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入新课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进入学习情境,为学习新知识作鼓动和铺垫,架起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因此,新课的导入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下面仅以乘法运算为例来看新课的导入。  相似文献   

2.
吴亚萍 《福建教育》2005,(6A):38-39
不论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年轻的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大体都会表现出如下特征:第一,按复习铺垫、以旧引新的逻辑,进行“封闭性导入”的设计,期望直接导向新知识的形成与掌握。之所以称作“封闭性导入”,是因为我们从大量的现场研讨中发现:有些“复习铺垫”由于其暗示性不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思维,它们往往成为学生基础性资源生成和师生有效互动的直接障碍。  相似文献   

3.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导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集中注意力,带入情境和铺垫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导入,使学生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中如何导入新课,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要巧设导语,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巧妙提问导入法、猜谜导入法、温故导入法、歌曲导入法,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让他们迅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教育》2000,(2):23-23
在每堂课开始时,教师通常采用复习上一课的内容作为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有机地联系起来,也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复习导入法一般通过提问、练习、自述、诵读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不是缺少数学,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的眼睛。教师在任何教学中都不妨仔细地思考一下,学生在相关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尽可能让学生从实践中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新课导入时,应有意联系日常生活问题、相关学科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营造一个数学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的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7.
李东荣 《广西教育》2013,(34):16-17
导入是课堂教学信息的起点,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具有引起注意、激发动机、铺垫、设疑的作用。好的导入可以使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层次地进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所以,良好的导入技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本文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对导入技能的构成、应用等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课导入方式有两种主张:一种主张采用复习铺垫。重现与新知密切联系的旧知,找到与新知识相关联的旧知识作为“固着点”;另一种主张创设生活情境,直接引入,这样不仅省时,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两种主张各有其利弊,但也带有偏见。其实,数学课堂导入的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吃透教材后灵活运用、精心设计。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新课导入呢?  相似文献   

9.
一、实现知识衔接初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合理应用数学知识之间具有的联系性进行新课导入,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新知识,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迅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进而保证学生能够更为迅速地接受新知识。  相似文献   

10.
曹晓菲 《学周刊C版》2011,(9):121-121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归纳、总结已有的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等.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好铺垫。所谓课堂导入,即以最短的时间.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将学生带进课堂.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导入是整个英语课堂教学有机组成部分中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导入应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创新性.教师应该要注重导入的方式方法。一个好的课堂教学导人可以顺利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一节数学课要让学生认真来学,导入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因此如何设计导入环节可以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好的导课设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从设疑、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设计别具匠心的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12.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新颖、恰当、精彩的导入,不仅能促进知识的迁移,顺利地把学生带入新知新境,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达到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激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优美的氛围里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现说说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非常重要,其不但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能让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观。一、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也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教学导入方法。在通过复习导入法来进行教学导入时,教师不但要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还要注重教学导入的联系点、问题情境的设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营造气氛。例如,在  相似文献   

14.
1.联系旧知识导入。这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法,通常是以复习提问或做练习开始,教师提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内容,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相似文献   

15.
朱晓燕 《考试周刊》2009,(38):119-120
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首要环节,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课堂导入时,教师要避免导入时间过长,偏离重点,生搬硬套的做法,而应根据教材与学生的特点巧妙地运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才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所学知识,启发他们对有关话题的思考,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新内容、新知识作铺垫。  相似文献   

16.
一、温故知新,衔接自然 由于初中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是有内在联系的,所有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必须充分联系已学的知识,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即以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为支撑,将新知识纳入已经掌握的旧知识结构中,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正如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所言:所有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课堂导入的意义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使学生思维活跃、精力集中,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恰当的课堂导入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来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方法及应用举例1.复习导入法高中地理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新旧知  相似文献   

18.
导入是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良好的导入为教学成功做了良好的铺垫,是能让课堂生动起来的催化剂,恰当的导入能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赵会英 《考试周刊》2010,(37):43-43
设计新课的导入是新的教学内容的开始,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为新知识作铺垫,为新旧知识搭建桥梁。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如何运用常见的新课导入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8,(67):122-123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始的一环就是导入,教师成功地设计导入、运用导入,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有效实现从已掌握知识向新学知识的自然过渡,能很好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教育部新颁发的英语新课程标准,探讨了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