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是学生集体最基本的群体。一个优良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对生活在这个群体里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股无形的教育力量,促使全体成员身心健康不断地发展。反之,一个不良班风的形成,也会象一种腐蚀剂,使人心涣散、集体瓦解,助长歪风邪气。马克思早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人的道德精神的成长,应该是集体对个人有效教育的极重要的结果。既然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影响,那么要培养和教育个体就要培养和教育他所在的集体。只有提高了整个集体的思想素质和道德面貌,才会形成影响教育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良好环境和巨大力量。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之后,集体自身就会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境界     
作为一线的教师,每个人都在追寻一个梦,那就是使自己的教学达到一定的水平,上升到一种境界。有的人可能追寻了一生也没有找到,而有的人可能短短的几年时间就颇有心得。那么教育有没有最高的境界呢?或者说最理想的境界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能不能与好书交朋友呢?我的回答是:“能!”因为,我觉得,生活中不能没有书,如果没有了它,生活将会变得  相似文献   

4.
我想把我们开始教育和培养的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几个雕塑家带着自己的刀子同时来到它旁边,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象,使它具有灵性,体现出人类的理想。这些雕塑家到底是谁,有多少人? 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而家庭中最细致和最有才干的雕塑家是母亲,第二是教师个人,他有精神财富、智慧、知识、能力、爱好和生活经验,有智力、审美和创造等方面的需要,有自己的兴趣和志向;第三是对每个人产生强大教育影响的集体(儿童集体、少年集  相似文献   

5.
快乐是每个人生活里都渴望的一种状态,如果你的身边围绕的都是快乐的人、事、物,那么你很容易开心起来。相反,如果身边都是一些让你烦心的事情,心情自然也就低落了下去。现在,什么事情最容易让你感到快乐呢?快来测測看吧!  相似文献   

6.
有人认为:教师职业是一项职业倦怠较为普遍的职业。一项培养人的事业,一项具有无限魅力的创造性工作,怎么会令人倦怠呢?如果教师的生活毫无智力的挑战与创造的乐趣,如果教师的生活缺少精神的意义,如果教师的教育工作与"日常生活"完全脱离,那么教师就很难在漫长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被安排在社会的不同位置上。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不仅有助于确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奋斗目标,而且会产生奋发进取的动力,激发内在的潜能。那么,怎样培养这种社会责任感呢?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前途和命运的人,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一切创造性劳动和高尚行…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目标,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实现呢?大部分人往往坚持到一半就放弃了,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而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呢?巴尔扎克说过:"拼着一切代价,奔你的前程。"人只有坚持不懈地为目标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有时需要勤奋的精神、不懈的斗志及耐得住寂寞的心境,如果拥有了这些特质,那么实现自己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俄国杰出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一生从事化学研究,勤奋不息,硕果累累,由于生活清  相似文献   

9.
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高度成熟,或者说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就在于形成个人独特的卓有成效的教学风格。那么,如何促使每个教师在不懈追求教学艺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一、乐教,把兴趣和艺术结合起来日本教育理论家小原国芳在《教师论》中说:"只有不断努力、具有进步的热烈的探究精神的人才能使人灵化,迸发  相似文献   

10.
集体荣誉关乎个人,高于个人。一个班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不管是普通一员,还是班干部,都有职责需要完成。每个人都要做好分内的事。这样,这个集体就会变得井然有序。但在现在的班集体中,我们看到个体集体意识的缺失,集体荣誉在学生心目中变得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11.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好的教育力量。"实践证明,班集体以正确的方式组织起来,就形成了巨大的教育力量,因为集体对于一个人的教育影响是通过模仿、感染、暗示、从众、认同等心理机制实现的,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因此,作为班主任,要专注于打造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级团队,让自己领导的集体充满阳光。那么如何打造班集体的精神动力呢?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出现的过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处理办法。如果班主任能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适时地科学引导,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相反,如果不能正确认识,急功近利,轻则事倍功半,重则事与愿违,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那么,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错误与过失呢?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每个同学要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只有人人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幸福美好的生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那么,我们的责任来源于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4.
一个功能健全的班集体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一、以集体主义精神凝聚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一般群体 ;集体一旦形成 ,具有比各个成员相加更大的合力。那么 ,作为一个班集体 ,能够把几十个互不熟识、个性各异的学生个体联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并且产生强大的合力 ,靠的是什么呢 ?靠的是集体主义精神。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是组织集体活动。所以 ,一个新的班集体组合之后 ,迫切需要的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  相似文献   

15.
徐延春 《班主任》2001,(9):36-36
随着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能.因此,时代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16.
奖赏,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惩罚,使人们的精神受到震动,感情上产生自疚。赏罚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如果在学生工作中加以正确运用,坚持以奖励为主,辅以必要的惩罚手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而且也是利用学生荣誉感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使用赏罚手段呢?  相似文献   

17.
白开水     
生活像什么?很多人都这样问过老师、朋友或自己。如果问生活是怎么样的?有人会说"生活是幸福的",有人会说"生活是残酷的",也有人会说"生活是平淡的"。那么,生活到底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刘继红 《班主任》2007,(12):24-25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圈400米长的跑道,那么初三就是这一圈中的一个拐弯处。面对可能左右自己人生走向的升学压力,面对青春期的困扰,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那么,什么是初三孩子"最需要的时候",家长怎样做才能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帮助"呢?下面,根据我多年带初三毕业班的经验,谈谈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生活里,政府、知识界和社会公众都在言说教育。因为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民族命运和每个人的幸福,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基础。那么,如何实现教育的理想促进社会发展?怎样造就人的好品质和健全的情感?如何通过接受教育解决生存的难题,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一边是无数考生梦寐以求的北大,一边是一所普通的技术学校。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标准来衡量,周浩的选择明显不是进,而是退。但处在个人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都有选择受何种教育、将来干什么的权利。那么既然在北大的学生与生活,让周浩感觉"痛不欲生",那么与其在不适应中虚度时光,倒不如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