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张家港市港区小学是一所富有浓郁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学校。学校以"开放、包容、融合"的姿态,接纳来自21个省市的"流动花朵",形成了多元地域文化相互融合的独特背景。多年来,学校坚持"为孩子未来奠基,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秉承"求真、向善、尚美、务实"的校训,追求真教育,培育真儿童,努力实现"让天底下所有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公平,让校园里全部儿童得到共同的幸福成长"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学校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凸显出"重视科技、注重实效"的文化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芳村小学秉承了这一文化传统,在科技教育上又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使学校的办学方向定格为"弘扬传统美德、兼容中西文化、塑造崇真品格、奠基理想人生",即科技立校、科技树人,而"崇真尚美"是其精华所在.学校的发展过程就是探求"崇真尚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又不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使百年芳小可以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3.
根据学校诗歌教育特色,从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出发,经过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开发并实施了"小橘灯文化之旅"课程。在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诗歌文化中进一步深化学校特色。引导孩子通过课程的学习,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引领孩子通过课程的实施,去发现、欣赏、创造新的"真、善、美",实现"用心灵点亮诗灯,让生活充满诗意"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闵行区纪王学校建于2002年6月,是一所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本着"修德励学、融和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营造了一种"淳中见智、朴中有慧、陶育成长、乐在其中"的学校"陶乐"文化。学校以特色项目——陶艺为抓手,不断提升玩陶的三种境界:陶艺——陶冶——陶然,从技艺到  相似文献   

5.
课程"真文化",即以"真"为核心的课程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师生行为规范与教学方式。城市初中学校应以"真文化"作为核心对办学思想进行准确定位,贯穿去伪存真、传承创新的理性思维,促进初中教育向"真教育"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学校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课程是学校的一种文化形态。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从学校百年"真"文化出发,追求"真"教育,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以培养"真德行、真体魄、真学力、真视野、真本领"的"五真"少年为目标,构建实施"五真课程"。真学力,让学习真正发生;真视野,打通学科的边界;真德行,学段定制促发展;真体魄,练就学生好身心;真本领,指向解决真实问题。"五真课程"的建设提升了校本课程品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更引领着学校未来教育的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校是孩子精神成长的乐园,家长和教师应该是引导孩子进入文化之门、精神家园的开门者、引路人。作为一个健康人所要具备的基本品质,理应成为教育的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是坐落在淮安市大地上的一所"真"学校。求真是学校近60年的办学实践总结和文化追求,学校紧紧围绕"本真教育"的办学主张,努力实现"让儿童成为儿童、让教师自主创造、让学校生态发展",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符合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学生文化、教师自觉发展文化和指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本真课程系列。以创建鸾娃品牌为抓手,构建学生主动成  相似文献   

9.
正娄江之滨,阳澄湖畔,有一个6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小镇——正仪,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书法)之乡。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便坐落在这座江南小镇。学校始建于1923年,是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全国写字教育先进学校。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以拥有"水的至真品质,书法的至真文化"作为师生思想修养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0.
王国新 《辽宁教育》2013,(7X):62-62
<正>一所学校要打造精品办学,就必须注重学校内涵的发展,以深厚的文化和鲜明的特色,精心塑造在省内外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办学品牌。"科技创新教育"就是抚顺市第五十中学创新发展的教育品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什么,依靠"创新教育"如何打造学校自身的特色品牌,是许多基础教育学校寻求的突破口。五十中学经过17年的"科技创新教育",走出了一条成功的特色发展之路。五十中学的"科技创新教育"始于1986年,曾经历了"偶然中起步——争论中崛起——创新中腾飞"的三部曲。20年来,学校牢牢坚守"科技创新教育"这一块阵地。  相似文献   

11.
<正>南京市溧水区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80年,学校位于溧水区状元坊社区,紧邻秦淮支流——大西门河,是南京市"做中学"实验的项目学校。建校35年来,学校一直重视科技教育,不断完善科技教育的实施办法和管理措施,并逐步形成了"以提升教育品牌质量为核心,以打造特色文化内涵为抓手"的科技教育思路。学校以创建科技特色校为办学目标,并把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中,使其成为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基于此,学校制定了科技教育长期发展规划和学年科技教育工作计划,力求做到"目标确立层次化、管理工作网络化、活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位于丹阳市区古运河畔,学校占地面积为54005平方米,现有9个年级、83个班级,是丹阳市目前规模较大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求真"文化引领下,学校倡导"做真人,求真知,办真事"的文化自觉,秉承"对每一个孩子负责,让每一个孩子出彩"的办学理念,以建设现代化学校为总目标,努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重内涵"的适合的优质教育。学校多次受到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先后获得了全国群众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坚持"致真"教育办学思想,以实现学生的终身科学发展为本,探寻与育人目标及学校文化相协调的科技教育新思路。即将"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素养,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和打好科技基础"确定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主攻方向,不仅要使学生对科技活动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逐渐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不断地熏陶与感悟中,初步形成并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与素养。  相似文献   

14.
太仓市经贸小学创办于1989年,开办至今,学校把实践"敏学、敏思、敏行"的校训,打造细节研究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作为办学目标。倡导"让每一朵花儿在科学与艺术的熏陶中安然绽放;让每一颗金子在智慧与道德的锤炼下闪闪发光"的育人理念,让孩子享受教育的幸福和童年的快乐。学校为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科技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等。学校现有教学班34个,学生1453人。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81人。  相似文献   

15.
北郊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秉持"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提供优质教育与优质服务"为办学目标.为教育监护好每个孩子,培养孩子既有足够的能力适应并生存于不断进步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而且能自由地按自己的意愿追求充实、高尚而幸福的生活,北郊学校将与我校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每个孩子在我校就读期间,各方面素质均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教育理念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是创建一流学校的基石。为了探索如何让一所农村学校走出困境,学校探索并实施了"日真教育"理念,整体建构了"日真教育"思想体系,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行为准则,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养整体提升,学校华丽蜕变成一所特色名校,为农村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一种路径与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吴江高级中学是一所年轻的四星高中。办学以来,学校以"求真、求是、求新"的"三风"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有恒"提炼为学校精神,"有恒"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写照。"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一直把"真"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之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修身明志,追求真理;通过"真"教  相似文献   

18.
正育新小学坐落在芙蓉中路侯家塘立交桥南东侧,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328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71名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名,市、区级骨干教师11名。学校以"为孩子终生幸福奠基"为办学目标,在"独立、责任、成长"的校训引领下,走"以少年军校为特色,以生命教育为根基,让每个孩子都绽放生命精彩"的发展之路。军校特色彰显德育品牌。作为全国第一所少年政治军校,2009年,学校被授予"雨花区青少年军事教育特色学校"。多年来,学校开展  相似文献   

19.
青浦区逸夫小学创办于1996年,是上海市小班化教育试点学校。十年来,学校在传承"规范、优质、特色"的办学思想基础上,全力打造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现代教育设施、研究型师资队伍,被社会认可的"区内领先、市内知名的小班化教育示范性学校",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格局。学校把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作为办学方向,践行"为每一个孩子奠定成功的起点"的办学理念,崇尚"关爱生命、文化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品质,实现"让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充分、接受教育程度充分、身心发展全面充分、素质能力发展充分"的培养目标,努力创设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一、从"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我校的周边以老旧小区为多,近年随着南京的发展,学校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断增多,他们的家庭素质、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都较为低下,这些孩子的家长多数拥有对孩子美好的教育愿望,却不具备相应的教育能力。作为一所小班化教育学校,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可以给予怎样的关怀?我们想:既然孩子没有宽敞的家,那么我们就给他一个充满生机的校园;既然孩子没有明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