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导语新闻、无导语新闻,并非标新立异。先说导语新闻。19世纪70年代就在中国出现。19世纪中叶的美国,由于战争的推动以及生产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进步,一些新闻工作者写新闻时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于是出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这一新闻结构的出现,也帮了中国新闻界的忙。因为当时电报技术传入中国,被运用到新闻传播方面。可惜的是,这时的电报技术不大过关,发电讯稿时突然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报业编辑干脆卡去尾巴,只留导语。这可能就成  相似文献   

2.
提出导语新闻、无导语新闻,并非标新立异。先说导语新闻。19世纪70年代就在中国出现。19世纪中叶的美国,由于战争的推动以及生产技术和传播手段的进步,一些新闻工作者写新闻时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放在最前面,于是出现了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这一新闻结构的出现,也帮了中国新闻界的忙。因为当时电报技术传入中国,被运用到新闻传播方面。可惜的是,这时的电报技术不大过关,发电讯稿时突然中断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报业编辑干脆卡去尾巴,只留导语。这可能就成了中国最早的导语新闻。  相似文献   

3.
倒金字塔结构,这是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就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次要的放在后面。这种写作方法的出现据说与电报有关,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战地新闻记者开始用电报发新闻,而电报经常会中断,所以先写最重要的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历史在前进。随着武器装备的日益先进,战争的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技术战争中的军事新闻宣传有什么新的特征呢?一、强烈的倾向性新闻事实在传播过程中,通过选择、安排、表达新闻事实而流露出来的传播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感情,称为新闻的倾向性。在阶级社会中,新闻的倾向性在本质上表现为新闻事业从属于一定的阶级、政党、政治集团,集中反映一定阶级及其政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意志,成为一定阶级政党的耳目喉舌。《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在战争中,阶级利益(表现为国家利益)的争…  相似文献   

5.
商人要有商品意识,军人要有战争意识,同样的,记者、通讯员要有新闻意识。所谓新闻意识,就是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感受、认识、分析和确认选择的能力。没有新闻意识,就没有新闻可写。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构新闻事实"这一认识论和实践规则问题,不能忽视"基于何种实在建构新闻事实"这一本体论问题,因此新闻客观性研究应该深入新闻事实世界的本体结构。基于批判实在论思想,本研究勾勒出新闻事实在本体论层面上的三重结构(实在范畴、空间范畴、历时范畴),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业知识生产独特的认识论和实践规则,显然同新闻事实的本体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怖战争留给人们的思考很多,而美国媒体在这场战争中的一言一行;则让人们看到了隐藏在战争背后的一个事实:美国政府的“战时新闻管制”行为。  相似文献   

8.
追求语言的视觉效果,几乎贯穿了我25年的军事新闻生涯。还在广西边防前线业余写作的时候,我就偏爱于战场报道中的场景描写。那时候的想法很朴素,就是要让远离战争的人们通过我的笔来“亲历”战争。然而,大约5年之后,我在新闻院系的课堂里,所接触到的却是这样的新闻观点:“新闻关注的是事实,新闻追求的是叙述事实的清晰而不是文字的优美。”无疑,新闻的力量在于事实。但,新闻的语言一定要远离优美尤其是视觉美吗?苏轼在《答谢民师书》援引孔子的话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辞,达而已矣。”他说,“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与社论区分的事实报道逐渐消解,新闻客观性才最终得以确立;新闻客观性的发生存在多种因素,如战争的公关、宣传直接催发了新闻客观性;然而,由于新闻客观性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追求,因此现实中存在多种悖论。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新闻写作开始采用导语和倒金字塔式结构。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从此,新闻形成了自己的文体特点。但是,这种格式也相应产生了一个问题:由于标题要标出新闻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事实,而对导语的要求恰恰也是如此,这样写出的新闻,其标题和导语往往有一部分是重复的。这种情况,在倒金字塔结构和导语的初创期尤为普遍。即使今天见诸报端的大量新闻,也存在这个问题。新闻的特点是新、短、快,一字值千金,倒金字塔结构固然可以突出这一特  相似文献   

11.
田柏强 《新闻世界》2009,(12):46-47
目前新闻教科书上把新闻的结构解释为倒金字塔式结构。其特点是头重脚轻地组织、安排材料,把新闻的高潮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借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这种结构主要是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读者关心程度,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因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新闻策划中新闻事实的生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闻策划只能决定事件的产生,不能决定事实的性质.新闻策划不是对事实的策划,而是对事实的显现.事实的总体包括显事实和潜事实两大部分.潜事实只具有事实元素,却不具备可资报道的新闻要素.新闻策划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新闻要素展开的,完备的新闻要素可以构成完整的新闻事件.新闻策划就是通过策划具有结构力和浮现力的新闻事件,以新闻形态来显现那些无形的、潜在的、不具有表现能力的潜事实或者说弱事实.新闻策划不是策划事实,而是策划新闻形态或者说是策划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3.
罗仁忠 《东南传播》2011,(8):170-171
新闻写作的过程,是文本符号进行编码的一个过程。一个新闻文本结构的生成,就是采取一定方式将材料所反映的新闻事实有机地组织起来,“再现”出新闻事件。论文以案例方法研究、分析了消息结构生成的过程,进而表明结构文本的关键,在于从价值的大小入手,厘清新闻事实的逻辑层次,一定的新闻文本内容,要用一定的结构形式去反映.  相似文献   

14.
受众是新闻事实的见证人,也是新闻传媒最有说服力的检验者。伊拉克战争使美国成为新世纪全球传媒的焦点。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新的战争中,技术处于领先优势的西方传媒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人们通过各种全球和区域电视媒介对战争前沿的直播报道,真切地“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听”到了呼啸而过的枪响炮轰,“读”到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悲壮故事……媒体成为这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而强化了老百姓对战争局势和国际大事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无论在新闻学教材还是新闻实践的理念中,大多将新闻背景视为消息这一文体的内部构造成分或消息结构的必备要素。然而在解释新闻背景及其作用时,又认为背景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材料,是事实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在归属和运用范畴方面发生了矛盾,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新闻背景归属的争议。其实,新闻背景是事实内容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事实,并非消息的结构要素。之所以形成这种理论与观念的误区,关键是混淆了新闻背景与新闻结构的性质与范畴。本文拟从两者的概念、性质、地位、功能、形态及运用范畴等方面加以分析对比,在理论上作一个澄清。  相似文献   

16.
导语的历史 综观世界新闻写作史,新闻导语和新闻导语理论的产生均源于美国。 最早,世界各国报纸上的新闻作品都是编年史式的,就是从新闻事实发生讲起,新闻事实结果作为新闻结尾,根本就没有新闻导语这一结构部分,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大不便。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专题片是对新闻事实或史实进行全面报道的一种电视传播形式,与一般新闻消息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它时空跨度大,报道篇幅长,可充分利用声音和画面展示新闻事实,交代新闻背景,分析新闻内涵,预测发展前景,使观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增长知识,启迪心智,并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新闻专题片与新闻消息的结构也不相同,新闻消息的结构一般是倒金字塔式的叙述式,开头多采用  相似文献   

18.
战争新闻是世界人民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了解的,也是最能引起世界舆论注目的,战地新闻采访,也就是要捕捉那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能充分反映战争所体现的一定精神的新闻事实。一家媒体战事报道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战地采访的是否成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发动侵略南联盟的战争后,我国一批新闻工作者以特定的姿态进入战区,向世人传递关于战火、关于难民、关于战争的正义之思。作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有的甚至为此牺牲的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采访技能。从这批前线记者的实践中,对战火中的新…  相似文献   

19.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方从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西方媒体的报道,而西方媒体制造有利于北约军事行动舆论的方式不在于公然说谎,而在于对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的择取。西方主流媒体带有强烈倾向性的报道实际上符合了西方权势集团的利益。即将进入21世纪的世界在新闻秩序上极其不平衡。  相似文献   

20.
新闻报道必须绝对真实,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这是新闻的定义、特性所决定的。新闻一定要确有其人,确有其事。新闻一旦失实,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 我们是无产阶级的报纸,所发布的每一条新闻,都要有严格的真实性。事实要交代清楚,要讲真话,一是一,二是二,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写过一篇《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