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雯 《视听》2023,(8):131-13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主播说联播》的形式推出快评体裁近5年来,凭借灵活而接地气的范式,既丰富了电视评论的节目内涵,又创新了电视评论的呈现形态,还增强了电视评论的实际传播效果。尤其是2021年9月全新改版以来,通过创意策划、内容选题与播报形式的优化更使人耳目一新。在“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进程中,各级电视媒体要借鉴“央视快评”的成功做法,努力突破电视评论的固有模式,在权威解读新闻事实和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进一步提升评论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陈雪 《新闻世界》2009,(12):85-86
时下,收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为观众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的热门途径。迄今,CCTV4套《海峡两岸》已成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本文从表现手法、评论模式、主持人三个方面解析《海峡两岸》的节目特色,试对这些个性化传播元素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3.
李劭强 《传媒》2023,(S1):82-86
新时代主流媒体需要生产出与时代相匹配的“刚需评论”,使其成为沟通对话、应对危机、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工具。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角度,就是技术革新对主流媒体新闻评论产生的冲击与赋权。研究发现,主流媒体新闻评论提升传播力的技术路径包括:纵深化融合拓展新闻评论版图、多模态传播丰富新闻评论式样、主流化算法驱动新闻评论传播、超文本网络整合新闻评论议题。  相似文献   

4.
丰收 《新闻世界》2014,(3):42-44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多元化的信息竞争压力下,为了突破同质化的壁垒,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节目结构,吸引观众,正确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准确把握电视主流媒体的角色,树立节目权威和公信力,创造具有生命力的电视评论节目攸关重要。本文着重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个性化打造出发,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何从新闻评论的题材选择、评论视角、主持人话语风格三个方面来实现节目形态的优化升级和个性化塑造。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构成节目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叙述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电视新闻评论相对报纸新闻评论更具有优势条件,它可以运用更形象的符号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传播主体是主持人和嘉宾,而最佳的传播渠道就是通过谈话来表达观点。为了克服以往新闻评论节目中的严肃、呆板和生硬的节目形式,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采取聊天和谈话的形式来进行,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核心就是通过共同探讨和讨论问题,来营造出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谈话场",从而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笔者通过对《锵锵三人行》这一档时事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案例分析,并结合人际传播的理论,来探究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以及谈话场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评论类节目历来被称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承担着政策解读、社会现象分析、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功能,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和电视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然而近年来却一度呈现出日渐式微的发展态势.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独特的风格特征和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其重要功能与核心价值,并针对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希望对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与传播发挥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及受众欣赏需求的多样化增加,电视广播类节目都在不断创新。其中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将电视声音和画面结合,实现视听的完美融合,有着非常强的传播优势,所以此类电视节目发展非常迅速,并且逐渐成为了当前电视媒体新闻类节目的主流。本文对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要素进行了详细解析,并且对其发展创新的趋势进行了探索和阐释,以期对当前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0.
元生 《声屏世界》2010,(6):25-26
近年来,主持人和专家、学者就近期新闻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度解读和评论的对话节目深受重视。由于嘉宾多来自全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是相关领域的权威,这类节目被称为高端访谈。从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受众群体三者之间构成的传播生态系统来看.这类节目的生态环境还没完全达到相对平衡和谐的结构状态。  相似文献   

11.
钱江频道原创栏目"九点半"以新锐的电视理念、独特的新闻解读、准确的时事点评和创新型的表现样式获得了市场认可。鲜明的个性化标签及其高质量的深度评论是"九点半"成功的最大推手,而能够提供高质量评论是新形势下媒体竞争的核心力,也是电视评论节目在传播领域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2.
电视评论节目是运用电视手段,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述评的节目。在Web2.0时代,以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信息分享和传播形态多样性构筑起一种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优点的即时互动传播模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评论节目类型和制作  相似文献   

13.
史宝军 《今传媒》2014,(8):146-147
新闻评论节目,是一个媒体话语权表达的重要阵地,广播电视机构的合并,为两种媒介的融合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促成一批广播电视节目的"化学合成"。本文围绕一档建立在电视节目基础上的广播新闻评论节目的成长历程、运作模式和节目影响等,就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何发挥各自特色,在统分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强强联合,扩大传播优势,加强舆论引导能力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与总结。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类型及特点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定为:最终以传播新近发生的意见性信息为目的一种电视传播手段.因此,以这种传播手段为核心的电视节目都属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传统意义上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界定为一种节目形态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李建秋  魏波 《新闻界》2005,(6):51-52,61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电视新闻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受群众欢迎的主流新闻体裁之一,各地电视台都把新闻评论性节目作为重点节目推出,中央电视台还专门设置了新闻评论部.新闻评论性节目对于电视新闻传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2005年8月至9月,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中国各地电视台都隆重推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专题节目.其中,新闻评论节目成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重头节目。从写作方面来看,许多优秀的以抗战为题材的新闻评论节目鲜明地体现了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特点,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写作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山 《新闻世界》2013,(3):20-21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是电视评论节目在体育专业领域的延伸。其功能主要是针对体育热点和焦点的认知、解读和观点阐述。在实际节目制作中,焦点性、时效性的话题是节目的根本,而集合了专家和草根的多元化观点以及全媒体的表达方式既增加了节目样态的新颖性,也改变了以往专家式的盖棺定论,以“议论”甚至是“辨论”的状态深层次地分析体育现象、解读体育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分析转型语境中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引导力的困境及提升策略,结合当前我国主流媒体的发展现状,从强化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能力建设工作、优化主流媒体新闻评论矫正方式、积极构建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应对策略、大力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艺术思维、给主流媒体提供新闻评论引导空间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转型语境中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引导力,为主流媒体更好更快的发展做铺垫。  相似文献   

18.
社会责任是媒体从业者立足的根本,它决定着媒体在履行自身职责时,能够引导社会和谐,传播人文关怀,彰显主流价值。作为舆论引导和价值传播者,评论员的价值观、社会意识的正确与否和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息息相关。本文以梁宏达及其主持的节目为例,从自身素质、节目特点和评论风格等三个方面谈谈评论员怎样提升社会责任感,如何对受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是建立在对新闻事实叙述的基础上,阐述对事件的看法,从而提升或延展新闻事件本身的意义,使之获得一种超越,给观众提供一个建设性的观点,形成普遍意义。在这样一个传播手段多样、意见表达多元的社会中,电视新闻评论的魅力正在日益凸显。电视新闻评论具有传播主流、引导热点、引领舆情的功能。从传播主流来说,党性和人民性决定了电视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其对热点的引导是应有之义,这也是电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话语权的当然作为。电视媒体通过对热点的引导,从而使观众获得一种引导性的主流观点,形成对问题富  相似文献   

20.
《新闻1+1》开创中国电视评论新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民文化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高,电视评论节目渐渐受宠,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新闻1+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帜。本文从口播评论与图像评论复合组合的功能意义,历史观的叙事框架,公允、客观、平衡的话语场,微观事件评论背后的宏观框架,网络议程与媒体公共议程的对接5个方面来解读该节目的评论范式,为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