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初,网友胡戈根据电影<无极>剪辑制作成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经网络传播引发广泛讨论."恶搞"一词频繁出现在网络上; 2008年,网络上最热门的词汇除了"奥运",可能要数"山寨"了:山寨机、山寨熊猫、山寨红楼梦,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
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网络民意表达并分析网络民意的内容指向可以发现,网络民意"传播权利"的实质,就是现代社会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在网络环境下的实现,互联网使"传播权利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真正的普及".①它至少包含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网络热词是草根文化在网络平台上自我展示的产物。热词是由网络草根民众创造或发掘的、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且流行的词汇或句子,大多来源于官方对某一新闻事件的公开声明,其中关键性语句为网民关注,通过反讽、戏拟、谐音等手法,借助网络互动渠道形成有别于原意的新词,强调或暗含质疑、批判等含义,带有很强的娱乐大众和黑色幽默性质。热词集中反映了网民对某一公共事件、某种社会现象或者特定的思潮观念的看法、态度和评价,传达了最广泛的草根民意,真  相似文献   

4.
张俊惠 《新闻世界》2011,(11):83-84
大众媒介放大了草根的声音,也推动了草根文化的发展与勃兴,使草根文化成为一种人们认可的文化形式。草根文化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展现了最真实、最广泛的民意,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良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5.
微博微信的出现为中国民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了新的方式,使受到压抑的民众社会参与热情得到释放。但是,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人们对网络民意与网络民主这些新兴词汇的误读也越来越深。本文旨在对网络民意与网络民主的误解现象进行辨析。本文认为,网络民意不等同于民意,群言一致并不代表民主,网络民主只是中国民主的辅助手段,言论自由也并非无限制的,多数人持有的观点并不一定就代表正确,更不能代表公意,网络民主应该作为现实民主的辅助工具,起到批判性的力量而非破坏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提高了草根民众的社会抗争能力,但是随着抗争客体对新媒体的不断适应及其反制能力的逐步提高,再加上新媒体在利益诉求方面存在自身局限性,草根民众的集体抗争焦虑并未因新媒体增权而得到根本缓解,以致"流言"作为社会抗争的畸变形式大量出现。"流言"具有制衡强权,迫使执政当局回应和处置抗争民众利益诉求的积极作用,但它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和破坏也是异常明显。然而,各级政府及其主政者不应过分强调"流言"的负面影响,而应看到"流言"背后的结构性因素以及与之相关的民意民情,构建和完善制度性民意表达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以此才可有效抑制"流言"的大量生成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2006年,<时代>周刊把全球亿万网民评为年度人物.见证和记录历史的不再仅仅是记者或少数人的特权,成千上万的网民正在书写着历史,改变着世界.只要有互联网,普通民众就可以把身边的新闻即时展示在全球面前.加利福尼亚记者、作家丹·吉尔默把这种现象称为"草根新闻".确切地说,"草根新闻"的来由是因为生产者是普通受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8.
网络特性对视频新闻内容的影响 当前,在人人都可成为传播者的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记者的专业性受到了挑战,而解构性和娱乐性更是影响了新闻传播的严肃性,通过超现实和后现代的幽默方式传播信息,如时下很受欢迎的网络自制剧和网络节目,不乏被称为无节操、无下限的恶搞和炒作,带来了一些负效应.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网络时代的民意表达较为自由,由于其匿名性和交互性,受众的政治表达反而较为突出,网络时代的民意表达与社会舆论的环境表现为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公共事务交流与传播的网络化.显然,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进行政治表达、政治参与和政治监督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青年调查>是<中国青年报>特色栏目之一,该版以刊登各类民意调查报道为主,目前主要是通过自主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民众对于重大时政、民生、社会现象的看法--即统计学意义上的网络民意,辅之以电话、面访、随报刊登问卷等方式进行民意调查.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29日,是一个让两岸民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56年来大陆首架民航客机将降落在台湾;这一天,两岸民航业首次实现双向对飞. 在此次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南方日报>推出了<家和家兴--台商包机首次直飞纪念特刊>,特刊在南航和厦航包机上配送,使<南方日报>成为惟一一份"首航台湾"的大陆报纸.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西南干早,在"脖友"杜子健的倡导下,3月28日晚,一场全部由"脖友"自发组织参与的<赈旱2010微博网友义演>大型晚会在三里屯SOHO举行.虚拟社区里形成的舆论意见(一条不到140字的"围脖")竟然在现实社会里实现,新兴传播技术的能量之大,实在令人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2.
众多自媒体中,微博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快捷性、草根性受到网友的青睐。本文针对网络传播中的媒体参与现象,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探究微博带来的媒体网络参与、观念变通及其影响结果 ,探寻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提高媒体素养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有助于社会媒体以及公众能够有科学的视角和行动参与,为网络传播创造一种和谐向上的积极氛围。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是权利意识普遍苏醒和网络传媒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网络传媒凭借其特有的属性,在现代社会中与公民不断增长的民主意识完成了天然对接.近年来,媒体高度关注、民意广泛介入审判的个案时有发生,许多网友义不容辞地充当起法官的角色,这种群体性参与司法的活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全民法官"现象.如"躲猫猫"事件、"梁丽案"、"杭州飙车案"、"罗彩霞案"、"邓玉娇案"等,在网络中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从而引发了"全民法官"现象.应该看到,这种"全民法官"现象,是指民众为了某种相同或类似的目的,自发地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的信息,制造舆论或发表评论,以实现司法诉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规模的平方成正比,①中国网络的价值将不断膨胀.相当数量的网民已经习惯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之视为自己的网络生活状态.但网络谣言、虚假民意、网络暴民等不理性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何在推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网民利益、倾听网络民意,提高民众参与,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刘倩倩 《新闻传播》2009,(10):24-24
网络的蓬勃发展,拓宽了民众参与公共事件讨论、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网络民意也成为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现象入手,从传播学视角分析网络民意失实和失衡的原因,进而探讨对网络民意进行纠错与平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燕 《青年记者》2012,(32):40-41
参与式新闻,也叫开放式新闻、草根新闻,指的是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和个人通信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得到和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奥运会中,场内场外的参与式新闻大量出现在媒体实践中,成为奥运赛场的一道特殊风景线。参与式新闻以其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和公众参与的民意张力,对我国运动员、普通民众和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参与者、组织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丰富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奥运会参与式新闻的形成基础1.受众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在信息传播、观点表达等方面彰显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今年的"两会"上,"互联网"、"网络民意"、"网络舆论"等都成为耀眼的词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网络富集民意反映群众呼声,网络舆论的声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民意的顺畅表达极大地增强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政治生活民主化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众在参与社会监督、舆论批评的过程中,生产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成为当代中国民意舆情的重要表征。然而,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对于这一本源性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媒体认识自身在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时代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民意表达的公共平台和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对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黑龙江垦区广大职工群众也享受着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快乐。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网络并非一块净土,也存在着网络传播谣言、不良信息泛滥、网络暴力横行等现象,特别是一些网络谣言比较猖獗,极少数别有用心的网民编造谣言、搬弄是非、蛊惑人心,这种不法行径  相似文献   

20.
"网络民意"的规制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以独特优势塑造了新型社会舆论空间,提供了一种全新民意表达方式--"网络民意".它是传统、现实民意在互联网上的延伸,是社会事件交互作用下传播技术作为另类表达通道的表现,是当前数字化信息社会中公众民意表达的便捷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