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构建和谐图书馆是促进教育和谐的有力支撑.高校图书馆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收藏者、传播者以及校园文献信息中心,其地位、性质、职能等都决定了它与伦理文化、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图书馆员--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者和读者需要的服务者,都提出了一定的伦理要求.本文按照管理主体的不同,分别以管理伦理建设、创新伦理建设和职业道德为重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承担着进行高级文化创意专门人才的培养、创新文化的应用,以及服务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高职院校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专业资源的有利条件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优势,具有强大的文化创意资源聚合与创意产业的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文化支撑着大学的教育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理念,与树立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团队协作、制度的健全同样重要。把教育管理理念和大学文化之间要紧密地结合需要创新高校办学体制机制、注重人文教育、提高创新能力、整合资源、构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网络和环境这几个方面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知名的创业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效、创新的机制为技术转让提供核心支撑;人性化的制度保障了公平适当的环境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励的文化成为教师创造发明的原动力。机制、制度与文化三维度形成强大的合力,提升了动态能力,使其能够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深入拓展市场机会,严格管控风险,为旧金山大湾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成长的重要载体,学生档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强化服务理念、创新学生档案管理入手,通过完善的学生档案管理,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实践育人工作定位于探索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育人机制和载体,积极营造良好创业生态环境,积淀创新创业优质文化,培育职教双创基因,成为培养顶层拔尖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人才的强大助力,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和思想支撑。通过"一体双驱多引擎"格局的双创实践育人基地建设,能够推进高职院校有效地整合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资源,有利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实现从双创意识培养到双创素质培育再到双创项目实践过程的完整对接,使创新创业教育突破理论教学表面,真正落实到实践育人根本。  相似文献   

7.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高校作为支撑.建设创新型高校首先应当进行管理创新.创新高校管理,根本在于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中解放出来,把教育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创新的核心和目标.建设一个坚强的创新型领导集体是高校进行管理创新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和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创新之举。梁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价值,将其资源开发与保护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是发展新时代教育的必由之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以红色文化精神引领青年创新创业,积极探索"红色文化+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用红色文化资源充实创业教育内容,有序搭建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通过红色文化进课堂,营造校园红创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红色资源进实践,创建高校创新创业育人基地,识别创业机会;红色品牌进项目,促进"产学研"转化,提升红色资源经济效益,实现红色文化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助力红色文化有效弘扬。  相似文献   

9.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高校作为支撑。建设创新型高校首先应当进行管理创新。创新高校管理,根本在于转变观念,要从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中解放出来,把教育创新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教育创新的核心和目标。建设一个坚强的创新型领导集体是高校进行管理创新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初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梳理初中化学教材中传统文化素材资源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传统文化素材资源开发和应用的路径:作为课堂引入、情境创设的素材资料;作为课堂教学、主题复习的教学案例;作为课后延伸、习题开发的命题素材.认为应用传统文化素材资源进行教学时应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授之于“渔”而非“鱼”.  相似文献   

11.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Finnish system of basic education and the means it employs to support good learning and health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or all students. The excellent learning outcomes of the Finnish comprehensive school indic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evelop a system with both quality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equity and equality for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article, special needs education is seen as an important, but not dominant, aspect of Finland’s inclusive polici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five theses central to a working mode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创造型人才,教育需要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是造就新人的活动。要造就新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就要靠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教材内容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培养时代所需合格人才战略计划的完成。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进行教材改革,为教学整体改革迈出第一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成人高等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种学历补偿,也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措施。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的最好体现。在新的形势下,传统成人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滞后,课堂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生出勤、课堂秩序、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问题。因此,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优化成人课堂教学管理,调整管理策略以适应优质课堂教学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的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创新型”的课堂教学要讲求高度的艺术性 ,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精神满足和艺术享受。课堂教学应该在其目标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人文素养的高低是创新型人才的一项判断标准。因此,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对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影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因素,归纳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的人文素质教育关键环节,形成更加适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校本教研是源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需要而展开的教研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看法、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教育能力等四个方面来调查分析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成人学历教育是顺应社会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教育形式,由于多方面的客观因素影响,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学效果普遍偏低。针对这种情况,应深入研究收效明显的授课方式,以提高成人学历教育的专业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揭示素质教育的本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潜能开发的教育。教师只有树立新的教育观,提高“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及进行创新性问题解决等能力,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体验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企业关注员工素质提高切入,提出高职院校要培养企业适用的人材,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要不断的改革和探索。文章提出体验教育思路,即高职思想道德教育要与企业员工培训接轨,并融合现代企业体验式培训的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规律,形成高职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形式。文章从体验教育的背景、内涵、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教学的反思几个方面阐述了体验教育在高职院校实施的作用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