张人民币的面值是个数量单位,1、2、5、10是数,分、角、元是量.人民币对“数”的选择为什么不选其他的数,而选1、2、5、10这四个数?这是因为在1、2、3……10这十个自然数中,1、2、5、10是“重要数”,用这几个数就能以最少的加数或减数组成另一些数。例如,1加2等于3,2加2  相似文献   

17.
[教学案例] 在○里填上>、<、=. 3/5×1/2○3/5 3/4×3/2○3/4 5/7×1○5/7 下面是两个教学片段. 王老师: 先让学生计算,填好>、<、=后,立即进行提问. 师:在○的左边和右边,各有一个数怎样? 生:相同. 师:另一个数与1比怎么样? 生:另一个数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有的等于1. 师: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一个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一个数与等于1的数相乘,积与它比怎样? 生:一个数与大于1的数相乘,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与小于1的数相乘,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与等于1的数相乘,积等于这个数. 师:如果不计算,你能很快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生:会. 李老师: 先让学生计算填好>、<、=后,引导学生观察. 师:仔细观察这一组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1:圆圈左右各有一个数相同.  相似文献   

18.
1 有关物质中微粒数的计算(分子数、原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1)分子数等于物质的量与NA的积. 混合物各成分不发生反应时,分子总数等于总物质的量与NA的乘积,若发生反应,则由反应后各成分的总物质的量来计算.  相似文献   

19.
游戏——骑马赛跑: 学生1—4报数后分成4人一组的几个小组并分成两路纵队,各在相距20米的平行线一侧,每小组要求学生自己安排合作,使1数做“马头”,2、3数并排站在1数后,各用一臂(内在的手臂)搭在1数肩上做“马鞍”,另一只手与1数手拉手作“马蹬”。  相似文献   

20.
假定相邻的两自然数是m与n,并且m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