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惊悉丁淦林老师逝世,无比悲痛.丁淦林老师是我国著名的新闻教育家,新闻史研究专家.他的逝世是我国新闻教育界、新闻史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也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丁老师年长我七岁,从年龄上看我们是同辈.但是从学术上来说,他是我的前辈,是我敬慕的思师.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我刚到江西吉安电视台工作时,一位即将退休的新闻前辈送给我一句话:"工作在新闻战线,要处处如履薄冰,事事如临深渊."当时,我并不理解他的意思. 这位前辈退休前的一天,我到他的办公室,正好碰到他在整理东西.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档案袋,小心翼翼地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叠发黄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新闻都是经济新闻一位财经网站的编辑对我说,现在的经济新闻几乎都是社会新闻.沿着他的思路我考虑了一下,总结出:现在社会上的新闻几乎都是经济新闻,(这里不光指的是社会新闻,还包括其他各类新闻,统称为社会上的新闻)并引发我对经济新闻概念的新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新闻都是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4.
我国申请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国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温州苍南的生意人尤其关心.去年7月16日中午,我从一名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处听说,北京申奥成功后已有许多苍南人到北京去寻找商机,我就请他立即采写好这篇新闻并发给报社,但他觉得没办法完成.因为当时他除了这条新闻线索外,没有其他的材料,而他一时又缺乏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他提出,能否等了解到足够的相关材料后再发这篇新闻.但我觉得这条新闻的时效价值非常重要,若错过时机,新闻价值将大打折扣.但要很快采写好这篇新闻是有一定难度的,若一家一家企业地去采访,时间上也不允许.看来,关键还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网络,尽快和在北京的苍南籍商贸人员联系上.  相似文献   

5.
我国申请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国人民关心的一件大事,温州苍南的生意人尤其关心.去年7月16日中午,我从一名从事新闻工作的朋友处听说,北京申奥成功后已有许多苍南人到北京去寻找商机,我就请他立即采写好这篇新闻并发给报社,但他觉得没办法完成.因为当时他除了这条新闻线索外,没有其他的材料,而他一时又缺乏获得相关信息的渠道.他提出,能否等了解到足够的相关材料后再发这篇新闻.但我觉得这条新闻的时效价值非常重要,若错过时机,新闻价值将大打折扣.但要很快采写好这篇新闻是有一定难度的,若一家一家企业地去采访,时间上也不允许.看来,关键还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网络,尽快和在北京的苍南籍商贸人员联系上.……  相似文献   

6.
我的一位朋友自从爱上了新闻写作后,他的妻子经过选择后专门给他订了一份北京的<新闻与写作>杂志,目的让他经常阅读这份杂志,不断从中了解、熟悉新闻理论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当优秀的业余通讯员.  相似文献   

7.
做"土记者"的父亲带我入了新闻的门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或者说最让我感到"纠结"的问题是:新闻在哪里?我大学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和新闻完全不搭边.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一张白纸".我的父亲是我新闻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他退休前一直是乡村初中的语文老师,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新闻.他从20多岁给县广播站投稿开始,40多年来一直痴迷于"业余通讯员"这个他认为"最有意思的职业".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广阔的田间地头.他总是在自行车把手持挂个包,随摊备掏出里面的钢笔和本子,记下他认为是"新闻"的事儿.然后熬个夜或者起个早,把稿子写好,传到电台和报社,之后就是准备在广播里听到或者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名字.那种幸福的期待,伴随了他40多年.  相似文献   

8.
十年前,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时候,曾求教一位新闻老前辈:怎样才能当好一个新闻记者?他回答得非常简单:"建议你多看点韬奋的东西,尤其是他关于报刊的一些论述."这之后不久,我又以同样的问题求教于一位大学新闻系的老师.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回答几乎与那位新闻老前辈的回答如出一辙,他说:"如果你认真看看韬奋的东西,特别是他关于报刊的一些著述,会受到启发."这位老师把他的一套《韬奋文集》借给了我,并为我在目录上圈出了重点,还说:"我再找些韬奋的东西给你."开始,我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理来看《韬奋  相似文献   

9.
刘佳蓓 《青年记者》2017,(18):102-103
曾经想要创办中国的“报业托拉斯”的成合我,在报业经营和新闻理念上都有相当先进之处,其实用性、大众化、平民化的办报思想以及西式的报业管理方式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下面,笔者仅就成合我的新闻教育观及其局限作相关探讨. 成舍我的新闻教育观 赴欧美考察游历的经历给了成舍我深刻的感触.游学期间,他认真考察和访问了国外一些新闻学校,并将美国的新闻教育与欧洲国家的新闻教育进行比较,他发现在美国随便去哪个报馆,都有新闻学院出来的学生.回国后,成合我决定创办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0.
这个女人说:“由于你不能忘怀他,所以他再也不可能长眠,他也不可能安息.”不知生,毋宁死.如果要用一个断语来描述法拉奇之奇,再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是的,我,我问、我听、我说、我观想、我写,我创造的唯我的新闻现实.这不是说法拉奇的新闻写作带有虚构的成分,只是强调她从“我”出发,从“我”站立的方寸之地观照被政治、战争、国与族群、人类这些大命题笼罩的“可怜虫”,不失为一种智慧之选.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但是,不同记者对同一件客观事实的报道,往往产生不同的新闻价值,引起不同的社会反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察问题的新闻视角不同所致.角度平常,写出来的新闻就平淡无奇,角度新颖,写出来的新闻就会富有新意和感染力,新闻价值高,会收到最佳的社会效益.新闻视角的高下分野,与记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强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社会阅历及新闻敏感力有直接的关系.去年我在和田地区的一次采访经历使我对这一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期间,我随中央代表团南疆分团赴喀什、克孜勒苏、和田等地州采访,短短五天发了六条消息,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就在离开和田地区的前一天晚上,我看到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同志在宾馆门口长时间与各族群众亲切交谈,突然想起和田是司马义·艾买提同志的故乡,请他现在谈一谈回到故乡的感受,一定是篇很有新闻价值的录音专访.于是,我走上前去,请他的秘书转达我的采访意图,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并转身对我说:“10分钟后,我们就在这里谈,好吗?”我飞快地跑回房间,背起录音机,就赶到约定地点等候采访.采访开始后,司马义·艾买提同志微笑着同我握手,问我要谈什么.我说:“和田是您的故乡  相似文献   

12.
年终统计的时候,驻马店市人民医院说图书管理员郑志军在省以上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七十二篇。一个小小的县级医院,怎么出这么多新闻?我立即去核对。在小郑那小小的图书馆里,我细细翻看他的见报剪贴本,果然不错,有的稿子还被几家新闻单位转载或转播呢!我高兴地要求他谈谈在小天地里是怎样抓新闻的? 他笑笑说:其实,原来我也认为天地小,没啥新闻可抓。不过实践改变了我的看法。他谈起了开始写稿时的一件事:一次,  相似文献   

13.
刘万永 《中国记者》2012,(10):49-50
我得到的是另一个雅号:藏獒 "他是一个天生的斗士,向不公宣战是他的信仰;他是一个悲悯的义士,为弱小呐喊是他的本能.他所留下的那些文字,给了我们藐视黑暗、追求光明的勇气." 这是2009年腾讯网颁发"年度教育记者"时给我的颁奖辞. 一名年轻记者看到后问我:"你是不是从小就立志从事新闻工作?" 我说,我本科是学教育的,大二时还不知道新闻的5个W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4.
铸文先铸魂     
我国宋代爱国诗人辛弃疾曾经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结,他经常怀念军旅生涯,想当年"醉里挑灯梦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曾工作过的新闻单位的领导、恩师、同仁,帮助我由一个新闻"盲人"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没有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我或许一事无成.这就是我魂牵梦萦的情结.  相似文献   

15.
萨空了原名萨音泰,蒙古族人,1907年生于四川成都,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35年,他追随成舍我南下上海,担任《立报》副刊编辑工作.这段时间既是他新闻实践活动中空前成功的一个阶段,也是新闻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新闻改革与新闻教育改革研讨会不久前在郑州举行。当我听说新闻界前辈、全国高校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温济泽同志莅临郑州参加会议时,便决定拜访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但有关人员挡驾说,温老很忙,且年事已高,不便会见记者。后来在一次报告会散会的归途中,我趁机向温老提出采访他的请求.承蒙他应允,并说“时间很紧,随便聊聊吧。”  相似文献   

17.
何微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也是我的授业恩师.生前,每当新年来临,他总会寄我一张贺年卡,以示殷殷期望之情.  相似文献   

18.
那一次采访,极其偶然.但在我的新闻生活中却颇为重要,它使我感受到职业责任、新闻敏感和记者的社会良知.去年冬天,在一次采访中无意听到李富保的名字.他是西平县航运公司的一名船员,1993年2月20日,在长江的安徽马鞍山江面,为抢救一个落水幼童不幸牺牲,留下一个贫困的家.他的遗孀赵素芳和3个孩子生活无着,陷入困境.听到这个情况,我的心隐隐作痛,随即放弃了原定的采访计划,来到李富保的遗孀赵素芳家.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我刚到电视台工作时,有一位要退休的新闻前辈送给我一句话:"工作在新闻战线,要处处如履薄冰,事事如临深渊。"当时是这位前辈退休的前一天,我到他的办公室,正好碰到他在整理东西。他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档  相似文献   

20.
我领到了一张记者证,墨绿色的。我成了《解放军报》的一名记者。和我同屋的是一位老记者,方正的脸庞,宽阔的前额,戴一副近视镜,举止沉稳,每日里埋头写稿,十分认真。我受命采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他——邵一海。真没想到.我们的交谈.成为我踏上新闻工作岗位难忘的一课。假如你是《解放军报》的热心读者,一定对邵一海这个名字不感到陌生。因为我军三十年来一些英雄人物的报道,象安业民、王杰、麦贤德、陶绍文……他都参加了。也许读者最为熟悉的是他近几年发表的《所谓“二月逆流”的真相》《“联合舰队”的覆没》《最佳轨道的探索者》《在核科学技术的高地上》《希望之光》……他那朴实流畅的语言,简洁明快的风格,给军内外的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他从一九五○年走上新闻岗位,写了近两百万字的新闻作品,有不少佳作被收入通讯特写、报告文学集,有的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一九八四年他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