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李贤《大同鼓楼记》收录于《四库全书》。从现存的大同鼓楼、李贤的生平、《大同鼓楼记》提供的历史文化信息及大同鼓楼的建筑年代等方面对明代大同鼓楼与《大同鼓楼记》作初步研究,认为现存的明代大同鼓楼,并非此前一些学者所说的建于明初洪武年间,而是建于明英宗天顺末年至明宪宗成化初年,即公元1463年至1466年之间。至于明代大同城的修筑,更是经历了明代前期多个朝代,历时近100年才得以最终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山东蓬莱人(一说定远人,或系祖籍),自幼家贫好学,通晓经史,能文善武,胸怀壮志。少年时就曾写下了“封建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慷慨地表达了自己立志卫国和平定倭寇的抱负。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弱冠任职,旋即被提举为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范倭寇。嘉靖三十四年(1555),改佥浙江都司,赴杭州任职。翌年,即被任为参将,分派他参加镇守宁波、绍兴、台州等三镇,当时他才二十多岁。从此,他开始在浙东沿海率军抗倭。戚部屡建奇功,至嘉靖四十年(1561),讨平侵浙倭寇,继光因功进秩三等。此后,他又奉命率浙兵驰援江西,并连年两次援闽,积功升任都督佥事、副总兵官。嘉靖四十二年(1563),侵闽倭寇被剿灭后,论战绩数继光为头  相似文献   

3.
在明朝万历二十八年隆冬的一天,湖北麻城县的一小撮道学家收买了一批无赖之徒,杀气腾腾地来到龙湖,蛮横地要捣毀芝佛院,叫嚣要驱逐“妖人”“左道”李贽。知道内情的人也说不上这是统治阶级对李贽的第几次迫害了。李贽(公元1527—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出生在福建泉州府晋阳县一个祖宗几代航海经商的家庭。在他从事社会活动的时期,正值明代中叶的嘉靖、万历年间。这时期,我国封建制度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幼芽。明朝统治阶级的堕落腐朽却日  相似文献   

4.
“土木之变”后,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开始在明朝北部边防中显现出来。成化年间,明朝内部不断有人提出“搜套”计划,并先后三次调集数万大军进行“搜套”,但由于明朝最高统治集团对此认识不清,用人不当,以及保守的消极防御策略,致使“搜套”行动没有取得积极成果,由此反映出明代中叶以后政治的腐败。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已经进入了末期,尤其是从十六世纪中叶开始(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某些地区和某些部门中,已经明显地看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新时期”开始了。而作为这个时期社会文化之一的武术,也随之发生了一个较大的变化。据资料证明,对后世武术影响较大的一些有关武术论述的专著,不仅在这个时期相继问世,而且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北宋以来未曾有  相似文献   

6.
高僧传记资料对中国僧侣修行僧虎二者之间关系的记载,极少量的情况是高僧为虎类所伤害;主要的是“虎灾弭息”等和谐相处关系,包括虎不为害、使令虎类、驯养虎类等。佛典对僧虎和谐关系的解读主要是宗教性的,从而起到了对神灵存在及修行感化作用论证的作用。通过对传记资料的分析,我们仍可以对僧侣修行过程中“虎灾弭息”等僧虎和谐关系作生态性解读.此时期高僧修行对虎的生存空间侵犯不大。有助于僧虎之间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7.
古语“画虎不成反类狗”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明确的答案。由于古人没有对“画虎不成反类狗”作注解,又没有直接相关的证据可以说明“画虎”的确切含义,所以现在只能在传世文献中找寻线索,给“画虎”作出一些可能的合理解释。一种可能就是,“画虎”就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描画”老虎。东汉以来已经有了在门户上画虎驱邪的风俗,所以“画虎不成反类狗”的“画虎”就是指“描画”真实的老虎形象,是完全有可能的。还有一种前人没有提出过的可能解释,就是把“画虎”的“画”理解为“书写”的意思。“虎”字与“犬”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形体是很相像的,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虎”字写得不好,就写成了“犬”字,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陈甲取 《阅读》2016,(6):48-49
在明代波谲云诡、权力倾轧的官场中,出身寒微的士子张居正居然扶摇直上,成为被后世誉为“宰相之杰”的首辅。那么,张居正运用了哪些纵横官场的职场谋略,从而攀上了官场生涯巅峰呢?一、善隐忍张居正入翰林院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夏言、严嵩二人争当首辅,结果夏言惨死,严嵩胜利。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上疏指陈时弊,阐述改革的  相似文献   

9.
一、督修时间位于今陕西北部地区的延绥边墙,是明代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段边墙最初是由余子俊主持修筑的。关于余子俊督筑延绥边墙的时间,各书记载不一。如《明史·兵志》说,始筑于成化七年,《皇明九边考》卷七记载,筑于成化八年。甚至同一书中也有不同记载,如《榆林府志》卷廿六记此事在成化九年,而卷九却记为成化十年闰六月。诸说皆不够准确。督筑时间应当在成化十年上半年,竣工之时早于同年闰六月。《明通鉴》载:“宪宗成化十年闰六月乙巳,巡抚延绥都御史余子俊筑边墙成,上其  相似文献   

10.
1 牵币老虎( 1 )材料 :罗汉钱一枚 (即中间有方孔的铜币 ,取直径大一点的更理想 ) ;长约 1 5m粗线穿入铜币孔中 ,用双口结系好 (如图 1 )。图 1( 2 )用法 :用手分别将两端的线拉住 ,使中间铜币稍下垂 ,然后施力将铜币抛转 ,直到两边的线绞紧 ,再速将线绷紧 ,铜币就会与原抛转相反的方向飞速转动 ,不断地伸缩牵拉 ,铜币就不停地正反转动 ,且发出很大的“哗哗哗……”响声 ,犹似虎叫 ,故得名“牵币老虎”。( 3)用途 :原小孩用来玩耍 ,亦或儿伴之间游戏 ,比赛谁的“老虎”吼声大 ,或将两飞旋的铜币相互撞击 ,会溅出点点火星。这种“牵币老虎…  相似文献   

11.
紫棘 《阅读》2008,(7):54-55
《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著名作家施耐庵。在写作“武松景阳冈打虎”这一段时,他总是觉得不满意。一连几天,他琢磨着武松打虎的神态、动作。  相似文献   

12.
翁万达,字仁夫,号东涯,广东潮州揭阳人。“生而颖异,五岁能诵书”,嘉靖五年(1526年)成进士。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等职。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任广西梧州知府。因参与平定安南莫登庸和广西断藤峡侯公丁之叛乱有功升任广西右参政。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升任四川按察使。嘉靖二十  相似文献   

13.
明中后期改革可谓一波三折.当明代积弊丛生,并有武宗荒嬉使统治危机加剧,之后,世宗、穆宗和神宗相继推行改革,形成明中后期的改革浪潮.嘉靖革新在嘉靖后期几于停滞,直至隆庆后期才被高拱所继承.而高拱被张居正赶下台后,张居正继高拱把改革推向深入,故高、张改革是连续的.嘉、隆、万改革前后历时数十年时间.其中万历时期张居正改革为人们所熟知,研究较早,成果显著:嘉靖前期改革的研究也在深入,并有重要阶段性成果刊世:由于隆庆在位仅仅六年,隆庆年间改革的研究虽有一些重要成果,但仍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4.
在"嘉靖大倭寇"的背景下,明廷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设浙江巡抚,首任巡抚朱纨,在"大倭寇"期间由王忬、李天宠、胡宗宪、阮鹗四人先后继任。阮鹗在职不足一年即调任福建巡抚,此后该职由胡宗宪长期兼理。朱纨、王忬、李天宠、胡宗宪四人在任时,皆为嘉靖年间的平倭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加快了"嘉靖大倭寇"的完结。然而,值得唏嘘的是,此四人的人生际遇,亦因担任此职而有了不尽相同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明代杰出的学者和文学家杨慎,嘉靖二年(1524),因“议大礼”案被贬云南永昌永远充军。直到病故,才由他的妻子黄峨接榇回四川新都。主要考证杨慎谪戍永昌的基本路线和他在永昌的具体时间。为进一步研究杨慎及其对保山历史文化产生的影响提供考证材料。  相似文献   

16.
汤显祖的“言情”说,是他文学思想、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也是他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他的“言情”说是明中叶浪漫主义文学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他“临川四梦”创作的基石.他所倡导的情,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汤显祖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他生活的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意识形态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新旧思想的较量.王学左派的观点,不可阻挡地影响着社会的各种形态,严重冲击着宋明理学.李贽的“童心说”,公安三表的“性灵说”,表现出了反道统的进步倾向.  相似文献   

17.
张小红 《阅读》2023,(67):60-61
<正>小学的语文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版块:汉语拼音、生字、词语、句子句式、修辞、古诗、常识等。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语文小知识也是非常有趣的。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修辞。巧妙比喻“百兽之王”老虎可是威武勇猛的代表。请你根据“虎”的比喻义,将下列成语填到括号里。  相似文献   

18.
明代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卫所,云南的卫所设置始于1382年,洪武十八年(1385年),正式设金齿卫指挥使司,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嘉靖元年(1522年)设永昌卫;永昌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是设置金齿卫指挥使司(包括后来的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永昌卫)的主要原因,其设置对明代当地地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代兵制与济宁"卫所"的设置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所”是明代军队的基层织组。洪武时,济宁设有济宁卫、济宁左卫和兖州鲁王府护卫。景泰元年,济宁左卫调往临清,改称临清卫,而屯田和屯田军仍在济宁。嘉靖十八年,兖州护卫分改任城卫。清初,裁卫设县。承有漕运任务的济宁“卫所”保留未变,改隶漕运总督;从卫指挥至千、百户等官全裁,另设守备、千总,分理屯务和领运管河。光绪二十八年,因漕粮改由海运,屯卫弁丁及职官全部被裁撤,漕运屯田至此废止。  相似文献   

20.
(一)明代宁夏镇的特点及其在九边中的地位 《明史·兵志·边防》有云:“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这里不但扼要说明了明代“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