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邮票目录是集邮者的向导。大概所有集邮爱好者,特别是外邮的爱好者,都有过面对陌生邮票,急于了解它的“籍贯与背景、兄弟和姐妹”的经验。拥有更多的邮票目录,无疑是每个外邮爱好者都孜孜以求的。斯科特目录、米歇尔目录、吉本斯目录,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但对大多数国内邮人来说,却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幸运的是,在网络集邮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有了更方便、更经济的选择:网上邮票目录。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1月25日,市邮协1月份月度学术研讨会在三楼会议室举行,学术委副主任胡不为主持,童国忠、羌陆明等33人到会。江苏省邮展评审专家组成员俞康骏等专程与会。研讨会由潘钧主讲《法国电子邮票》。世界第一枚电子邮票于1969年3月诞生在法国巴黎南部埃松省蒙  相似文献   

3.
雕刻版暗记邮票暗记按版别划分的一种。在雕刻版印制的邮票上所做的暗记。广义上的雕刻版暗记,包括在影雕混合套印中雕刻版上做的邮票暗记。多是利用雕刻版线条和点子特征,采用雕刻文字、符号、数字、线条等方式,来巧妙地表现邮票暗记。其暗记大多采用邮票图案上文字中的某个字,或与邮票主题有关的某个字,而且这些文字都具有笔画简单的突出特征,如“中”、“工”、“人”、“大”、“山”、“二”、“八”及阿拉伯数字等。用阿拉伯数字表现的暗记,常与邮票面值或志号中的某个数字相关联。如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12,(1):51-51
“张大千作品选” 现当代中国画家作品邮票—直是新中国邮票一大亮点。30多年来。以套票形式发行的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何香凝、李可染、吴作人等的作品、邮票及以组合形式发行的关山月、叶浅予、于非图等的作品邮票,都深受人们喜爱。笔者欣赏这些国画大师及名家的精品佳作邮票,在啧啧赞叹的同时,又不禁喟叹:为何还不发行“张大千作品选”邮票?  相似文献   

5.
延伸主题     
邮票边饰是与邮票主题有关的、画写在邮票边纸上的图案与文字,是邮票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邮票的画面都借助各种形式的边饰来突出主题,这种邮票的边饰也是对邮票主题的延伸。一、通过边饰图案延伸邮票主题邮票是1840年由英国人发明的,也是西方人最先接受了它。早期邮票是没有齿孔的,人们在使用邮票的  相似文献   

6.
姬哲 《中国集邮》2000,(10):27-27
在邮票市场上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专门拦截进邮市卖邮票的人,人称邮市上的“狼”,他们没有固定摊位,没有营业执照。这些人多是在市场门口,只要看见提着兜儿进市场的陌生人.他们就向前关心地问“卖邮票吗?”假如卖邮票的犹豫一下,或说“卖”,这些人就呼拉围上来,“看看你带的什么邮票”,于是鲸吞蚕食地瓜分起来。  相似文献   

7.
曹风增 《集邮博览》2009,(10):58-59
我国曾多次发行反映"人民大会堂"及与其有关的邮票,这些邮票可以分为外景、万人大礼堂和在大会堂举办的演出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的重要活动等情景,并且几乎都可以制作极限片。  相似文献   

8.
"罗马王子"、"意大利酷男"、"大小孩"……这些都是球迷对托蒂的称呼。在罗马、在意大利、在全世界,托蒂的 fans 不计其数,每到一处,他的拥趸总会为之疯狂。在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八万人的欢呼只献给他一个人,摄影师的镜头毫不吝惜地都对准他,托蒂展现给大家的是一副王者的形  相似文献   

9.
发光邮票是邮票中的一个种类,它与一般邮票一样都具有邮资凭证的功能,与一般邮票的使用范围和方法也都是相同的。发光邮票与一般邮票的区别仅在于发光邮票上会出现若干条发光的条杠,故称为发光邮票。这些条杠在通常条件下是看不见的,只有被紫外线灯照射时才清晰可见。发光邮票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最先使用。使用发光邮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信函分拣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集邮文化论坛会上,一位集邮者宣读自己论文开场白讲道:“好多人问我,什么是集邮?”我回答说:“什么都不是就是集邮。”猛听到这种高论有点茫然,但细琢磨还真有点意思。先说什么是邮票。邮票出现已160多年,新中国成立发行邮票也半个多世纪,对于何谓邮票,竟成为目前集邮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据争论未解的话题。这些不论从狭义理论上的探讨,还是从广义实践中考查,邮票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邮票事业是在继承根据地人民邮政、邮票事业和吸收改造中华邮政、邮票事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发行了全国通用的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邮票,标志着新中国邮票事业的开始。为充分发挥邮票档案的作用,服务邮政改革、服务社会,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将《新中国邮票发行档案选编(1949—1955)》编辑成册,所选档案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5年中国人民邮政、邮票发行档案(包括已发行和未发行的邮票档案),主要内容为邮票的选题、图案的选定、邮票的设计、印制、发行等。这些档案如实地记录了当时邮票发行工作的全貌。《集邮博览》借复刊之际开始连载《邮票档案选编》。这些邮票发行档案是首次较系统、较完整的向社会公布,也是新中国初期邮票档案的解密。总之,邮票发行档案较全面地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邮政邮票发行的整个过程,这一时期邮票发行档案的公开,对新中国邮政史研究、集邮学术研究都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当前邮票发行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相信,关注中国邮票史的读者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立健 《上海集邮》2000,(9):16-17
欧洲有些国家象摩纳哥、列支敦士登、安道尔和圣马力诺等,因面积小,人口少,被人们称为“袖珍国”。不过,这些小国家的邮票通常都印制精美、设计新颖、题材多样,深受集邮者的欢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可是邮票大国。当今,国外一般集邮者收集非本国邮票,都喜欢从该国的1号票(即第1种邮票)开始集起,但希望不要太难,花钱也不要太多。  相似文献   

13.
王辉 《集邮博览》2014,(4):36-37
正目前,原地封的收集已成为新邮实寄封收集的主流。然而,并非每枚邮票都能溯源到理想的原地,其中就包括公益宣传语主题邮票。所谓公益宣传语主题邮票,是指邮政部门为宣传基本国策、普及科学常识、树立良好道德行为规范而发行的纪念、特种或普通邮票。这些邮票往往主题比较抽象,邮票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邮》2002,(7):9-9
邮票发行的题材都是国家政治、经济、化方面的大事,邮票是国家发行的有价证券。自己在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并不一致。学校学的艺术创作是自己有什么感受创作什么作品,邮票却是根据国家需要编制出来的。每年的邮票选题计划都不同,一般是每位邮票设计分配到1—2套邮票设计任务,有时重要的大套邮票是两人或多人合作,每人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设计过程中有大家集体观摩创作画稿,互相帮助对画稿提意见。  相似文献   

15.
宋摹本 唐代阎立本的原画已失,邮票所据以复制的,是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北宋摹本。唐、宋两代相接,我们只能通过宋人的临摹,去体味唐人的某些原韵。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原画也已丢失,邮票只能复制宋徽宗赵佶的摹本。古希腊有许多雕塑不复存在,今人只能通过罗马人的复制品,来领略消逝的昔日光彩。环球皆然也!人类必须以各种技术去对抗时间的磨轮,而利用邮票留住真实的记载,越来越显得迫切而宝贵了。  相似文献   

16.
璐橇擞 一部记录邮票背后故事的图书《邮票下的故事》前不久出版。凡集邮的朋友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每一枚珍邮都是一个故事。”其实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位集邮者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我们身边的这些故事太平凡了而已。然而平凡并不等于没有意义,正是这些平凡的故事成就了集邮的今天。这部由吴刚撰写的《邮票下的故事》就为我们讲述了这些故事,从各个不同角度折射出时代的风貌,讴歌了人间正气,鞭挞了人间的丑恶。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曲折动人,耐人寻味。该书由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采用32开本定价13.80元,印量3000册。《邮票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邮政今年5月22日发行1套4种图样的人物邮票,标题为《创造不同的人》。它是加拿大邮票一个新系列里的第一套。邮票表彰了4位加拿大著名人物,他们在各自领域内创造了与众不同的奇迹。相应地,邮票图案设计也与众不同,由蒙特利尔红辣椒设计公司设计,采用大小不同圆点的组合来形成人物头像(图1)。这种表现方法蕴含的象征意义是,每一个人的经验、知识、技能和天分,就如同这些大小不同的圆点,只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才显示出一个人的全貌。颜色是这套邮票的另一个因素,每位人物头像采用了不同的颜色。这些颜色本身并不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但彼此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他们是不同领域的开创性人物。  相似文献   

18.
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第8届奥运会,当时共有有94个国家和地区为此发行了邮票,从总体来讲,这些纪念邮票多数都是成功的,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同一面镜子,2008年北京奥运会发行邮票,希望能以此为戒。1964年东京奥运会邮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在94个发行东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19.
无面值邮票     
柳承美 《中国集邮》2001,20(10):19-19
面值,是邮票的三大要素之一。但是,有的邮票没有印邮资面值,而印有邮件种类名称或代表特定面值的字母(或字),这些邮票都被人们称之为无面值邮票。如集邮十分熟悉的我国区票中的珍邮——“稿”字邮票,就属于无面值邮票。  相似文献   

20.
潘文立 《中国集邮》2001,(11):19-19
纵观我国邮刊,每期都可读到一些对邮票设计的评论,这些评论主要是针对邮票本身设计得好坏而言的,而对邮票版式设计的优劣却少有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