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心和舌头     
众所周知,伊索曾当过奴隶。有一次主人吩咐伊索宰一头羊,然后用羊身上最可口的部位给他炒一盘菜。过了没多久,伊索给他端上一盘炒羊心和煎羊舌头。  相似文献   

2.
①很久以前。有位名叫卡尔代的牧羊少年在伊索比亚草原放牧。一天,卡尔代放牧归采,羊群就是不肯进圈。他费了好走的动才将羊关进圈里.羊仍然兴奋异常。  相似文献   

3.
徐艳 《神州学人》2005,(10):39-40
英人罗伯聃1840在他编写的《意拾喻言》(今称《伊索寓言》)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地写道:“余作是书.非以笔墨取长.盖吾大英及诸外国,欲习汉文者.苦于不得其门而入。”按他自己的定义.这是一本给外国人自学汉语的读物。该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则是内容上选取了西方人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但推敲其行文.就会发现这是中国式的、或者说是中国化了的伊索寓言:“盘古初.鸟兽皆能言。”再如:“大禹时狮子与笨驴同猎得一羊.论理则当平分。”如果我们设想在此不久之前.  相似文献   

4.
羊狼之间     
在伊索时代,文化不够昌明,那条借水源污染问题吃掉无辜小羊的狼,他的逻辑一直被称为强盗逻辑,而被吃掉的羊,死得不明不白,什么都没留下。从这个角度来看,狼和羊无疑都是失败者。  相似文献   

5.
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位寓言大师,大约在公元前620年出生。据传说他生下来就是个奴隶。后来由于主人奖赏他的智慧和博学,特别赐给他自由。传说有一次,伊索和其他奴隶去埃菲苏斯的路上,搬运的物件需要分给每个人承担。他的同事嘲弄他,困为他挑选了一个装面包等食品的比别的担子重一倍的担子,说他太傻了。伊索几乎没有反驳他们,因为他明白这是一副供奴隶们路上吃的担子。最初伊索的担子挑起来很重是自然的,但不久,就一天天轻下去,最后几乎就只剩了一副空担子。这个传说,说明伊索是个遇事肯于动脑筋、非常聪明的人。后来伊索由奴隶变成…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故事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伊索"即"埃塞俄"的谐音。传说他是一个丑陋无比的人,但是智慧无穷。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  相似文献   

7.
打赌     
佚名 《高中生》2009,(6):45-45
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有一次,主人和朋友狂欢,几杯酒下肚,伊索的主人口出狂言,声称自己能一口气喝掉大江的水,并愿意以自己的全部家当作赌注。客人要他立字为据,他竞一一照办。第二天醒来,想起昨晚打的赌,主人惊出一身冷汗,忙问伊索怎么办。伊索思考了一下,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先生曾对《伊索寓言》有过很高的评价:《伊索寓言》大可看得,正如他的《读〈伊索寓言〉》不愧是一篇讥讽和透视现代人情世态的立意深  相似文献   

9.
雅敏 《教学随笔》2014,(1):93-96
古希腊寓言家伊索,一天遇到一个行人向他问路。行人:“我到城里需走多长时间?”伊索:“你走哇。”行人:“我是得走,我是问走到城里需多长时间。”伊索:“你走哇!你走哇!”行人想,这人真可恶,于是就气愤地走了。片刻,伊索向他喊:“两小时——”行人问:“为何刚才不告诉我呢?”伊索:“不知你走得快慢,怎么知道需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钱钟书读《伊索寓言》读出一个新的《伊索寓言》,或者可以说又创造出一部新寓言——钱钟书寓言。这个新寓言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超过《伊索寓言》,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我并没有否认《伊索寓言》自身的价值。相比较而言,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更贴近我们的时代,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要求,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是《伊索寓言》不能企及的。且不说钱钟书那诙谐机智的语言给人感情上的愉悦,那独到的见解给人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先生曾对《伊索寓言》有过很高的评价:“《伊索寓言》大可看得”,正如他的《读(伊索寓言)》不愧是一篇讥讽和透视现代人情世态的立意深远的妙文。对于《伊索寓言》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钱氏是“读”或说是“别解”,  相似文献   

12.
伊索是古代希腊杰出的寓言作家,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传说中的伊索原是个奴隶,由于他的才智过人,受到主人赞赏而获得自由。他善于运用寓言讲述生活中的哲理,善于运用寓言形式讽刺古希腊的权贵们。他虽然受到奴隶们的爱戴,但最终还是遭到统治者的杀害。《伊索寓言》并不全是伊索本人创作的,在伊索死后约200年,有人把希腊民间流传的寓言,并加上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一些寓言故事整理出来,统称为《伊索寓言》,并以手抄本的形式世代相传下来。《伊索寓言》在欧洲和世界各地都有很大影响,很多寓言已变成成语为世人所周知。《伊索寓言》内容…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寓言大师伊索大约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当时,希腊已进入奴隶社会,伊索原来是贵族雅德蒙家的奴隶。伊索富有才智,是讲寓言故事的能手。一天,伊索和另外两个奴隶一同被送到市场上出卖。当时有个大富翁要买一名奴隶,便到市场上挑选。他先问那两个奴隶:"你们会做什么事?"那两个奴隶随便夸说了一顿,说自己会做这、会做那,只有伊索默默不言,富翁便问伊索:"你  相似文献   

14.
寓言该怎样写呢?是把伊索,还是把菲德拉斯,还是把拉封丹看成是写作寓言的真正揩模? 伊索寓言是不是伊索本人写的.是不是伊索本人集之成册的,这个问题至今尚未搞清楚。然而.即使是他写作并集之成册的,但其中没有一篇是完完  相似文献   

15.
《课外阅读》2006,(9):38-39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伊索讲述寓言的天赋从何而来?这要追溯到他那离奇的身世。  相似文献   

16.
逆境出人才     
《伊索寓言》中有一句话:人们的灾祸常成为他的学问。伊索与其他人一起被奴役的时候,他把千活时发生的每一件小事总结成经验,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写出了一本启示后人的名著。  相似文献   

17.
从前,王小家乡遭了荒旱,他到外乡去逃荒。他走啊,走啊,走到一座山边,看见个白胡子老头儿在那儿放羊。他说放羊大伯,俺家乡闹了饥荒,我能在你这儿找个活儿干吗?大伯说你跟我放羊吧。王小跟大伯放了一年羊,大伯给他一只羊。他说,你把羊牵回家,到半夜的时候对它说,羊,羊,屙屙,尿尿,羊就会给你屙金尿  相似文献   

18.
怎样写寓言     
一提到寓言,很多同学马上就会联想到伊索。是的,古希腊这个名叫伊索的人,他有很多寓言作品流传后世,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伊索寓言》。如果去读一读,你会发现,那都是一些充满了智慧和哲理的小故事。有的故事只有一两句话,简短而精练——这恰恰就是寓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吴鸽 《师道》2014,(9):32-33
这一次教学《伊索寓言》,初读文本,没多大感觉。 伊索,"寓言之祖",一个奴隶,却知识渊博,聪颖过人,重获自由后,开始环游世界,为人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于是留下了《伊索寓言》——这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显然,这个人,和这部作品都是经典。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的伊索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生于萨摩斯岛。他是一个奴隶,曾经被辗转贩卖过三次。主人看见他机智善言,就经常让他说故事消遣,伊索便口头创作了许多含义深刻的寓言。后来主人恢复了他自由公民的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