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璞笔下的现代女性,充满着柔情与侠骨,汇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是爱与美的化身。在她们身上,既隐含着宗璞本人大半辈子的成长印记,又折射出她独特而理想的女性观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宗璞对现代女性的理想定位为她们拓开了一条理想而艰难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2.
"女孩形象"是严歌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类人物,这与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严歌苓笔下的女孩形象一方面折射了作家的创伤性童年经验,另一方面体现出作家细腻而又活泼的女性叙事视角。严歌苓塑造的女孩形象可以分为"文革"与"成长"两大类型,她们均体现出了女性特有的心灵世界和真实丰富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3.
论池莉作品中的女性婚恋历程及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以"新写实主义"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普通女性的成长轨迹,尤其是现代女性的爱情、婚姻观念对传统意识、心理、生活的影响。她们都经历了从最初对爱情的憧憬、婚姻的向往的虚幻时期,爱情理想和现实婚姻的矛盾冲突后的失落,最终在经历种种矛盾、挣扎后,逐渐理性、成熟起来,破茧成蝶,完成自我的蜕变。作者通过对现代女性婚恋的真实写照,显示出现代女性意识心理的改变过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许多经典女性形象,其中润叶和晓霞最受他青睐,她们一个温柔执着、一个热情大胆,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碰撞下的新时代女性.基于以上分析,从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爱情经历出发,旨在探究在时代背景下女性当时的生存处境、成长困境以及她们身上散发的不平凡魅力,以期为当代女性对爱情和婚姻的选择提供一些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5.
"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体现了中国第一代现代女性追寻自我的艰辛和挣扎,尤其是她们在突现自我、建构"双性同体"的自我人格以及选择自我价值实现场域当中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面相.她们以果敢的行动和言说表达了她们追寻自我的诉求,但又因自身的弱点和历史的因循而最终无法争得较为完整的自我空间,确立较为独立的自我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把底层女性形象放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无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上,塑造了传奇型、蒙昧型、迷惘型和自主型四类女性形象,系统地展示了底层女性的精神成长历程,并对她们的宗教意识、母性意识进行了新的探索,展示了高尔基无产阶级美学观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蒙昧”,但非“无知”,呵护孩子的蒙昧状态意味着维护他们身心成长的自然力量,而不是拔苗助长、掠夺式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未若柳絮因风起——浅谈皖籍现代女作家方令孺和苏雪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令孺与苏雪林同为皖籍现代女作家,早年的她们有着相同的人生方式和文艺倾向。散文集《信》和《绿天》呈现出了方令孺和苏雪林早期在文学创作上的趋同性,但由于性格以及所置身的文艺体制不同,最终她们的文学创作由趋同走向疏离,也为现代知识女性的成长提供不同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孤独"始终是女性文学不变的底色。庐隐、萧红和张爱玲更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书写孤独的典范,她们分别从时代的孤独、无家的孤独以及生命的孤独三个方面展现了中国现代女性写作中挥之不去的孤独心绪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以独到的女性视角消解了传统的男性中心话语权。在一定程度 上构筑了女性主体意识。但作品中宣扬的恋爱规则与婚姻范式,却暴露出其沿袭男权社会思维模式的局限性, 这种进步与局限性共存的蒙昧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傲慢与偏见》独特的女性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
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均描绘了美国社会中族裔女性们艰辛的成长历程。她们从天真无知、苦恼迷茫逐步走向成熟独立,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与探索。从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成长阶段中女性身上所展现的异同点,可以揭示华裔和墨裔女性自我追寻过程中的共同性,同时可以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二者构建新身份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说中女主人公弗兰淇的成长经历和成长过程的剖析,论述女性成长主题在《婚礼成员》中的主要表现。首先,在弗兰淇的成长过程中,她缺乏正面和理想的引路人。其次,性别反抗的失败使她深刻地意识到女性作为"他者"的束缚和无奈。第三,追求性与爱过程中的负面体验使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女性成长的艰辛。  相似文献   

13.
晏红 《家庭教育》2004,(5A):32-33
幼儿“蒙昧”,但非“无知”,呵护孩子的蒙昧状态意味着维护他们身心成长的自然力量,而不是拔苗助长、掠夺式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池莉是善于描写女性成长的女作家,她的《水与火的缠绵》是一部关于都市女性生命成长的小说,通过曾茫茫这样一个性格中渗透着"水"与"火"的因素的知识女性的成长经历,反映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国都市女性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找平衡发展时所经历的痛苦与矛盾,挣扎与无奈,表现了人们在建立现代家庭模式时的困惑,以及都市女性必须时时以奋斗的姿态投入生活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生命题。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是妇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时期,又是中国女性文学发生和崛起的时期。作为作家的冯沅君和庐隐同是"五四"的产儿,她们关注女性的命运,寻找女性的出路,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反映了在传统与现代对立中的女性心理与悲剧命运,书写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对"五四"女性文学的开掘与发展无疑具有拓荒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伤逝》与《寒夜》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考察子君和曾树生之间的代际差异,展现启蒙主义在中国现代知识女性身上的烙印以及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无法解决的困境。进而论述鲁迅和巴金对启蒙神话的解构以及他们共同面临的启蒙困境。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阿拉伯人的史册,《悬诗》是蒙昧时期的一面镜子。从《悬诗》中可以看到蒙昧时期阿拉伯社会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本文从《悬诗》中分析蒙昧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女性"与"都市"两元素在女性作家笔下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与恣肆的书写,构筑成一道另类的文学创作景观。文章主要从王安忆、池莉、徐坤、陈染、林白、卫慧、棉棉等女性作家的作品入手,归纳出"女性与都市"的书写在她们文本中各富特色的演绎,思索其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古代、近代、现代女性休闲运动的研究,阐述了女性休闲运动发展演变过程.古代女性休闲运动,由于"父权制"的产生而使女性休闲权丧失殆尽;近现代女性休闲运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休闲特质的影响,决定了女性的休闲更多的是艺术休闲,她们很少有机会从事休闲运动.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代女性休闲运动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国家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成就,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曾做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蒙昧时期的阿拉伯音乐是以灿烂的文化为基础的,此时的诗乐和乐器都有着空前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