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迟到的婚礼     
在奥克兰“西部春天”湖旁一条宁静的街道上,住着英国移民汉密尔顿一家。活泼、漂亮的翠西是汉密尔顿夫妇的小女儿,从小最受怜爱。翠西19岁时,邂逅了以绘画谋生的肖恩。两人很快堕入情网。肖恩是一个过分空想、喜欢恃才傲物的年轻人。只有勤劳务实的男人才会对家庭、孩子负责。忧心重重的父亲汉密尔顿多次暗示过翠西。固执的翠西搬出去与肖恩同居了。一年后,翠西有了一对可爱的孪生姐妹。而肖恩的才华依然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油画也少人光顾;四口之家的开销,主要靠翠西在咖啡店的打工收入,难免捉襟见肘。终于,孤傲的肖恩厌倦了新西兰的平静生…  相似文献   

2.
逛庙会     
中秋节,爸爸带我去绳金塔看庙会。我们从文庙出来时,发现有一群人在看一座铜像,我想:不就是一座铜像吗?怎么这么多人看呢!我快步走近一看,发现他的眼睛会一眨一眨的,我急忙问爸爸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是真人扮演的,叫人体行为艺术。”天气很炎热,我能看见黄豆般大小的汗珠从他的头上往下流,但是他一动也不动。大家都被他这种坚强的毅力所感动。我想:我们的学习是多么需要这种精神啊!逛庙会$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二(5)班@杨帆远  相似文献   

3.
悲伤宠物店     
“翠西,翠西,翠西,翠西!”一抹嫣红在空中飞舞,还不断夹杂尖锐的叫声,让进店来的女孩感到相当烦躁。  相似文献   

4.
余洁 《上海教育》2012,(17):62-63
我家五岁的小女儿翠西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排名前五的一所公立小学念Pre-K1rdergarter(相当于中国的学前班)。这所小学每个月都会让每个班级评出一名被称为"每月一星"(Student ofthe Month)的学生,然后在月末邀请所有获奖学生及其家长与校长共进午餐。在一次翠西被评为每月之星的午餐会上,校长很和蔼地问所有学生:"你觉得你为什么会被评为这个月的学生之星呢?"翠西第一个把手举得很高,大声地说:"因为我最听老师的话了。""很好!在学校里有一双会听话的耳朵是非常重要的。我真为你骄傲,翠西!"校长的肯定和鼓励让翠西的小脸激动得红扑扑的,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为翠西"自然"而"正确"的答案鼓起掌来。当时马上跃入我脑海中的却是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课程理论研究分部前任主席William Ayers在《成为教师》一书中写下的话:"乖乖坐好,保持安静;全部向前看,因为所有知识都源自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要驯服听话。"与此同时,我脑海中闪现出监狱里的一幕:"你觉得你为什么会被评为这个月的监狱之星呢?""因为我最听看守的话。""很好!在监狱里有一双会听话的耳朵是非常重要的。我真为你骄傲!"  相似文献   

5.
布莱恩今天比较烦。本来,要与伙伴去野营赏流星雨的,但妈妈去机场接爸爸,今晚回不来了,他得留守家中当保姆,照顾五岁的妹妹翠西。布莱恩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小声嘀咕:"我敢肯定,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一定异常壮观。""流星雨是谁啊?"耳尖的翠西爬到哥哥身旁问。"不是谁,是什么!"布莱恩不耐烦地纠正,"成群的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从天而降,形成非常壮观美丽的天象。""那一定好好看!"翠西拍手欢呼,"哥哥,今天就睡露台吧,我们一起来看流星雨。"  相似文献   

6.
余洁 《上海教育》2012,(25):62-63
我家五岁的小女儿翠西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排名前五的一所公立小学念Pre-K1rdergarter(相当于中国的学前班)。这所小学每个月都会让每个班级评出一名被称为"每月一星"(Student ofthe Month)的学生,然后在月末邀请所有获奖学生及其家长与校长共进午餐。在一次翠西被评为每月之星的午餐会上,校长很和蔼地问所有学生:"你觉得你为什么会被评为这个月的学生之星呢?"翠西第一个把手举得很高,大声地说:"因为我最听老师的话了。""很好!在学校里有一双会听话的耳朵是非常重要的。我真为你骄傲,翠西!"校长的肯定和鼓励让翠西的小脸激动得红扑扑的,所有的家长和学生都为翠西"自然"而"正确"的答案鼓起掌来。当时马上跃入我脑海中的却是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课程理论研究分部前任主席William Ayers在《成为教师》一书中写下的话:"乖乖坐好,保持安静;全部向前看,因为所有知识都源自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要驯服听话。"与此同时,我脑海中闪现出监狱里的一幕:"你觉得你为什么会被评为这个月的监狱之星呢?""因为我最听看守的话。""很好!在监狱里有一双会听话的耳朵是非常重要的。我真为你骄傲!"  相似文献   

7.
范涛 《教师博览》2002,(6):15-15
我国学生海外留学正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在这股留学新潮中,十几岁的初高中生已成为主角。目前在澳大利亚就有15000多名中国留学生。他们的情况怎样呢? ●16岁的王典来自长沙,当汽车把她送到一座灰暗老旧的房东家,看到房前是一条因繁忙而嘈杂不堪的铁路时,王典最初的梦被打破了。她的房东翠西是个单身老太太,在王典入住翠西家一个月后,双方的矛盾开始清晰起来。翠西对王典父母总是半夜来电话抱怨不断,翠西还对王典洗澡时间要一个多小时也很不满,对这些指责,王典非常生气。 两天之后,在王典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翠西  相似文献   

8.
西德尼·谢尔顿在他的最为人称道的小说《假如明天来临》中,通过主人公翠西·惠特尼的传奇经历,揭示了他对于社会与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朱晓剑 《师道》2009,(1):59-59
作为父母的,无不想着孩子学习好一点,但儿子一直比较贪玩,颇令我头痛。看见他作业和写字都不放在心上似的,就忍不住问一下:“作业做完了吗?”他也不怎么回答,只是看了我一眼,想必是说,“真是讨厌,今天又玩不成了。”不管如何,他还是乖乖地坐下来做作业,稍微令我心宽一点。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朋友     
正2月21日晴杨帆是我的同学,他对人正派严格,即使是对朋友,也从不包弊,只要我做错事他就会及时指出。他是我真正的朋友。杨帆,长着一张圆圆的脸,两只像弥勒佛一样的大耳朵,一张樱桃小嘴,最可爱的还是他那双大大的眼睛。他性格比较调皮,但他做事很认真,很守纪律。老师和同学都  相似文献   

11.
新闻素材     
01杨帆(化名)是一名美术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去年,他通过信用卡分期购买了一台Iphone4手机。分期购买这部手机首次需要缴纳667元,剩余11期账单,每月需还款417元,一年共计5 254元。杨帆坦言,虽然每月只需还400余元,但由于他花钱没有节制,到了月底还经常得和同学们借钱。为了把钱还上,杨帆就要去工地上搬砖,搬一天可以拿到100多元。"哪个月钱不够了,就去工地上搬上几天砖。我  相似文献   

12.
白兰 《中学教育》2006,(6):61-61
我在澳大利亚的邻居翠西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孩子们6岁时,翠西便送她们到附近的芭蕾舞学校学习舞蹈。天赋加上勤奋,两个孩子很快就脱颖而出,双双夺得市少儿芭蕾舞比赛第一名。一家电视台要求上门采访,给两个孩子拍一些“漂亮”的镜头,但却遭到翠西的断然拒绝。我对此不大理解,便私下问她:“在我们中国,不少家长有‘出名要趁早’的思想,想方设法地让孩子出镜,你怎么……”翠西回答得十分干脆:“孩子尚未成年,我得像保护她们的眼珠一样保护她们的隐私!”接着,她便把自己的担忧一骨脑儿倒出:出镜固然可以给孩子鼓励,但媒体的过分渲染也可能助长她们的虚荣和浮躁。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拥有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就已经相当厉害,而加拿大籍华人杨帆,凭借吹泡泡竟然拥有了13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吹出过世界上最长的泡泡(约47.4米),吹出过世界上最大的"泡泡大屋"(可容纳34人)……不过,杨帆常挂在嘴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我是一个泡泡科学家!"这是为什么昵?童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14.
语篇是具有信息度的语言单位。信息的意义和语言的形式需要通过衔接和连贯连接成语篇。文章通过语篇衔接机制中的语法、词汇、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刘欣与翠西的电视节目采访中的语篇,阐明语篇的衔接手段与具体连贯机制。分析发现刘欣与翠西在个人阐述部分能达成语篇的连贯,在问答机制上也形成了意义的衔接。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欢迎大家到晓晓作文吧来做客。希望你能在这里学到更多的作文技巧和方法,轻松应考。本期的特约嘉宾是“著名作文专家”周远喜老师和他的得意弟子杨帆同学。杨帆,来,呈上你的佳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杨帆,我想请你看两篇文章。”儿子近一段时间的日记没有什么起色,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内容空洞,叙事翻来覆去,不具体。这除了他这段时间沉迷手工,无心恋写之外,也有方法上的问题。今天晚上,在他写完作业之后,我把他喊到我的身边,将《风俗通》里的关于女娲造人的小故事和哀珂写的  相似文献   

17.
<正>转眼又到了期中复习,这实在是一段很不轻松的时光。特别是班里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着实令老师们头疼。有一天,小凡给我看他写的家庭作业,字写得是一如既往地潦草,龙飞凤舞,七上  相似文献   

18.
忆常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忆常老樊锦诗常书鸿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又是敦煌事业的缔造者、创始人。他已离开我们快半年了,每当谈及敦煌的往事,常先生为了敦煌事业的几件事,令我永远不会忘怀。还在大学学习时期,由于所学专业和爱好艺术的原因,我喜欢看敦煌的作品和收集敦煌的材料,每每看...  相似文献   

19.
杨和平 《教育文汇》2014,(22):16-16
这天午餐后,儿子杨帆又拿起了吉他。他每天午睡前都会弹10分钟。每次听他弹奏,我都鼓励他,说“弹得很好”。  相似文献   

20.
“摇不醒”     
小姚头脑灵活,物理成绩冒尖,写得一手漂亮行书,可是自控能力差,加上懒散,毛病越积越多。你看他现在,古诗文从不肯背,尽管他其实可以背得很快,如果他愿意的话,日记从不肯写,尽管他其实也可以写得很好,只要他愿意。因为成绩一落千丈,他对自己的学习更缺乏信心了。他学习似乎是为了老师,认真学习不足一星期,准会又产生畏难情绪,如此反反复复,实在令教师头疼。有老师对他说,“小姚啊,不能再混日子了,该醒醒了。”他居然笑眯眯地说:“我摇不醒了。”亏他笑得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