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像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  相似文献   

2.
四个好梦     
梦之一:蛇与苯环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苯,它是有机化学的主要支柱之一。但是法拉第发现苯时,并没有认识到它后来的重要性,当然也不了解它的奇异分子结构。此后几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象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炭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了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6-676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金属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最近通过巧妙的设计,在[Ir(COD)C1]2和Feringa配体的催化下,邻胺基苯乙烯类化合物和烯丙基双碳酸甲酯反应,可以实现串联的烯丙基烯基化与分子内不对称烯丙基胺化反应,高收率、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苯并氮杂七元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物质到微观分子,万物普遍存在对称性。认识分子的对称性,是研究分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对称性的含义、对称操作与对称元素,然后在分子层面上介绍了分子点群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群论原理得出各种分子点群的不同对称性,再通过计算推导具体分子的对称元素验证各种点群的对称性,从而证明群论原理应用于分子对称性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在不对称单元中,有三个Ag I阳离子,三个对甲基苯磺酸阴离子(pts),三个六次甲基四胺分子(hmt)和四个水分子{[Ag3(C7H7O3S)3(C6H12N4)3(H2O)]·3H2O]}n。两个pts阴离子显示了无序O,其占有率为0.6:0.4以及0.5:0.5的比例。银离子由三个hmt分子以一个近似三角形的AgN3排列。在本例中,和水配位的AgI离子有着比较长的Ag-O键以及一个pts阴离子是一个完全扭曲的三角双锥几何构型AgN3O2。在晶体结构中,桥联配体hmt分子和pts离子产生了一个类波浪状的平行001方向的结构,而且,O-H…O氢键作用巩固了层状堆积结构。  相似文献   

6.
利用长链烷烃取代基与石墨表面的较强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烷基取代的有机小分子(酞菁、卟啉、碱基)的高分辨STM图像。理论分析表明,这些分子的吸附稳定性来源于长链烷基与石墨间较强的范德华相互作用,以及长链烷烃链间的二维结晶能。分子在表面的吸附组装结构受到分子与基底间、吸附分子间,以及溶剂与分子间作用的共同影响。对于长链烷基取代的碱基分子在石墨表面的组装结构中,分子的排列方式不仅受到烷基链与石墨间较强的取向匹配的作用,碱基分子间形成的多个氢键以及芳环离域π键的作用也会影响分子的排列方式,并且是造成烷基取代碱基分子组装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扫描隧道谱研究表明,硫醇在Au表面的自组装分子膜对电流的整流作用,来自于分子中巯基与Au表面形成的双电层,而不对称取代的NtBuPc分子在石墨表面的LB膜的电流整流行为,来源于分子内部的不对称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烯丙基溴和苯为起始原料,经过傅克烷基化反应,对1-苯基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和胺氨基化反应来制备麻黄碱。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一系列四氟硼酸芳基重氮盐与18-冠醚-6和二苯并24-冠醚-8形成分子络合物的~(15)N和~(13)C NMR,考察它们在络合前后的化学位移变化规律,结合取代基效应,推测这类络合物为重氮盐的π-电子由β-氮通过π-体系向冠醚提供电子而配位。在二苯并-24-冠醚-8络合物中,还可能存在π-π电子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对称现象及其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逆了自然界的不对称现象.对不对称起源作了说明,提出生物分子的手性现象最终起源于太阳的不对称运动。认为人类可以模仿不对称力场并最终耗将其成功应用于手性合成化学。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帮助学立体化学的同学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分子手性相关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分子手性判断的方法。研究方法:查阅用过的教材,深入理解分子的手性性质,同时结合一些熟悉的物质来理解分子的结构及其对称性。研究结果:通过仔细的研究,容易发现其中存在许多有规律的知识,最后将其归纳总结。研究结论:饱和碳原子可以通过4个共价键与4个原子或基团相连,当相连的原子或基团不同,它会形成两种分子结构。除了旋光方向相反之外,这两种分子拥有完全一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者就像左手和右手那样,互为对应。立体化学将这种结构上镜像对称而又不能完全重合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这两种分子互为同分异构体,这种异构的形式称为手性异构,有R型和S型两类。  相似文献   

11.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都曾感受到梦境内不可思议、丰富多彩乃至千奇百怪的组合和场境变换。各种稀奇古怪的梦与人们的创造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科学史上,许多具有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曾得益于梦的启示。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为了解开苯的分子结构式,苦思瞑想而不得其解。一天,他昏昏睡去,梦见一个个原子跳跃而出,并且像蛇那样翻腾舞动。一会儿眼前的蛇衔住了自己的尾巴。凯库勒突然从梦中惊醒,就在床头绘制苯分子中碳原子呈环状排列的构式。  相似文献   

12.
德国有机化学家凯库勒多年来一直想确定苯的分子结构,但始终没有成功.为此他冥思苦想,1865年的一天晚上,他在灯下昏昏入睡.睡梦中,他梦见苯分子的结构五花八门,其中许多链形结构紧密靠拢,每种链形结构像蛇一样蜿蜒移动,突然,其中的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梦中的情景相当可笑,但凯库勒却由此受到了很大启发,他醒后断定,苯分子的结构是一个闭合的碳环,而科学的最终定论确实与梦的启示惊人地吻合.  相似文献   

13.
苯并恶嗪酮作为重要的氮氧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活性分子中,是一种重要的医药母体结构。其在精神疾病,艾滋病,炎症治疗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国内外对苯并恶嗪酮类的研究日益深入,已发现了众多不同的合成方法,并不断推进苯并恶嗪酮的合成方法创新。本文就是对苯并恶嗪酮的合成方法研究等进展现状进行综述,并且对苯并恶嗪酮的合成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德国有机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多年来一直想确定苯的分子结构,但始终没有能成功,为此他冥思苦想。1865年的一天晚上,他在灯下昏昏入睡。睡梦中,他梦见苯分子的结构五花八门,其中许多链形结构紧密靠拢,每种链形结构像蛇一样蜿蜒移动,突然,其中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梦中的情景相当可笑,但化学家却由此受到了很大启发,他醒后断定,苯分子结构是一个闭合的碳环,而科学的最终结论也证实了他的推断。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内蒙古中小企业贷款信息不对称等7个突出问题入手,深入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成因,提出了中小企业要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完善银行业机构市场布局等6个方面破解之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壬苯醇醚凝胶中壬苯醇醚含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用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壬苯醇醚浓度在0.2~0.6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08(n=5),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1.6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作为壬苯醇醚凝胶中壬苯醇醚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苯抽提装置,原料为上游重整装置分离的C6组分,通过溶剂对芳烃和非芳烃溶解能力的差异而将芳烃抽提出来的一种工艺。抽提所得的混合芳烃再进行精馏分离,进而得到纯苯。苯产品泵P-710和回收塔回流泵P-610是苯抽提装置中的关键设备,泵中的介质是99%以上的苯,苯可燃,毒性较高,是一种致癌物质,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体内极其难降解,为了增加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将原有的离心泵改造成磁力泵,磁力泵以静密封代替动密封,从而避免介质往外泄漏,实现了介质的零泄漏。  相似文献   

18.
当硫与氢结合成硫化氢(H_2S)分子时,二个氢原子各给硫原子一个电子,得到带两个阴电荷的硫离子(S~=)及两个一个阳电荷的氢离子H~+。氢离子被硫离子所吸引,生成硫化氢分子(H_2S): 2H~++S~==H_2S………………(1) 但硫原子不仅能吸入电子,也能放出自己外层的电子,变成阳离子。例如,硫与氧化合时,硫带有阳电荷,而氧带有阴电荷。如: S~(+6)+3O~==SO_3………………(2) 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每个氧原子吸入两个电子,结果硫原子变成+6价,氧变成负2价。但有时硫原子不一定将它全部的价电子放出,却只放出四个电子。例如在SO_2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9.
李洪岩 《科技风》2012,(10):214
目前,我国粗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炼焦化学工业中产生的焦炉煤气中回收而获得的,称作焦化粗苯.二是从石油化学工业中(直馏汽油铂重整、乙烯生产等)而获得的,称作石油粗苯.我国焦化工业生产的苯类产品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必须从焦炉煤气中回收和制取粗苯.本文在粗苯的回收方法,回收步骤,及一些技术要求方面租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现代市场是个信息不对称市场,企业如何在不对称信息市场下营销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对不对称信息博弈的概述,指出企业和顾客、企业和企业、企业和政府三组不对称信息博弈的表现,指出4R是一种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营销思想和策略,针对不对称信息博弈分别对关联、关系、反应和回报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