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新的观念:让语文教材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系统要编写语文新教材,首先必须搞清语文教材的本体。如果不搞清楚语文教材的本体就去编语文教材,是难以编好的。语文教材的本体是什么呢?以笔者的孤陋寡闻,好像还没有人提出和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材的...  相似文献   

2.
我们总说课时不够用的理由是什么?且以小学语文为例。有一位为课时不够用而苦恼的教帅,给我算过这样一笔账:教材中有精读课文40篇左右,一篇课文平均需要两个课时,共需80个课时;12个“语文天地”需要近70个课时。这样算来,需要150个课时才能基本保证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可是,一个学期除掉法定节假日等,满打满算一共不足130个课时。听他这么一算,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黄宗耀语文教学在强化基本功训练时,必须做到“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呢?我国语文教学专家袁微子先生指出:无论什么文章,一旦选进语文教材,就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作品,而是整个教材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基本功训...  相似文献   

4.
王新宁 《快乐阅读》2013,(10):93-93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譬如语文,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它什么也没有了。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天地。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  相似文献   

5.
思想教育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语文教学在思想教育方面担负着特殊的使命。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呢?下面谈几点认识。一、利用教材渗透思想教育①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积极的思想意义。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是文选式,教材系统选编了古今中外优秀的名家名篇,有领袖、哲人的精辟论述,有文学大师的经典之作,文质兼美,其思想内容总体是积极的。这就为我们利用教材渗透思想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写作手法看,有动人心弦的论述,有逻辑严密的议论,有细致入微的描写,有感人肺腑的抒…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2008,(4):52-52
问: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中有名旬“精诚所加,金石为开”,我们平日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里为什么不采用这个说法,两者有什么区别?“精诚所加”的“加”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7.
在教材解读时,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教材要反复地读”这一句话。开始我并不是完全理解,怎么说我也有十年的教学经验,难道还读不懂小学语文教材?有必要反复地读吗?而在几次解读教材后,我似乎才明白什么叫“解读教材”,才摸索出解读教材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提倡“心根语文”的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教材呢?  相似文献   

9.
在教材解读时,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教材要反复地读”这一句话。开始我并不是完全理解,怎么说我也有十年的教学经验,难道还读不懂小学语文教材?有必要反复地读吗?而在几次解读教材后,我似乎才明白什么叫“解读教材”,才摸索出解读教材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从教十余年,愈教愈困惑,就像一个曾经踌躇满志的旅行者,在长途的跋山涉水中渐渐失去了目标。语文是什么?语文怎么教?面对今天学生厌学、老师难教的尴尬,我们应该反思什么?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对象,譬如语文,除了一本课本外,就是一大堆练习,其它什么也没有了。现在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就语文而言,它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老师更多地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的天地。教无定法,学亦无定法,课程的"教学过程"变得  相似文献   

12.
教材是什么     
新学年的教材变了,如何应对这些新变化?有没有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窍门?那我们就得思考:教材到底是什么?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谈及语文,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总是会在语文是什么,什么是语文活动等问题上纠结。本来很简单,很明白的问题为什么总是让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纠缠不清呢?我想恐怕是语文方面的专家相对比较多,对语文和语文活动的解释也就比较多了。  相似文献   

14.
刘新巧 《宁夏教育》2011,(7):140-140
站上三尺讲台,教师就是一道风景。这道风景吸引着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去领略"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的意趣。语文是什么?新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窦桂梅说:"站在学生面前,我就是语文。"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教好语文?  相似文献   

15.
一、中小学语文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现状调查 儿童文学作品大量地入选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那么我们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难题?了解的儿童文学作家又有多少?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多少?他们的期盼是什么?等等。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给中文专业函授班本科及其专科的学员(基本上是小学和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中,组织了有关“中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情况摸底”问卷调查。发出问卷580份,回收580份,100%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6.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答问十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编者按:国家教育部已正式发文,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今年秋季起将在全国推广使用。本刊记者特就新教材编写和使用中的有关问题,再次采访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顾之川博士,现将采访录整理刊登如下。一、这次高中语文教材改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启动的?为什么要新编高中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编写和修订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答:准确地说,这次教材改革,不是对现行教材的修订,而是新编,是完全不同的一套教材。因为尽管新教材仍然保留了一部分传统篇目,但从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年初,为了迅速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选定了华东师大一附中编的《语文试点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作为初一试点班的教材。一年来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我们觉得中学生应当有比较好的自学语文的能力。《教材》包括附录有81篇诗文,这就给积极引导学生自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同时还让学生订了统编教材。这么多篇课文,每周六课时,全学期实际授课时数不足一百节课,又要学生多读书,又要课时少,教学方法上就必须要有个大的改变。我们提出了语文教学要由立足于教师的  相似文献   

18.
适用教材及题目小学语文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地五作文题目:问题思路点拨:对外貌的不满意正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呢?可写题目:《我最无能为力的问题——粗腿》《从小到大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圆脸》《我的问题我解决》小学语文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地十一作文题目: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实验教材正由编者的案头进入课堂,接受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到底怎么样?当前的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了搞清这些问题,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我们坚持在学期末组织城区教师对实验教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市271个四年级教学班的语文任课老师,回收书面调查问卷542份。  相似文献   

20.
高雪玉 《学语文》2013,(4):11-12
语文课程内容依托教材("课程内容教材化"),再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内容。它是具体而动态的,并不是语文课程有什么内容我们就教什么内容,并不是语文教材有什么内容我们就教什么内容。如何避免这种"教内容"、"教教材"现象,我们必须从文本出发,从学情出发,对语文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做出合适的选择与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