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青锋 《新闻三昧》2008,(12):31-3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种期刊9000多种、报纸近2200种、广播电台270多个、电视台302个、各种网站70万个。与此同时,我国各大院校新闻学类专业点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5年的统计,我国有新闻学专业点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点146个,传播学专业点24个,编辑出版学专业点50个,广告学专业点232个,  相似文献   

2.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将新闻传播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2001年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学科门类调整的征求意见稿,又将新闻学和传播学并列为两个一级学科,放在社会科学门类。这一升格,一方面反映了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新闻与传播学的重视,另一方面折射出新闻与传播学迅猛发展的态势。据统计,至2001年底,新闻与传播类的专业点已达250多个,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等多层次并存的局面。但是还应对新闻与传播学通才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林喦  李昱慧  黄鑫 《今传媒》2009,(8):94-96
近年来,我国的新闻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经有近400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或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的教学点(即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在校生超过15万人.①令人遗憾的是国内每年庞大的新闻专业毕业生队伍却不能满足媒体市场的需求.探究问题的实质是相当一部分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能力与新闻事业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学生的新闻传播专业认同、认知与职业发展意向的关联为研究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新生和毕业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年级对新闻传播专业均呈现低认同高认知,在重新选择专业的职业发展意向上倾向于选择非新闻传播类.该现象与法学单科类大学属性有关,但在其它单科类大学中也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5.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景刚 《当代传播》2004,(4):86-87
学界对新闻职业道德和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关系有颇多讨论。李金铨教授将新闻专业主义放到了新闻实务和记者素质两个层面上加以考量。他认为新闻专业主义在理论上大抵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追求报道的客观公正,一是职业的伦理道德.这种职业的伦理道德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发现和传播新闻信息时,要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标准进行取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我国新闻史上著名报人王芸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王芸生在《大公报》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从新闻客观公正性、担负社会责任等五个方面分析其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旨在为当下新闻从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5,(12):28-31
公民记者的出现引发了新闻信息播报系统的重要的变革,但其隐含的先天性缺陷,也带来了新闻职业伦理的降低、新闻信息整体质量下降、新闻专业要求的削弱等负面影响。本文从生发机制、理想追求和精神核心三个层面,讨论了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记者在本质追求上的契合,并提出从新闻行为构建、新闻文本构建、行业规范构建、人才培养构建、制度规范构建五个层面对本土化的新闻专业主义进行构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南宁新闻从业者为样本,从宣传价值、商业价值和专业主义三个方面探讨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新闻媒体专业只是体现在新闻伦理、新闻价值、新闻机构以及新闻人四个方面,有着新闻体系的专业性,也有着新闻体系的单一性。在新媒体语言环境下,对于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及变革也给新闻媒体带来了内涵与外延性的拓展。所以在新媒体语言环境下的新闻专业应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与操守。传统新闻业集体转型、职业新闻人身份确认以及新闻伦理的观念重建。  相似文献   

10.
何冬英 《新闻世界》2013,(5):303-304
本文由2012年底两则医患新闻报道,探讨新媒体时代坚守新闻专业主义面临的困境及相应的对策。新媒体时代复杂的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几大难题:一是零时间信息生产对新闻时效性的重新定义,二是公民记者成为影响新闻场域的新兴力量,三是新媒体浮躁氛围下寻求存在感。要解决这些问题,重构新闻专业主义,需要从传媒业、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标准与伦理等多个向度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只有十来所大学有新闻专业,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500多所大学设置了新闻专业。到2005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由1994年以前的66个发展到661个,其中2004年一年间就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在校生也超过13万人。①然而由于高校人才的泛式培养,在新闻教育中缺乏人才的专业细分,在实际求职中,缺乏竞争优势,与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区分度不大,这是长期困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  相似文献   

1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宣传重点抓得再准,没有扎实深厚的新闻根底,想写出好新闻那是枉然。新闻根底包括新闻专业理论和新闻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新闻专业理论是新闻实践的升华和总结,也是指导人们从事新闻实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姜文姬 《新闻窗》2013,(6):80-81
一、国内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现状据2013年9月在新疆召开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大会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当前开设新闻传播学类的本科专业有661个,其中新闻学类专业209个,广播电视专业146个,广告学专业232个,编辑出版学专业50个,传播学专业24个。  相似文献   

14.
如果把1998年看作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新闻教育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一个较为普遍的事实是上路快,但后劲不足.其后,新闻教育则引进传播学,强调术理并重,增加学术含量,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却又面临动手能力差、还不如外专业学生的指责.  相似文献   

15.
邓涛 《报刊之友》2008,(6):77-78
关于当下的新闻教育,一个数据令人惊叹:目前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共有770余个,在校生逾15万人。名校老大哥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国人民大学敏感于重大新闻与舆论导向的研究,复旦大学专注于沉稳而深刻的学理探索,中国传媒大学立足于广播电视传播力的多方位思考,武汉大学着力于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上的结合,华中科技大学执著于传媒科技与新闻传播相结合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闻教育的四大缺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教授介绍。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统称新闻学类专业点)开始了“超常规”发展。据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年~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年~2004年,5年又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70个;  相似文献   

17.
李岩  李赛可 《新闻界》2014,(1):11-16
在福柯的话语理论视野中,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历史、建构性的权力—知识话语。在国内学者对新闻专业主义探讨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质疑"专业化"与"专业主义"对于新闻业而言的合理性,即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内核——客观性难以实现;新闻的大众化特性消解了专业化的可能性;新闻专业主义只是新闻实践的一种模式。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在悖论以及新环境下其理论与实践所显露出的局限,质疑了试图维护新闻生产之专业垄断的专业主义话语。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专业网站(频道)是指以新闻传播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网站(频道)。自1999年国内首个传媒频道——浙江在线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建立至今,传媒网站(频道)规模数量大增,形态逐渐成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传媒网站(频道)已达200多个,内容涵盖众多门类和分支;有些已经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在业界与学界形成较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专业教育方式面临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个“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创办新闻与传播学院。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成都商报》在社会新闻版面上推出了专业新闻+公民新闻合作采访报道的城事e闻专栏,它主要依靠QQ群和博客两个平台,尝试在网友发言中寻找、筛选民生新闻,该版面的诞生也标志着国内纸质媒体公民新闻实践进入实质化运作阶段。但是作为都市报媒体一个新兴的公众新闻版面,它在新闻专业主义方面实施的怎样,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新闻把关等方面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本文就从城事e闻专栏的运作模式和报道内容及形式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