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陈国伟 《武当》2011,(4):22-23
转掌功是八卦掌重要的核心基本功法之一,代表了八卦掌的拳术特点。若要练好八卦转掌,就应先练好行步功。行步功的习练是为了锻炼好初习者的腰腿力量及行步时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八)手功(包括指功、腕功、臂功等) 49、鹰抓:一名“抓把”。两手俯掌,在身前平举,稍微屈肘,十指松开;然后使指掌各关节逐节稳健而缓慢地向掌心屈拢。变掌为拳后,咬牙切齿,闭气稍顿,两手十指  相似文献   

3.
彭程 《武当》2006,(10):3-7
金刚手为缠闭门中练习掌、指的内硬气功法,属于硬中带软的外功。它通过练气、练力,并通过特殊的方法练出惊人的速度及特殊的手感,再加劈手外操,让掌面、掌指、掌根、掌背、手掌小指侧及手掌拇指侧均被练到,功成后其硬度超出常人的想像,犹如铜浇铁铸一般,所以又有六阳金刚手之称  相似文献   

4.
八卦吸魂掌     
吴冲锋 《武当》2007,(10):27-27
"八卦吸魂掌"是武当气功绝技,为武当派中秘不外传的功法,本功主要以修炼内气为基础,以意屏气,发气击人。此掌功习成之后威力甚大,功成之后,单掌可开砖破石,故不可随意与人试手,以免伤人。  相似文献   

5.
混元红砂手     
孙燕玮  孙波 《健身科学》2011,(11):36-37
混元红砂手前五式为练气法(以气贯掌),亦是南少林之一指禅辅助功。后五式为养气法,是武当张三丰祖师感觉武火太燥没有文火温养,又创后五式。一式为49掌,共245掌。后五式的前四式一式为18掌,最后一式为9掌,合计八十一掌,象征九九归一  相似文献   

6.
刘绥滨  文传正 《精武》2003,(5):36-37
在徒手或持械训练及格斗中,若遇比己功力强者,易受伤害。在这种情况下,青城派既产生了增强抗打击力的铁汉背、六合内功、混元功和百水神劲,又产生了增强打击力的铁砂掌、朱砂掌和剑指功,甚至出现了聚毒伤人的毒砂掌、毒药掌,以及各种喂毒的兵器。  相似文献   

7.
金刚铁掌功     
金刚铁掌功为武家秘不外传之杀手功法。拳谚云:“拳不及掌”。可见在对敌搏杀者掌比拳更具杀伤力。 我幼年习武,练就二指禅及金刚罗汉硬气功等秘技。今不揣浅陋将金刚罗汉硬气功中的铁掌功整理出来,奉献给热衷于武术气功的广  相似文献   

8.
费胜华  尹春龙 《武当》2012,(5):10-12
一、七字诀仙道出势请功拳双挑尖来裙影腿无形掌来肚肘托三劈劲刀单采挑刀劈华山撒凤凰黑虎偷心扫落叶关公脱袍披袈裟泰山压顶金刚拳金蝉脱壳背功拷顺水推舟倒切步十字穿心观音掌仙道收势八力功韦陀刹下天地顶  相似文献   

9.
蔡星生 《中华武术》2001,(12):27-27
武当纯阳拳功系全真教龙门派纯阳门第二十二代传人刘理航老先生(现年97岁)系统传承的正宗武当内家拳技。它包括普通基本功、专项基本功、基础功法(金丹铁布衫功、地卧丹功、云床子午静)、基础拳法(三步连环腿、五步穿心莲、八步龙心掌)、拳械套路(日月乾坤掌、阴阳连环掌、  相似文献   

10.
李春光 《武当》2009,(10):20-21
六合掌属内家拳排打功掌法练习之一,是心意六合拳习练者必修的一门功夫。此掌法主练手的筋强骨硬,增强掌力指力及拳面的硬度。它的最大好处是不伤手,不用药水洗,也不会练得皮糙肉厚骨节变形,也不会因练此功而起老茧。而且易学易练,不受场地限制,男女老少均可习练。此掌最适合爱手美的女子,以及正在上学的青少年,文雅兼或深藏不露者习练。此掌练成后指力大增,筋骨强硬而皮肉与普通人一样。只有在握手发力时才能感受到它的威力,隐蔽性极强。  相似文献   

11.
(八)手功(包括指功、腕功、臂功等)49.鹰抓 一名“抓把”。两手俯掌,在身前平举,稍微屈肘,十指松开;然后使指掌各 关节还节稳健而缓慢地向 掌心屈拢(图49)。变掌为 拳后,咬牙切齿,闭气稍 顿,两手十指继续用暗劲, 使两拳尽情卷紧。做12~ 18次,反复2~3遍。 练时两眼须注视两手 十指的动作。练后手部有酸胀或温热等 感觉。 50.抓空 两手俯掌,两臂 左右平举,然后轻松 敏快地变掌为拳(图 50)。如此做60~80 次,反复2~3遍。动 作要均匀,连续,一 气呵成。 抓空以锻炼指力及灵敏性为主,同 时通过两…  相似文献   

12.
太乙玄阴掌又名玄阴神掌,乃内家青虚派开山祖师,被后世尊为“洞虚真人”的陈道益先师集内外家之长,精心悟创的结晶。 玄阴神掌为本门绝学,历来为掌门弟子所独有,代代单传,外人难得一窥其奥。此功内外兼修,阴阳并蓄,既有强身健体之效,又有防身技击之用。修炼此功有成者,双掌极具威力,轻施可发功疗疾,救人于危难之间;重发能开砖断  相似文献   

13.
王振山 《武当》2013,(2):31-31
董海川创造八卦掌之前,此掌形式一直被称为磨掌或转掌,因为形似推磨盘、走圆圈。在道家内部已有高人传承了,但招式很少,以炼气养生健体为主,但通过转掌练习以后,一般都会下盘力量陡增、气血充盈、步法轻灵、反应敏捷。董海川在九华山道观学习后,深谙该拳形式奥妙,再加上所学的少林拳法融合进去,遂成为自己独特的武术功  相似文献   

14.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6):27-29
"练势行拳"是九宫八卦拳的核心功夫、本源之所在。此功其实就是走圈转掌的功夫,也叫"盘技"。与别派八卦掌不同的是,本门的转掌功只有"青龙探爪"和"二龙盘飞"两势,并且招式极少,显得较为质朴简洁,但内蕴丰富,变化万千,涵盖本门拳技之精华。另外,九宫八卦拳在起势收势与变掌换势时,都从中宫开始,在实践技击时也不离中宫之变化,充分体现了"土生万物"、拳理通于易理的道家拳术特色。一、青龙探爪此式为九宫八卦拳诸功之母,九宫八卦拳的各种拳功兵刃,都是通过练习此式而提高的,习者万勿  相似文献   

15.
三、双掌揉球功 双掌揉球功是聚气调和阴阳、修炼气贯指梢的功法。 动作: 1.双手相合:自无极始,双手相合于胸前,手心相对,目视两手劳宫穴连线(图1)。 2.正转揉球:两手以劳宫穴连线的中点为圆心,沿后上前下的在圈内,转掌18次(图2.3)。 3.反转揉球:上动不停,然后换转动方向转掌18  相似文献   

16.
范克平  范冠华 《武当》2011,(3):38-39
朱砂掌总说朱砂掌,系少林派"七十二艺"之首,号称该派第一绝技。因此功练成后,手掌部位每逢发劲用力之时即呈现出深红色斑点,酷似中草药物"朱砂"之状态,故而有此称呼。本篇介绍的朱砂掌,系由笔者于1984年据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钱钧中将口授整理而得。据钱钧将军生前介绍,朱砂正宗掌法共分为五步演练,即一  相似文献   

17.
神龙闪电手     
吴冲锋 《精武》2007,(12):60-60
闪电手因其发功无形,威力神奇而得名。此功法独特,功效神速,习者若能按要领认真领悟,苦心研修,十个月即可见效。因此功内外兼修,以内功为辅助,故功成后,双掌具有极强的技击威力,既可掌开顽石,又能指碎砖块,抖手发功抛敌于丈外。  相似文献   

18.
葛云高 《健身科学》2009,(11):40-40
“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  相似文献   

19.
铁腿功     
铁褪功系传统功法,目前有很多人习练。此功亦称铁脚功,专练腿脚的硬度。经过年门训练的腿脚,比拳、掌更有威力。拳谚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腿脚在实战中的具有重要作用。铁腿功法内容主要有戳、戳蹬、蹶崩、腾空蹬等脚法。  相似文献   

20.
吴宪民 《精武》2006,(10):19-19
吴德连(1868~1945年)字峻山,北京人,自幼好武,从韩福顺习八卦掌,精研四十余年,旁及太极、六合诸功,曾任南京中央国术馆第三任教务主任,南北执教,颇负盛名,是八卦门中杰出者之一。其所传六十四势掌法,又名九宫八卦掌,强调以掌代拳,以走为主,参以虚实变化,步分摆扣,手眼当先,进退转换,动作自然,极具研究价值。今将吴先生亲传六十四掌行功笔记列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