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震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不是地震而是建筑物。地震使得平时被忽视的建筑物抗震设防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通信工程在如今已经和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往往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会对通信工程建设的设施造成严重的损害。地震对我国通信基础设施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每一年都会对通信工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对此问题应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提高通信工程的抗震性能,可以说是通信工程建设中的一大重点。考虑问题要具有全面性,通信工程的抗震设防强调的是对于地震要防患于未然,在运营过程中考虑地震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即使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通讯系统也能正常的运转。阐述通信工程建设中的抗震设防,希望对相应的建设人员有所帮助,技术上有所交流。  相似文献   

3.
地震是残酷无情的,我们有时庆幸它发生在大海和荒漠之中,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是按地震烈度划分区域,按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进行抗震设防.而事实上,地震的预报和预测,人类目前还没有完全掌握,不能排除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抵御地震的方法,但限于古时候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实践能力,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抗震设防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震安全是人民安全的重要方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大量民居抗震设防措施不足,很有必要了解民居抗震设防的基本常识,掌握技术要点,进行科学应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可能造成的房屋破坏,以及其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要建设抗震设防安全的房屋。a.场地选择。b.地基处理。c.建筑物结构整体合一、布局得当,保证房屋平面和立面规整、比例得当。d.多布置构造柱,利于支撑和抗水平力。e.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延性。f.墙体处理得当,墙体的砌筑符合规范要求。g.结构选型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h.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之后国家提高了中小学校舍的抗震设防类别,要求针对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舍实施全面排查鉴定和抗震加固以使地震设防区的中小学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标准.在总结了上海市中小学校舍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定对校舍鉴定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中小学校舍工程加固设计的依据及方法,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居民建筑基本上未考虑抗震设防.一旦发生地震,必将导致人员严重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并将引发极为严重的二次灾害.文章分析了当前此类地区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6)
我国地震灾害的发生在世界上的排名相对靠前,属于地震多发的国家,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占比较大。从有关地震灾害损失调查报告中发现,发生地震灾害时,对农村民居的破坏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民居的建设缺乏抗震设防,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农村民居的抗震工程建设需要得到重视,通过对农村民居建设合理的改进,提高民居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地震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而且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我国各地地震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要兼顾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而且要采用相关的抗震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王趣 《知识窗》2008,(6):54-54
地震作为地壳的运动形式,全世界每年要发生数百万起,我国早在2000年前就有关于地震的记载。真正能造成灾害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有十几起,造成毁灭性的1-2起。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由于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是直接导致受伤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抗震结构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地震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假如能准确地预测未来大地震的地点、时间和强度,无疑可以拯救无数生活在地震危险区的人民的生命;如果能预先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等设施的破坏、减少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因其自身结构特征和其材料本身特点,其抗震性能不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如不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和有效地进行施工方面的质量控制,很难抵御地震灾害。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面积砌体房屋严重倒塌,教训是十分沉痛的。因此,从地震中吸取惨痛的教训,在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防中,从抗震设防技术的理性思维出发,做好抗震设防的设计技术工作和施工过程中质量有效控制,并对其薄弱部位采取可控对策,对提高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为抵御地震破坏作用,对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按照抗震要求设置构造柱可以增强砌体结构抗震能力,其与圈梁(现浇板板边加筋)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对墙体产生约束作用,在遭遇强烈地震时,不至于突然倒塌,以满足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中构造柱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地震灾害表明,地震破坏和人员伤亡主要由建筑物的破坏及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造成。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教授所讲:“地震灾害是可以有效地减轻和防御的。”要避免地震造成巨大的破坏,应做好震害防御工作。震害防御工作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地下清楚、地上结实”。“地下清楚”就是要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基情况、活断层分布等;“地上结实”就是采取设防措施,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对场地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钻孔勘察资料,建立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一维波动方法给出了场地地表设计地震动参数,并考虑场地工程地质单元划分,对场地进行了分区。为开发区编制其防震减灾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及加固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又接连发生8次7.8级以上强震,其中包括4次8级以上地震(6级以下的小震不计其数),它们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和经济损失,特别是在通常不视为地震强危险区的印度竟然也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人们禁不住要问:地球到底怎么了? 一、地球在颤抖 也许很多年后,人类会说:我们的坏运气是从土耳其开始的!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西北部Kocaeli省省会伊兹米特市东南7km处发生7.8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共造成17127人死亡,43953人受伤,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这次地震造成财产直接损失在30亿到65亿之间,相当于土耳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5%~3.3%,众多城市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具有突发性的特点,至今可预报性仍然很低,强烈地震常造成人身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我国属地震多发国家,需要考虑抗震设防的地域辽阔,因此研究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村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震波是检测地动变化的重要工具 到目前为止,地震是人类经常遇到的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每年发生的地震达50万次以上,其中10万次可以感觉到,造成破坏的有100次以上.世界上造成人员死亡最严重的地震发生在中国,1557年发生的一次地震大约死亡83万人,199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约24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