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在综合分析了对"均衡"的释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差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政策、措施以及发展指标等研究之后,提出了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以期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括机会均衡、资源配置均衡和质量均衡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依据三个方面呈现出阶段性递进的特征。优质均衡是在基本均衡已经达成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级的均衡发展目标,是以质量目标提升和质量结构优化为宗旨的质量均衡。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必要手段、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均衡视野下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了"U-D-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思路,提出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形成高校与政府联合培养教师的联动机制、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双促互动运行机制、创建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合作发展机制,实现共同体融合与交流,进而达到共同体内师资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我们真的需要一个均衡发展指数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石,在当前我国重视并推广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学者们对教育均衡指数进行了系列探讨,有的有可取之处,有的纯粹是哗众取宠,实在是为了热门话题而造热门词汇.在回顾已有的典型性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研究时对它们加以论述,并试图提出另一种看法,就是没有必要为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而非要造出一个均衡发展指数,尤其是总的均衡发展指数,此举实为画蛇添足,现有的公平/均衡测度指标体系已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5.
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是指县区级管理部门将不同层次的两所或两所以上学校联合成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教育单元或教育联合体。它具有资源捆绑、理念捆绑、制度捆绑、教师培训捆绑、考核捆绑的五大特点,主要有一对一捆绑模式、一对多捆绑模式、跨地域捆绑模式、跨学段捆绑模式等具体形式和做法。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存在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形成教育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科学、有序、合理流动;实现"以强带弱"与互动输出。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名校太少、弱校较多;捆绑中的学校在联合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不同;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模糊;经费保障机制和政策制度还未能很好建立。因此,捆绑式均衡发展模式实施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政府责任要到位;着力解决因办学条件差异导致的优质资源无法移植的问题;在走向共同的过程中保持各校的主体性和特色。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举。浙江省海宁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实现义务教育"零择校"、"全纳式"农民工子女教育均衡安排、向农村倾斜的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全面化特色学校创建、"小班化"建设、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和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等措施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上海市义务教育正处于内涵式质量均衡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缩小内涵式差异。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要从低均衡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逻辑转向教育逻辑,从关注外在的“物”转向“人”的发展,从注重输入转向注重输出,从注重学校标准化建设转向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在均衡发展的策略上,要注重发展中的各种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处理;在均衡发展目标上,要处理好均衡与绝对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均衡发展层次上,要处理好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在均衡发展路径上,要处理好“注入”与“内生”的辩证关系;在均衡发展进程中,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举。浙江省海宁市通过实现义务教育"零择校""全纳式"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均衡安排、向农村倾斜的教师资源配置政策、全面化特色学校创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和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等措施来探索一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归纳了当前各地践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做法,并从均衡发展动力、均衡发展能力和均衡发展效果三个方面对不同模式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徐海茹 《文教资料》2007,(15):140-142
本文首先指出了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表现:区域间、城乡间和学校间的非均衡发展,并进一步分析非均衡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澄清了均衡发展的涵义,继而提出如何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