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与图书信息──毛泽东读书方法浅探余五妹毛泽东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多方设法寻找有关的书籍阅读。他拥有最大的财富是书,他藏书达数万册,书是他重要的精神食粮。他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党可以一日不...  相似文献   

2.
谎言     
夜深,丈夫回家,“我今天公司有事,所以晚回来一会儿。”心想:黄脸婆,我去舞厅了,气死你。妻子说:“看!我给你热的饭都凉了。”心想:其实我也刚打完麻将,饭本来就是凉的,谁给你热啊!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毕生勤奋好学,读书不辍。无论在童年还是晚年,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均坚持读书。毛泽东曾自述道:"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其读书方法是标记批注式阅读。他每次读书,都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点,或画上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抗日战争时期住在延安的那段日子里,他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书,他在这些书的许多段落、章节也都作了圈点与勾画。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一直陪伴他的那套乾隆十二年  相似文献   

4.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李达想到延安去为党做些工作。他在重庆找到组织部长博古。博古问:“你去延安要什么条件?”李达回答说:“我只要有口饭吃。”博古听后冷淡地把他打发走了。事后,博古对周恩来同志讲,李达想到延安去,竟然还向党提出条件。周恩来迫问,“他要什么条件?”博古答:“他说要有口饭吃。”周恩来气愤地说:“他说要口饭吃,就是没有条件嘛!你为什么要赶他走呢!”  相似文献   

5.
中午的狼狈     
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身为值日生的我拿着饭勺给同学们舀饭.他们非常挑食,不要这个不要那个,尤其是孙启程,最难伺候.他说:“先舀我喜欢吃的肉.”我给他舀好了肉,正准备舀饭,他却一把抢过饭勺,说:“我只吃这些.”我寸步不让,用手扯着他饭盒里空的那一端说:“不行!鲁老师说,饭可以少舀点儿,但是不能不吃!”就在我说话的时候,孙启程猛地一扯,把饭盒抢了过去.他脸上笑嘻嘻的,甚是得意.哎,真拿这个偏食大王没办法.  相似文献   

6.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书,像沙漠里的指南针,又像黑夜里的北极星,时时刻刻都在默默地为人们导航,为人们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7.
许多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博览群书并嗜书如命。其中不少名人还有一些读书的雅号呢。1.“通天晓”——孙中山孙中山10岁进私塾读书,从12岁起,又接受西式教育14年。由于老师用英语讲课,他就白天专心致志听讲,晚上还请人辅导英语。孙中山读书具有勤学好问的精神,他说:“学问学问,不学不问,怎么能知!”由于他知识极为广博,所以同学们给他取了个“通天晓”的雅号。2.“毛夫子”——毛泽东毛泽东的青年时代,虽然斗争紧张,工作繁忙,但他仍然抓紧时间学习。在他的住宅中,床头、桌上、藤椅的扶手上,常常堆放着长…  相似文献   

8.
打从记事起,每次我们兄妹3个吃饭时.母亲总是催促:“快点吃,不然饭凉了!”我们刚加快速度狼吞虎咽时,母亲又说:“慢点,别噎着了!”于是我们又放慢了速度。我心里纳闷,到底该快点还是慢点?  相似文献   

9.
知名企业家马云最近一番关于读书无用的话引起了热议.他说:“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成功不成功跟读书多少没关系.”“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去哪里,装得太多就成了油罐车.不读书和读书太多的人,都不太会成功,所以别读太多书.”他强调:“人可以少读书,多干事.”  相似文献   

10.
读书与悟道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恒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所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竟如此地充满轻蔑,心中可就来了火,怒道:“我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木匠哪有资格妄加评论呢?能说出道理来也就算了,说不出道理就得把你处死。”  相似文献   

11.
吃饭要细嚼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约学生去他家吃午饭。他们吃的饭和菜与学校大食堂并无什么区别,菜只有黄豆、咸菜、花生之类。吃饭前陶先生问大家:“一口饭到嘴里,要嚼多少次才能咽下去?”同学们面面相觑,只好乱猜:“两三次吧!”“大概八九次可以咽下去。”陶先生说:“你们吃饭用牙齿咀嚼,还是囫囵吞下去?你们可以试一试,把一口饭嚼成泥后吞下去,要嚼多少次?”于是大家试起来,最后才知道,要嚼三十多次。陶先生告诉大家:“人的牙齿能把食物嚼碎,嘴里还可分泌唾液来协助牙齿工作。唾液不但有搅拌作用,还有杀菌和助消化的作用。”他又说:“人在忙时,或粗心…  相似文献   

12.
中午,雨还在哗哗地下着。老师拖堂,早已过了放学的时间。我十分焦急,哪还有心思听老师讲课?心想:妈妈早上说今天天气不好,要给我送饭,不知来了没有。我有胃病,不能吃凉饭,外面那么冷,妈妈即使来了,饭也凉了,我吃了胃又要疼,这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谦谦君子、豪豪丈夫不是饱读诗书之人。书可以启智,书可以治愚,书可以给人以灵性,书可以造就伟人。而“读书养气”则是李建永的独特感受。他视通万里,博采中外,议论古今,分别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读书是养气,是输入;写作是释放,是输出”、“写  相似文献   

14.
名人爱读书     
袁枚“吃书”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痴瘤。”袁枚善于“吃书”、读书时咀嚼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zaopo)。  相似文献   

15.
看我这一招     
我家儿子在幼儿园吃饭经常是最后几名,弄得老师很头痛。在家更糟,连饭都不想吃,每次姐姐叫他:“郭靖,收玩具,洗手吃饭。”他一听就哭:“我不要吃饭,我要玩玩具!”然后,大家又哄又骗,软硬兼施。才把他带到饭桌边,半口眼泪半口饭地吃。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们不给饭他吃呢。每餐  相似文献   

16.
小刺猬     
冬冬一张口,那吐出来的话儿呀,句句带刺儿。妈妈对他说:“冬冬,天凉了,再添件衣裳吧。”他说:“妈妈要闷死我呀?”爸爸对他说:“冬冬,你早餐吃得大少了,再吃点儿!”他说:“爸爸要胀死我呀?”爸爸妈妈挺生气,就说他象只小  相似文献   

17.
早年农村经济落后,饭常常吃不饱,自天要帮着父母干农活,如果淘到书只能在晚上读。晚上读书颇不方便,因为经常停电,家里有一盏油灯,灯芯细,亮光小,冒出的烟却又浓又粗,没看几页书就会薰得睁不开眼。因为油灯陪我看书多年,无形中与它有了感情,那盏油灯“其貌不扬”,吃油多发光少,但在我眼中却是我的伴读书童,陪我走过了那段落后而又美好的读书时代。  相似文献   

18.
1950年2月28日,毛泽东访苏归来到达沈阳。在毛泽东休息时,叶子龙让卫士李家骥看一下饭准备情况。服务员对李家骥说:“都是东北特产,不用看,差不了。”李走进食堂一看,果然如此,非常丰盛,比北京政协开会还好!李想,这么干要坏事,非挨批评不可。后来听说,这是高岗的旨意。 毛泽东在高岗等领导陪同下来到食堂,一进餐厅,李家骥就发现毛泽东的脸沉了下来。就餐时,毛泽东只吃了面前的空心菜等,喝了几口葡萄酒,又吃了点饭。除礼节性地请胡志明多吃多喝外,毛泽东不大一会儿就放下筷子,吸起烟来,整个晚饭只用了半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与悟道     
杨旸 《山东教育》2004,(21):20-20
近日读《庄子》,书中有一段话颇令人深思。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有一个在堂下正在做车轮的木匠过来问道:“请问国王读的是什么?”桓公说:“是圣人的书。”木匠又问:“圣人还活着吗?”桓公说:“已经死了。”木匠听后不禁感叹地说:“既然圣人已死,那你昕读的东西就不过是圣人的糟粕了。”桓公听他的话中对自己所读之书竞如  相似文献   

20.
据《吕氏春秋》卷十七记载,孔子带着门生周游列国时,被匡城人“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粒”,极度困顿。门生颜回好不容易弄到一点粮食,连忙生火煮饭。当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从锅里抓了一把饭送到嘴里吃了,很不高兴,对颜回的为人产生了怀疑。待颜回把饭送到他面前时,他故意说:“刚才我打瞌睡时梦见死去的父亲,想祭奠他老人家,饭要干净才行。”颜色连忙说:“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煮饭时,烟尘掉在锅里,我不想把饭都泼掉,又怕先生吃了烟尘,于是我就把这一团脏饭抓起来吃了。”孔子听了颜回的话,心里很不平静,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