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雨果:浪漫主义的领袖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法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 法国文学史上最具才华的作家之一。《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是雨果最著名的小说。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1827年发表历史剧《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提出了系统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  相似文献   

2.
<正>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和代表作家,又是积极的政治活动家和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具有巨大思想力量和艺术价值的浪漫主义长篇历史小说,发表于1831年。1830年前后,整个欧洲处于政治大动荡之中,封建反动势力同资产阶级进行了复辟与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维克多·雨果(1802——1885)逝世100周年快到了。在纪念雨果的日子里,笔者在这里粗略地谈谈其代表作《悲惨世界》的创作方法,以及与之有关的问题,就教于同行和读者,参加对雨果的纪念活动。维克多·雨果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这大概是世界公认的。但是其代表作《悲惨世界》是一部怎样的作品,是浪漫主义作品,还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目前在我国说法不一。有的说:“《悲惨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其理由是“小说的很多章节,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如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命运,以及滑铁卢战役,1832年巴黎的街垒战等,都写得比较真  相似文献   

4.
维克多·雨果于1802年2月26日出生在法国贝桑松的一个军官家庭。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将军,后宣誓效忠波旁复辟王朝。母亲也是王室的热烈拥护者。雨果在中学时代就对文学发生了浓厚兴趣。他的文学活动是从他为《文学保守派》杂志写稿开始的。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都歌颂保王主义和宗教。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与诺蒂埃的结缘,促使雨果开始转向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首领。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写了长篇序言,即著名的浪漫派文艺宣言。在序言中雨果反对古典主义的艺…  相似文献   

5.
雨果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相似文献   

6.
维克多·雨果(1802—1885)其所以成为法国浪漫主义文艺运动的领袖、浪漫派的灵魂,不仅因为他撰写了许多浪漫主义理论著作,指导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创作了一系列浪漫主义的诗歌、戏剧和小说,给法国浪漫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雨果的浪漫主义小说创作中,《巴黎圣母院》是一个典型的艺术范本。它具备着雨果浪漫主义创作的一切要素,鲜明地反映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文艺观。  相似文献   

7.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他写过大量小说、戏剧、诗歌和评论,他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1831)、《悲惨世界》(1862)、《海上劳工》(1866)、《笑面人》(1869)和《九三年》(1874)都曾翻译成世界上多种文字,在全球广泛流传。雨果的父亲曾在拿破仑统治下的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作过城防司令,少年雨果随父住在马德里,那里有一所西班牙贵族学校——神学  相似文献   

8.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他是个多产、多才的作家,在诗歌、戏剧、小说各个方面都有可观的成就。长篇小说《笑面人》是雨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的政治立埸和小说的主题雨果在青年时期曾拥护过保皇党,但一八二四年以后走向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崇拜拿破仑。一八五一年,他因反对拿破仑第三政变而被迫长期流放;流亡在国外长达十九年。他在流放前和流亡期间,已成为一个坚定的资产阶级共和主义者。一八六九年发表  相似文献   

9.
雨果小传     
维克多·雨果,法国诗人、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贡献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雨果出生于1802年,当时正值拿破"仑帝国的鼎盛时期。祖父是一位普通的木匠,父亲则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雨果天资聪慧,喜欢读书,9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0岁时因发表诗集《颂歌与杂诗》,获得国王路易十八赏赐的年金。1830年7月…  相似文献   

10.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雨果一生的思想政治观点几经改变,这是当时法国历史的急剧变化和阶级斗争的复杂情况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他和马克思是同时代人,但他没有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而坚持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但他所创作的那些抗议专制暴政,对人民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出身于军官家庭。父亲信仰共和主义,母亲则信奉旧教,拥护王室。由于受母亲影响较深,他青年时代同情保皇党,后因目睹波旁王朝的黑暗反动,政治立场从保皇主义转到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后又走向资产阶级共和主义,晚年成为热情的民主主义战士;哲学上他由信奉天主教到自然神论,到泛神论;文艺观上,他接受了社会民主思想的影响,由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不自觉的参加者发展成为自觉的主将,反对已经成为僵死教条的伪古典主义,明确而系统地提出了积极浪漫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著名积极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这部长篇小说的成功得力于思想和艺术的多元性。以往的评论者多数只谈到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典型形象是小说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却很少深入研究,作者的“美丑对照”的美学主张在《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形象塑造上得到忠实的体现和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雨果     
雨果,V·(Victo Hugo1802—1885),法国作家。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藏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雨果幼年曾随从父亲行军到过意大利,西班牙等以风光明媚著称的滨海地带。11岁时,跟着母亲和两个哥哥返回巴黎,居住在一所古老的修道院里。雨果的母亲信奉旧教,拥护王室,专政治上和他的丈夫正好是对立的?青年时代的雨果同情保皇党,反映出母亲的保守立场对他的影响:雨果从小爱好文学,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相似文献   

15.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一生著作等身,他的小说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海上劳工》等都为我国读者所熟知和喜爱。法国作家阿拉贡曾经说过:“全世界人民由于雨果认识了法国,就像由于但丁认识了意大利,由于莎士比亚认识了英国,由于普希金认识了俄国,由于歌德认识了德国。”由此可见雨果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885年6月雨果逝世,法国举国哀悼,巴黎万人空巷为他送行。雨果的一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他既是文学家又是斗士,一生笔耕不辍,又积极参加实际政治斗争。就像伏尔泰、…  相似文献   

16.
咖啡友情     
“哈!你叫啥啊?”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时,还真给他唬住了。“雨果!不会是写《巴黎圣母院》的那个雨果吧?”我呆呆地问。“你才是那个雨果呢,维克多·雨果都上天110多年了,他要是在这,非吸干你的血不可。咱坐不改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杰作。作品展示了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大全景,是世界文学史上公认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深刻反映了时代的问题。《悲惨世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灵魂之战,是一段完整的心灵朝圣历程,它给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以诸多有益的启发[1]。  相似文献   

18.
浅谈《巴黎圣母院》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煜 《现代语文》2006,(1):75-75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在诗歌、戏剧、小说、文艺理论诸方面都有重大建树。在文学领域,贡献最大的是小说创作,如《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捞工》等。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形象,歌颂了劳动者的光明磊落、诚实善良,谴责了封建专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教会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表现了仁慈与爱情创造人间奇迹的人道主义思想。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紧张非凡的故事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和无处不在的对比等浪漫主义表现方法。而其中,…  相似文献   

19.
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家。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他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贝让松。雨果的父亲是细木匠的儿子,在大革命时代当了军官,帝政时代升为中将,并被晋封为伯爵。他的母亲,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和保王主义者。显然,父母的政治观点是相敌对的,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雨果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这对他世界观的形成和后来的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雨果从小爱好诗歌。他十四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立志当个大作家。十五岁那年,他以自己的长诗应征,受到法兰西学  相似文献   

20.
在群星灿烂的法国作家行列里,有一颗光芒四射的巨星,他就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旗手、法兰西民族的伟大儿子——维克多·雨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