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缓解视疲劳口服液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考察,寻找最佳生产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设计考察pH值、加热时间、过滤系统、灭菌温度4个因素对原花青素含量的影响,选出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结果:药液pH值对原花青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在pH值为4、药液煮沸5分钟,以澄清板为过滤系统,灭菌条件为100%40分钟时所提产品的原花青素含量最高,产品性状最好。结论:生产过程中应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含量,确定了最佳的比色反应条件。在超声波辅助提取下,考察了提取溶剂、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的影响,确定了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超声时间25mi n,超声温度30℃。在该条件下,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含量为10.74%。结果表明: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线性范围宽,适用于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稳定性二氧化氯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爱士 《科技通报》2008,24(1):109-113
为考察制备方法和存放条件对二氧化氯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在选定了稳定性二氧化氯含量测量方法后,研究了吸收体系、稳定性二氧化氯制备方法、吸收剂浓度、pH值、吸收液二氧化氯浓度、光照条件、存放温度等对稳定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二酸法可较好地分析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的浓度,用溶有稳定剂的吸收液吸收二氧化氯制备稳定液较好,过碳酸钠、过硼酸钠是较好的稳定剂,溶液中稳定剂的浓度不用过量,二氧化氯稳定液的pH值控制在10左右,吸收液中二氧化氯的浓度不影响稳定性,并且溶液应在暗处、低温下保存。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对黑曲霉JLSP-15淀粉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其热稳定性较差;最适pH为pH 6.0,在pH4.0-8.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Ca2+对淀粉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Fe3+和Cu2+对其活性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唐良华  夏黎明  苏敏 《科技通报》2006,22(5):622-627
利用均匀设计法对Bacillus sp.ZJU318产酶的最佳培养基进行了快速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其最适产酶培养基为:3.28%黄豆粉,0.023%蔗糖,0.075%K2HPO4,配制时的pH为12(灭菌后pH为8~9);此外,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8℃,接种量20%,摇瓶装量20mL(250mL三角瓶)。在最适的发酵条件下,脂肪酶的发酵水平可达24.7U/mL。Bacillus sp.ZJU318脂肪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40℃保温1h,活力几乎没有损失;但是,在50℃和60℃的条件下保温1h后,酶活降低得比较明显;酶作用的最适pH为9.0。在pH7~10,该脂肪酶较稳定,但是在酸性的环境中,酶的稳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环境因素对杨梅叶原花色素的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风》2017,(5)
杨梅叶原花色素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作为功能性成分应用于化妆品、医药与食品领域的可能性。本文主要研究环境因素中的光照、温度、p H和金属离子对杨梅叶原花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对杨梅叶原花色素的实际应用进行初步探究。通过设计不同环境因素的对照试验,利用香草醛-硫酸法测定原花色素含量的变化,以此为依据对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外界条件中,自然光、D65(人工日光)和UV(紫外光)光源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稳定性;60℃以下的温度在短时间内对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在p H值为4.3~8.0范围内,杨梅叶原花色素趋于稳定;杨梅叶原花色素对Cu~(2+)、Fe~(2+)、Mg~(2+)、Pb~(2+)这四种常见金属离子十分敏感。因此,杨梅叶原花色素若要作为功能性成分应用于工业生产,如下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保持其稳定性:避光,60℃以下的温度,p H值为4.3~8.0范围内,避免Cu~(2+)、Fe~(2+)、Mg~(2+)、Pb~(2+)这四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椰壳活性炭对人工染料废水中酸性大红G进行吸附,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废水pH与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活性炭用量下,酸性条件对人工染料废水都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而温度从20℃~60℃范围内其吸附效果基本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在不加酶的情况下,研究了温度对大麦淀粉中水溶性还原糖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选择中温淀粉酶对大麦淀粉进行水解。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在料水比为1∶25,温度60℃,时间15min,pH6.0(自然pH),加酶量为7.5μ/g的条件下,可以使大麦淀粉水解为DE值8~10的糊精。  相似文献   

9.
王向阳  蔡政军  许朝霞 《科技通报》2000,16(Z1):107-110
为解决青菜干制中的叶绿素保存问题,在100℃下烫漂1~5min。发现随烫漂时间增加,叶绿素含量从1min的96%降到5min的80%。烫漂3min可杀死过氧化物酶,此时叶绿素保存率为91%,护色效果较好。在pH7.0至pH8.3烫漂液中烫漂,发现在pH7.3时,叶绿素保存最好,其含量为92.98%。在烫漂液中加0.05%的Mg2+或Zn2+离子,处理后总叶绿素比对照组要高,Zn2+的处理效果略优于Mg2+处理。烘制温度从60℃至80℃,发现烘制温度越低叶绿素保存越好。在60℃下,1cm厚,烘制3h,能较好地保存叶绿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铁盐和镁盐改性粉煤灰处理模拟印染废水,通过正交实验对不同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粉煤灰的投加量等条件下处理印染废水,对其脱色率和CODcr的去除效果研究与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优控条件。结果表明:当硫酸亚铁和硫酸镁质量比为10:1时改性粉煤灰,在其投加量为1.5g,pH为3,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60min时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最大。该工艺简单,以废治废.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IC反应器处理洗毛废水,研究了进水COD浓度、有机负荷、进水pH值和反应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C反应器处理洗毛废水,进水COD浓度为4 000mg/L,有机负荷小于18.8kgCOD/(m3·d)时,有机负荷对出水COD的影响不大,COD的去除率稳定在75%以上,当有机负荷高于23.2kgCOD/(m3.d)时,出水水质恶化。运行稳定的IC反应器具有较强的抗酸碱冲击能力,实验条件下IC反应器能在进水pH值6~9之间运行良好。IC反应器在25℃~35℃下运行良好,当温度低于25℃时,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莹  李才国 《科协论坛》2007,(8):312-313
本文主要就比色法、蛋白质沉淀法、甲醛沉淀法、酶解降度结合HPLC法、物理测定方法在亲核试剂存在条件下对原花青素进行酸解降度后测定原花青素含量的研究近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皮革样品进行pH值测定来研究ISO-4045皮革水萃取过程的3个试验条件,发现萃取温度20℃-25℃对结果影响不大,不同的振荡时间和振荡频率对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过滤萃取液对测试的稳定性有帮助,用三级水作为萃取介质结果重现睦不好。  相似文献   

14.
黄涛  蒲万芬 《内江科技》2011,32(7):19-20
泡沫驱油是提高恶劣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起泡剂的优选至关重要。对于常压下各种起泡剂的起泡性能研究较多,但油藏条件下的起泡性能研究报道甚少。本文通过对季铵盐类、阴非离子等多少种表面活性剂在高温(60℃-120℃)、高盐(矿化度20000mg/l)条件下的起泡性能研究,表明同等浓度(0.2%)下ALCD-1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起泡性能,并在120℃温度下、老化30天后半衰期高达500秒,泡沫细腻,强度高。同时还表明ALCD-1这种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对盐度和温度并不敏感。通过自主设计的油藏条件起泡性能评价装置,对CO、N、烟道气复配0.2%的ALCD-1在(温度范围60-120℃,压力范围4-15MP)下形成的三种22泡沫体系进行了起泡性和稳定性研究,实验表明:①CO2泡沫在90℃,8MP条件下的起泡性能最好,且起泡性随温度降低而降低;②N2泡沫的起泡性在温度压力等条件的变化下,起泡很稳定,在120℃,8MP条件下,起泡高度和半衰期都呈现最佳;③烟道气泡沫烟道气泡沫的起泡性能很好,且半衰期也较长,但不同的气液比对起泡效果有一定影响。本文针对CO、N、烟道气三种主要驱替气体22进行了在油藏条件下的起泡性能的研究,对于实验结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今后的非混响提高采收率方向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贤慧 《科技风》2012,(6):208+213
本试验利用马铃薯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到两株稳定性较好且混合培养后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 L-7和 L-14.以4g/L 的高岭土悬浊液为模拟废水,对混合菌产生的絮凝剂进行絮凝条件试验,其结果表明:温度对絮凝剂影响最大,其次是培养时间,然后是加 Ca2+浓度,影响最小的是PH.最佳絮凝条件是 pH=7,培养时间=48h,Ca2+浓度=0.7g/L,培养温度=35℃.絮凝剂在溶液中存在 Ca2+时,才能产生较为明显的絮凝作用  相似文献   

16.
酶水解法加工牛胎盘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萍 《科技通报》2001,17(6):67-70
研究了酶法加工牛胎盘时酶的选择、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及原料的预处理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多种蛋白酶的处理均能大幅度提高产品回收率,最佳的应用条件是每克原料加入400u中性蛋白酶,pH为7.8时40℃或45℃水解60min。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全氟辛酸钠(SPFO)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LAB)复配体系。探究温度、pH、电解质对复配体系表面性能的影响以及复配体系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SPFO与LAB复配后具有协同作用,在25℃时,SPFO、LAB、复配SPFO-LAB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5.45、38.80、20.10 mN·m~(-1)。在pH=3~11之间,SPFO-LAB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随着溶液的pH增大而增大。SPFO-LAB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随着电解质(氯化钠和氯化钙)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SPFO、LAB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过110℃老化30 d后,在T=75℃,c(CaCl_2)=30000 mg·L~(-1)条件下,复配SPFO-LAB的界面张力仍能达到0.001 mN·m~(-1)的数量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控制盐酸普普卡因注射液的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本文对影响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稳定性的因素作了实验研究发现: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pH值大于6或消毒温度高于100℃或在常温下不遮光放置均会影响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均质温度、均质压力两方面对苦杏仁蛋白溶解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均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在20℃~60℃的范围内均质温度越高,蛋白质溶解度越高。在50℃条件下,均质压力越高,蛋白质的溶解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羽毛的生物降解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羽毛角蛋白是一种环境污染有机废弃物,通过微生物对角蛋的进行降解为合理利用,可以使它成为丰富的饲料蛋白来源。适当的降解方法对于羽毛资源的转化有着重要作用。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地衣芽孢杆菌细胞转化羽毛的条件,得出角蛋白酶的合成和羽毛的分解指标,三因子最合适配比为:液料比20:1,反应pH 7.5,BC细胞加量0.5克,40℃下120 r/min处理72 h,其中细胞加量对羽毛分解有关键影响。粗酶液最适温度在37℃,在35℃~40℃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不同pH下酶活变化明显,在pH 5-8范围内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