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的缩略形式.亦称“简缩”或“省作”.一般是非四字格成语简缩成四字格成语。如“翻手为云覆手雨”→“翻云覆雨”.“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千金”。但“四字”不是成语的终极缩略形式.四字成语还有缩略成二字的。不过,二字的成语缩略式一般不把它看作成语。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表达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使语言精练,使语言形象生动,还可以丰富充实口语词汇。”(王力《中国成语大辞典》序言,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就成语的形式而言,多为四字格,有些成语的省写形式却是二字格。二字格成语是由四字格成语简化而成的,如“砖引、抛砖、引玉”是“抛砖引玉”的  相似文献   

3.
汉语“四字格”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形成的,一般都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汉语中“四字格”所占的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四字格”成语在英汉翻译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四字格"角度论述了成语的基本性质,梳理了其基本类型,并指出了人们在运用成语时应注意一些细节,旨在规范"四字格"成语使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种语言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四字格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而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文章分析了汉语四字格成语与俄英成语之阅在地理环境及宗教信仰差异、动植物、数字和颜色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在“信”、“顺”和“功能对等”为翻译标准的基础上,讨论了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结构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我调查过古今兼收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88.8%,重在收录今人常用成语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94.1%,从古今成语运用来看,四字格成语似有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本文试图从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民族文化心理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结构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我调查过古今兼收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88.8%,重在收录今人常用成语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94.1%,从古今成语运用来看,四字格成语似有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本试图从民族的社会化背景包括民族化心理来谈谈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北京密云师范学校季宝金1、从构成的语素来看,成语四个语素居多,也叫“四字格”。例如,星罗棋布、胸有成竹、前车之鉴、锦上添花等。也有少数非“四字格”,如,百闻不如一见等,而惯用语三个语素居多,也叫“三字格”。例如,泼冷水、开小差、抱粗...  相似文献   

9.
成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与成语本身运用多种修辞格是分不开的。成语运用修辞格不但精当,而且种类也较丰富。一、叠字在四字格成语中,常把同一的字或单音词重叠起来使用。成语的叠字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前两字叠用,其公式为 AABC,如“比比皆是”“历历在目”“斤斤计较”“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咄咄怪事”等。  相似文献   

10.
汉语的成语丰富多彩且被广泛使用.文章通过对5446条成语的定量分析,发现无论是其“四字格”的基本形式,还是语法结构、语义结构都呈现出鲜明的均衡对称性.了解和掌握成语的均衡对称性,有利于加深对成语中词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汉英成语的对比,结合汉语四字格成语特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英译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汉语成语四字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的语言实践中,成语的出现率相当高,而且绝大多数成语都是四字格的,这种语言现象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原因,同时也有着汉语自身的原因。本文拟对汉语成语四字格的有关问题略述管见。一、汉语成语四字格之成因首先,从汉语语法上讲,四字成语内部可组成多种多样的结构关系。古汉语词汇中,单音词占绝对优势,众多的成语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因此有一大部分四字成语的四个音节都是单音词.换言之,也就是成语的四个音节基本相当于四个意义单位.就汉语语法讲,四个意义单位可以组合成多种结构关系,这种多…  相似文献   

13.
人们以四言形式为准则 ,采用径引原文、概括故事、删节或增添词语的方式 ,将成语凝固在四字格中。笔者通过对《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成语的考察 ,说明非四字格的成语实在是微乎其微 ,因而可以得出汉语成语基本上都是四字格的结论。由于汉语成语存在着四字格化的强烈趋向 ,在鉴别熟语中成语与非成语时 ,语素组合的长短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张鑫 《邢台学院学报》2012,(4):112-113,119
通常我们认为成语仅仅局限于四字格,但四言并不是成语的本质特征,成语中不乏三字的例子,并且三字格成语有言简意赅、表现力强等优点,因而应重视三字格成语的存在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主要在搜集、整理三字格成语的基础上,简要说明界限不清的三字格成语、词和惯用语在区分时应注意的问题,并选取收录标准较为严格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作为取材对象,对其中的73个三字格成语从来源、形式、意义、内部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从形式上看,成语基本上是“四字格”,惯用语大多是“三字格”。这不只是一种音节的选择,也是文化上的一种选择。“四字格”是最具汉语和汉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文化中的“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而“三字格”则比较通俗,易在口头传诵。《三字经》等之所以选择了“三字格”这种形式,就是因为它短小、通俗、易于传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语言学界对于成语研究的逐步深入与广泛发展,对于非四字格成语的研究也逐渐进入到语言学学者的视线之中,而八字格成语作为非四字格成语当中的一大分支,其研究也渐渐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突破。研究对类似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类八字格成语进行了简要的性质概述、现象提问、归纳分类,并对这类成语的八字格形式转换成四字格形式的原因展开了初步的分析推理,但是也并不能穷尽,还需要进一步地搜集归纳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7.
大同方言中有许多惯用语性的四字格,这些四字格惯用语与四字格的成语有相同的平仄搭配形式,把两者对比可以看到四字格(包括惯用语和成语)平仄搭配的一些规律:平平仄仄是一种主要的搭配形式;声调搭配拗者占少数;变式更符合自然语言的习惯。大同方言四字格惯用语平仄搭配与四字格成语搭配的不同又可以看到"×平×仄"是四字格一中主要的形式,这种格式更符合汉语实际运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提高英译汉水平,优化译文质量出发,举出若干译例,并通过对例句的翻译分析,提出在英译汉中发挥汉语“四字格”词组和“四字格”成语优势,借助其节奏感使译文更加优美。  相似文献   

19.
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形式。成语具有结构的定型性和意义的整体性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一,并列结构。常见的有四部分并列和两部分并列,以两部分并列为主。四部分并列的如。青红皂白、喜怒哀乐”等。两部分并列的绝大多数前后两部分的语法结构都基本相同。例:  相似文献   

20.
四字格成语常运用音节的重复来增强表达效果,这种音节重复现象在修辞上称作重言叠韵。四字格成语重言叠韵的主要形式有:一AABC式这类成语前两字重叠,后两字不重叠。如:比比皆是头头是道历历在目井井有条蒸蒸日上落落大方济济一堂愤愤不平前两字重叠,重叠部分对后面的词语起修饰、限制作用,用以强化词义的程度和感情色彩。如“津津有味”,“津津”意思是“兴趣很浓的样子”,用“津津”形容“有味”,更突出了有味的程度,指很有滋味或非常感兴趣。又如“闷闷不乐”,“闷闷”的意思是“不舒畅、心烦”,“闷闷”修饰“不乐”,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