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缺失成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红菊 《科教文汇》2008,(35):13-14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职业道德是事关教育百年大计的大事。然而今天在许多高校,一些背离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有失师德师范的现象屡有发生。本文从利益、观念、制度、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以期对当前的高校师德建设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下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高校青年教师整体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但少数在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就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培养的首位、激发教师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营造良好的校园师德建设环境等方面上下功夫,在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师德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着重阐述了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师德方面的教学体会:进取,努力提升自己;负责,认真上好每堂课;师爱,关心爱护每一住学生。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全社会尊师重教风气倡导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乃至教师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的作用,现仅就师德建设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想。师德建设就其含义来讲,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二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三是教书育人,循循善诱;四是勤奋学习、钻研业务;五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六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而且还应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要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表率,良好的师德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灵魂。一、师德建设面临的冲击。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各级各类学校长期而重要的课题。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现实的社会环境,教  相似文献   

5.
杜毅 《科教文汇》2010,(1):18-19
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使传统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由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入手,分析了网络教学对师德要素的新要求并尝试提出加强新环境下师德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问卷调查法,从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三方面对洛阳市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市区公众的环境意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现环境知识与环境态度、环保行为不一致的特征。受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影响,环境知识掌握较差的是男性群体、20岁以下及40岁以上群体和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群体;环境态度积极性及环保行为自觉性较差的是20~40岁群体、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群体;收入对公众环境意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5.12汶川特大地震,考验了我们的教师,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挑战,从师德之源、师德之境、师德之行以及师德之径四个方面追溯师德的培养须以师爱为本、文化为涵、法律为责,并进行多维拓展,才能最终内化为师德。  相似文献   

8.
孙现国 《科教文汇》2008,(25):17-17
师德建设是师资力量建设的关键,对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师德的内涵、师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及师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崔洁 《科教文汇》2023,(22):18-21
发展性教师评价通过教师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肯定、自我期待、自我提升,最终促成教师达到自我实现。高校教师师德评价应聚焦教师发展需要,结合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主体确保师德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基于发展性评价的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使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成长发展需求相结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秦靓 《科教文汇》2011,(17):5-5,10
在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需要以新的、发展的姿态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除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更需要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以保证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优良的师德师风有利于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文章从三个方面对高尚师德的具体表现作了分析。作为一种精神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赋予高校师德建设新的内涵,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要从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和营造良好环境氛围等方面来开展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董玲 《科教文汇》2009,(18):12-12
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所学校的立身之本。优良的师德师风有利于教师教好书、育好人。文章从三个方面对高尚师德的具体表现作了分析。作为一种精神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4.
师德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得以发展的基础.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在工学结合过程中融入师德教育;通过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乡村教师师德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教育行政部门、乡村学校管理者和乡村教师对师德作用的理解不深刻,乡村教师师德提升的意愿低迷,乡村教师师德提升缺乏指引、缺少乡村环境支持。针对这些问题,乡村教师师德建设应该采取以思想政治为引领、以师德建设规律为依据、以师德建设资源投入为基础、以师德建设制度为规范、以校乡互动形成推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运动弱势群体学生现状为出发点,认识到这一群体问题的重要性,通过探讨该群体的形成因素,来提出相应策略,关怀运动弱势群体,以此缩进该群体与其他运动学生的距离,并激发该群体的运动兴趣,培养其终生体育的意识,使高校校园体育教育环境逐渐和谐。  相似文献   

17.
刘转 《内江科技》2013,34(1):35+71
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该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重视教育环境的建构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王宏武 《科教文汇》2013,(10):17-17,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单单只是学校环境,还包括社会的大环境和家庭的小环境。随着社会和网络的不断开放,在各个环境的影响下,现在高校里的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部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道德背道而驰,部分行为甚至抹黑了大学生群体,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呈现着下滑的趋势,令人担忧。因此,构建和优化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期间能够给学生起到激励性、引导性、约束性和提升性等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单单只是学校环境,还包括社会的大环境和家庭的小环境。随着社会和网络的不断开放,在各个环境的影响下,现在高校里的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部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道德背道而驰,部分行为甚至抹黑了大学生群体,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呈现着下滑的趋势,令人担忧。因此,构建和优化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期间能够给学生起到激励性、引导性、约束性和提升性等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娄底近代教育作为湖南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影响深远,涌现了以蒋孝原、罗转重等为代表的一批励精图治的近代私立名校校长,他们以其高尚的师德和毕生精力立足教育本源.以引领时代的教育思想、锐意创新的办学实践,谱写了娄底近代教育的辉煌篇章,在教育理念、学校管理、师资招募、学生德育、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群体共性,对当代娄底教育,乃至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恒久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