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探井压裂后间喷时间长,影响压裂返排一体化工艺下泵时机的问题,从分析工艺实施步骤入手,设计了带压转抽工艺方案,进行了油管封堵、联作泵投放、连续杆动密封等关键技术研究,结合室内和现场试验,形成了探井有杆泵带压转抽技术,有效提高了压裂井间喷阶段排液速度,降低了储层污染,缩短了试油周期。  相似文献   

2.
射流泵排液作为一种常规使用的排液方式,在冀东油田的试油工艺中被广泛采用。射流泵排液工艺实现了试油(测试)的连续深排、强排施工,具有一定的解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试油(测试)期间的地层防污染问题。近年来,冀东油田推广使用了射孔(一地层测试)-射流泵排液联作技术实现了射流泵排液与地层测试技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水力径向射流辅助压裂技术,利用径向钻孔的导向作用,结合水力压裂改造工艺,实现人工裂缝的高效穿透。通过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径向射孔参数对裂缝的影响;并且对压裂工艺进行参数优化,建立施工排量、压裂液粘度及储层参数对压裂裂缝延伸的影响图版,对水力径向射流辅助压裂技术的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石油勘探开发进度的加快,寻求一种能适应多种不同井况,并能更高效、快节奏的排液工艺技术显得相当重要。本文以埕岛油田为例,系统总结和对比上述几种常见试油气体排液工艺,并简要概括了各个排液工艺的优缺点,对于在现场海洋平台条件下,有针对性的优选气体排液施工艺,确保安全、高效、快速井筒排液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探井固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探井、高压探井、长封固段探井及高难度探井不断增加,地下情况越来越复杂,影响探井固井质量的因素越来越多,而对探井固井质量的要求却日趋严格。本文从胜利油田探井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影响探井、固井质量的主要因素,兼顾固井工艺及水泥浆技术研究出一套适应胜利油田实际情况的固井工艺,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6.
《内江科技》2016,(2):40-42
大牛地气田直井多为2005~2011年投产,随着气田开发,气井压力、产量逐渐降低,凝析油含量逐渐增多,单纯依靠泡沫排水采气工艺难以满足低压低产气井排液需求,因此2014年开展集气站内多井联合气举排水采气工艺,6月至10月底共气举20口气井,其中增产井10口,复产水淹井2口,阶段累计增产90万方,工艺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集气站内联合气举的工艺概况、作业流程、工艺原理,推导并明确了参数设计方法,并结合实际气举过程进行分析,理论推演与实际施工相吻合,工艺排液效果明显,对该工艺实施、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射采联作工艺中的校深技术、合理泵枪距离、射孔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优化了黄61井的现场施工技术,对江苏油田推广应用射采联作工艺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常规喷射泵应用于稠油井,动力液加热或掺入降粘剂只能起到降低喷射泵以上管柱段的稠油粘度,对喷射泵以下原油无法起到降粘作用,无法解决稠油流进排液管柱的困难.双喷射泵工艺可以将动力液引到产层附近井段,成功解决稠油流进管柱的难题.本文还阐述了双喷射泵工艺的工艺原理,设计参数,在超稠油井旺36-5井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在普光气田高含硫气井中的效果,优选XHG-10E耐温抗硫泡排剂进行了室内评价分析、加注工艺配套和现场试验。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泡排剂与普光气田地层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耐温、抗盐、耐酸碱、耐硫化氢及携液性能较好;配套加注工艺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排液效果,表明普光高含硫气井泡沫排液适用于固体泡排剂加注泡排。  相似文献   

10.
文南油田由于没有整装气田,纯气井少且散,尚未形成一套适合文南油田开发要求的采气工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项采气工艺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调研,在文南油田以往各项排液采气工艺效果基础上,筛选出现场应用较多、比较成熟的并且具备成本低、效益高、方便快捷特点的化学助排工艺、氮气气举工艺、小泵深抽工艺和管柱优选等排液采气工艺技术,在文南油田进行推广应用和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水力射孔射流压裂集水力喷砂射孔和射流加砂压裂于一体,是一项重大革新型的增产工艺。但其施工压力比常规的水平井施工压力高,在优化压裂设计和现场施工时要准确预测施工压力。应用快速计算方法能准确预测施工压力,跟现场施工压力吻合比较好,且方便选择井口。  相似文献   

12.
泡沫排水采气是低压低产气井中应用广泛的一项工艺。针对川西气田气井生产特征,首先根据临界携泡产量明确了蓬莱镇和沙溪庙组的泡排工艺适用范围;然后建立了极限油套压差与井口压力的关系,从而有效指导加药时机选择;进而根据实验优选了最优泡排剂浓度,药剂A最优浓度0.5%~1.0%,药剂B的最优浓度1%~2%,同时辅助了不同的泡排注入方式,最后开展了现场试验及大规模应用,排液增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6,(7):25-26
彭水区块属于常压页岩气区块,目前的电潜泵排采工艺在排采后期产液量超低的情况下已适应不了生产的需求。为此,我们在该区块尝试了适用气体压缩机连续气举的方式,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本文以该区块PY3井为例,介绍了连续气举工艺的设备选择、工艺设计以及现场应用情况,该工艺的试验成功为常压页岩气区块的后期排采提供了一种新的工艺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水力筛的选用过程中,根据要处理的水质不同、泥渣的含量不同、黏度不同、颗粒的大小不同,水力筛的选择和应用中都有所区别。介绍了水力筛选用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对新产品或现有的旧水力筛的设计改进,增加一套“截水输渣装置”及清除筛面和筛隙排渣机构,使水力筛的结构更加合理,处理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炳军  李江 《大众科技》2012,(10):93-95,46
在对薄板式滚筒烘丝机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之前,须了解薄板式烘丝机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因此建立薄板式烘丝机工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程,探讨了薄板式烘丝机工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在空机运行情况下,排潮风门开度与排潮室负压、排潮管道风速及烘丝机入口热风风速具有线性相关关系,在过料情况下,排潮风门开度与排潮室负压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排潮风门开度与筒壁温度无线性相关关系;②热风入口风门开度与排潮室负压及入口热风管道风速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热风入口风门开度及热风温度与筒壁温度不具有线性相关系(或相关性不显著);③热风温度与热风蒸汽薄膜阀开度开度具有(正)的线性相关关系,烘丝筒壁工作蒸汽压力与筒壁温度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吴沛 《青海科技》2005,12(3):47-50
本文针对新曲儿岔隧道的黄土地质条件的实际,就开挖和支护等施工技术作了论述,通过现场监控量测来调整支护参数,指导施工,促进了黄土质隧道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压后返排是非常规页岩气储层大规模水力压裂中的重要环节,目前还没有成熟的页岩气藏压裂返排规律研究,通过现场施工数据统计分析长宁区块压后返排情况,得出了影响压后返排的工程因素,为下步页岩气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佘建淮 《内江科技》2011,32(1):126+134-126,134
我们于002年6月引进哈里伯顿公司生产的APR测试工具,该工具的特点是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通过环空加压与泄压实现井下测试阀多次开关井操作,以获得测试层的产量、压力、液性、表皮系数、污染程度、渗透率、油水边界等地层特性参数:与常规测试工具相比.还具有通径大、操作简单、并控安全性好等特点,而且对于定向井、斜井、水平井的测试更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对外的测试施工并中多数要求使用压控测试工具,如西部测试井都要求使用APR测试,2003年年底施工的中石化南方公司的XQX1井四层测试都是使用APR测试射孔联作。  相似文献   

19.
丁少华 《内江科技》2010,31(5):94-94,72
选取侧闵24—6平1井,进行了套管开窗侧钻水平井的相关工艺研究。通过轨道设计,钻具组合,钻头选型,水力参数,火成岩防漏堵漏等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对该井施工瓶颈技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压裂返排是水力压裂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返排方式是影响增油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压裂返排理论,并结合现场实际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结论,对临盘油区下步压裂返排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