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题目 如图1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底端A点到顶端B点的距离为L=6.25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一定的速率运行.现将一质量为m=2kg的工件(可看做质点)在底端A点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为零.已知两轮半径均为R=0.1m,轮子角速度ω=10rad/s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g取10m/s2(sin37°=0.6,cos37°=0.8).  相似文献   

2.
刘彦贺 《高中生》2009,(3):40-41
水平传送带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5m.以v=4m/s匀速运动.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m/s^2) (1)将小物体轻放于A点,求小物体从A点沿传送带到B点所用的时间t.  相似文献   

3.
题如图1,传送带与地面倾角θ=37°,从上端A到底端B的长度L=16m,传送带在电机带动下以v=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  相似文献   

4.
如图1所示,光滑斜面AB与光滑水平面BC平滑连接.斜面AB长度L-3.0m,倾角口=37°.小物块在A点由静止释放,先后沿斜面AB和水平面BC运动,接着从C点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水平面BC与地面间的高度差h=0.80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0,COS37°=0.80.不计空气...  相似文献   

5.
上当题析     
皮带传送物体的上当题析1.如图1所示,传送皮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并以v=10m/s的速度运行着.在传送带的A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s=16m,求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sin37°=0.6,cos37°=0.8,g=10m/s~2)“上当”解法1:设小物体的质量为m,它所受皮带的摩擦力沿皮带面向上,其大小为  相似文献   

6.
一、从斜面外抛向斜面的平抛运动.例1 如图1所示,倾角为37°的斜面长l=1.9m,在斜面底端正上方的O点将一小球以V0=3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与此同时静止释放顶端的滑块,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恰好能够以垂直斜面的方向击中滑块.(小球和滑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  相似文献   

7.
1.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倾角θ=37°,A、B两端相距3 m,C、D两端相距4.45 m,B、C相距很近.水平传送带以5 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质量为10 kg的一袋大米无初速度地放在A端,它随传送带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送带的C点,米袋与两传送带问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相似文献   

8.
宋传波 《物理教师》2008,29(1):52-52
题目.(2001年全国卷10)如图1所示,在平面xy内有一沿水平轴x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3.0m/s,频率为2.5Hz,振幅为8.0×10^-2m.已知t=0时刻,P点质元的位移为y=4.0×10^-2m,速度沿y轴正向,Q点在P点右方9.0×10^-1m处,对于Q点的质元来说 (A)在t=0时,位移为y=-4.0×10^-2m.  相似文献   

9.
题目:如图1所示,一物块以初速度vo=4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滑行,越过传送带左端A点后,滑上一与水平面等高,且足够长的传送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传送带以v=2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10.
题目.(2011年江苏高考预测卷)如图1所示的“S”字形玩具轨道,该轨道是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相等半圆连接而成,圆半径比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水平弹射向b点并进入轨道,经过轨道后从P点水平抛出,已知小物体与地面n6段问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ab段长L=1.25m,圆的半径R=0.1m,小物体质量m=0.01kg,轨道质量为M=0.15kg,g=10m/S2,求:  相似文献   

11.
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总复习中选编一些典型的习题,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训练,是有经验的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它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思路,扩大视野,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又能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生迁移,真正做到触类旁通,使学生学得活、掌握得牢,收到良好效果。例1如图(1)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a=37°,并以 v=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着,在传送带的 A 端轻轻地放一个物体,若已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 间距离 s=16m,则小物体从 A 端运动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为多少?(g=10m/s~2,cos37°=0.8,sin37°=0.6转动方向为顺  相似文献   

12.
题目如图1所示,许多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有传送带,用传送带传送工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2m/s运送质量为m=0.5 kg的工件,工件从A位置放到传送带上,它的初速度忽略不计.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相似文献   

13.
<正>在高考命题中,频繁出现的一类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就是传送带问题,现结合同学们在解题中容易出现的错误作一剖析。例1如图1所示,传送带与地面间的夹角θ=37°,传送带AB的长度L=10.25m,传送带以v_0=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现无初速度地在传送带上端A点放一个黑色煤块,其质量m=0.5kg,传送带与黑色煤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运动煤  相似文献   

14.
例如图,水平传送带以u=2m/s匀速传动,将一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它运动到传送带另一端B所需时间为11S,物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  相似文献   

15.
例1 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4.0kg、长度L=2.0m的木板,在F=8.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0=2.0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1.0kg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g=10m/s^2)  相似文献   

16.
1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综合练习题题目如图1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从A到B的长度l=16m,传送带以v=10m/s的速率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A端无初速地放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P,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为多少?(g=10m/s)分析与解物体P无  相似文献   

17.
李秀学  胡斌 《物理教师》2010,31(5):48-48
题目.(2009—2010届武汉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依次放有两块质量分别为m1=15kg、m2=10kg的平板A、B,长度均为L=2m,一个质量为m3=20kg的小滑块C以v0=6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平板A的上表面.  相似文献   

18.
类型一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例1 如图1所示,带正电小球质量优=1×10^-2kg,带电量q=1×10^-6C,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点.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B点时,测得其速度vB=1.5m/s,此时小球的位移为s=0.15m.求此匀强电场场强E的取值范围.(g=10m/s^2.)[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原题 如图1所示,底面倾角为37°的光滑棱柱固定在地面上,在其侧面上铺一块质量可忽略且足够长的轻质丝绸,并在外力作用下使质量分别为2m和m的滑块A、B静止在两侧丝绸之上.已知A、B与丝绸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8,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sin37°=0.6,cos37°=0.8.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则关于A、B之后的运动(A、B均未达到棱柱的顶端或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20.
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Ni(en)2]0.5 V3O7,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8.932(7)A,b=16.9862(4)/A,c=6.7140(1)A,β=111.68(3)^。,V=938.97A^3,z=2,De=1.907g/cm^3,R1=0.0586,ωRl=0.179.S=1.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